在地球过去的数亿年中,生物长久的进化发展出了世界五彩缤纷的生态系统,但事实上,也遭遇过多次物种大灭绝事件,许多生物都因此灭绝,比如人类熟悉的恐龙。在传统上,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有五次大规模灭绝灭绝事件,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的结束就是大灭绝之一。

地球上的藻类从何而来 小小藻类竟是物种大灭绝元凶(1)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另一次重要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的玄机,这一次大灭绝事件始于地球内部的自然现象,然而科学家们对其所知甚少。这次大规模灭绝事件消灭了地球上四分之三以上的海洋生物,是由一个非常奇特的来源引发的,它就是地球海洋中几乎无处不在的藻类。

地球上的藻类从何而来 小小藻类竟是物种大灭绝元凶(2)

专家们认为,低等的海洋藻类植物在4.45亿年种群达到一个庞大的数量,它们吸收了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而科学家们指出,如果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很低,那么大气层不能有效的捕捉和储存热量——行星会迅速冷却。这种降温引发了晚奥陶世灭绝,这是地质历史上唯一与地球降温有关的全球主要灭绝事件。

地球上的藻类从何而来 小小藻类竟是物种大灭绝元凶(3)

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美国内华达州出土的古海洋沉积物,包括页岩和石灰岩,这些沉积物中包含来自叶绿素的化合物,这是由藻类产生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一段短短的几万年里,这些化合物的量增加了约5倍,这表明,在晚奥陶纪灭绝中,藻类出现了大规模的爆发。哈佛大学这项研究的共同作者之一、环境科学家Ann Pearson表示,这种数量巨变可能引发地球快速冷却。

新的研究揭示了藻类的进化可能是调节地球碳循环的重要部分,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过程,各种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和二氧化碳来合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但过量的吸收二氧化碳,将碳储存在海底,则导致全球变冷,据科学家推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在当时可能段时间内直接减半,这就引发了在几万年的时间里快速降温了数摄氏度,这可能促使晚奥陶世走向冰期。

地球上的藻类从何而来 小小藻类竟是物种大灭绝元凶(4)

科学家认为,晚奥陶纪的生物大灭绝是唯一一个如此特殊的灭绝事件,这对人类了解快速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