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去哪里吃瓜?
继豆瓣最负盛名的娱乐小组“豆瓣鹅组”宣布“停用整改”2个月后,其他热门娱乐小组“鹅们栖息地”、“豆瓣人才交流基地”、“青青草原”、“影视综艺双一流”等也迎来了两个月或无限期的停用整改。
9月30日,豆瓣社区官方账号豆嬷嬷再次发布“饭圈”乱象治理的相关处罚公告,其中被关停或解散的问题小组包括热门的娱乐小组“豆瓣茶水间”(原名“自由吃瓜基地”)、“豆瓣艾玛花园”“豆瓣橘组|青春有你”。
豆瓣小组由用户们自发建立,让有“同好”的网友们便于聚集、交流。而以“豆瓣鹅组”为首的一众娱乐小组活跃度尤高、声量巨大。它们不仅是明星八卦的发源地、各家粉丝的必争之地,且影响力有明显向外扩张的趋势,内容常被搬运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
从一个相对小众平台的封闭社交空间,逐渐成为大众风向标和媒体素材库,是什么促成了豆瓣娱乐组的诞生和崛起?抱着这样的疑问,南都娱乐采访了豆瓣娱乐组资深用户、媒体人以及营销号运营者,试还原这一独特生态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在“鹅组”们噤声后,行业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01
八卦来了:68万人的集体狂欢
被视为豆瓣第一娱乐小组的“豆瓣鹅组”原名“八卦来了”,至今已有超过68万“组内鹅”。据豆瓣用户范萍(化名)回忆,该小组最早脱胎于著名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同名小组。
“康熙来了”小组内以讨论节目嘉宾动态为主。2010年,台湾女艺人大S结婚后,许多组员在组内开帖讨论大S的情史以及其婚礼上各种混乱场面,引起了小组内部分成员的不满。于是一批组员建立了“八卦来了”小组,简称“八组”,最初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可以自由讨论娱乐圈内任何一位明星的八卦消息。
新媒体编辑李洋(化名)于2015年加入“八组”,她告诉南都娱乐,八组当时的口号是“打破明星神话”。小组成员们致力于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中搜出明星的黑历史、私生活等信息,展开深入讨论,俗称“扒皮”。“人多力量大,网友东扒一个、西扒一个,每个明星在组里被‘扒’一轮之后,他的光环就没有了。”
李洋还记得,“八组”中的明星爆料楼经常会盖很高。“那个时候跟现在有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粉丝控场比较少,路人比较多,一旦有什么事情就是全体大狂欢。”让李洋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狂欢”还是2016年吴亦凡和小G娜的绯闻。
“那一次影响力特别大,整个八组都在刷屏,一整天都在讨论这个事情。”当然,组内消息也并不完全可信,“很多年之后来看,有些料可能是真的,但也有一些料纯属瞎说。”李洋提到。
由于工作需要,李洋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刷豆瓣”上,挖掘合适的选题、了解最新的娱乐热点。但她也坦言,即便不是出于工作,仅作为一般用户而言,豆瓣小组也有着超高的粘性,“它很容易就吸引你在里面刷很久,一天下来能刷好多个小时”。
李洋将此小组形容成一个“68万人的信息闭环”。人数多使其内容丰富,大至社会新闻、娱乐动态、明星八卦,小到日常琐碎、趣闻逸事,各类内容都能在“鹅组”内找到。“小组里面人多了之后,总有人发的东西你是会感兴趣的”。
而帖子下面的回复、点赞功能能增加用户的参与感,有利于提升小组的活跃度。清朗行动后,豆瓣曾一度停用回复功能,李洋直言自己“很不习惯,所有人都憋得不行。”
此外,小组的相对封闭性也让这一群体产生了“抱团”感。由于小组组织架构十分简单,组长拥有较绝对权力,可以决定管理员及组员们的去留,因此组内也很少出现“非主流”的声音。当组员们的意见较为一致,群体意识便更重了。
该小组的高粘性、高活跃度让其越来越“出圈”,帖子内容不断辐射向其他平台,进入微博热搜等更公共的舆论场域。随着影响力的扩张,68万人的狂欢之地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面夹击。
02
鹅组变味?其他娱乐组崛起
自2014开始,饭圈文化随“流量时代”逐渐兴起。粉丝们除了忙于为爱豆打榜、做数据,反黑、控评也是重要任务。而豆瓣小组作为明星黑料的发掘地,无疑成了他们的重点防御对象。
为了能在八组内控制舆情,在自家爱豆相关帖子下用高赞回复来引导吃瓜群众的想法,大批粉丝入侵豆瓣鹅组。资深组员范萍告诉南都娱乐,流量时代开启后,组内变得几乎“无路人,谁家(粉丝)都多”,“四大三小”(吴亦凡、鹿晗、李易峰、杨洋、TFBOYS)的粉丝占据大多数。
“我记得瓜组当年好像就是因为鹅组里梅格妮(吴亦凡粉丝)太多了,一些组员愤而出走建了瓜组(“自由吃瓜基地”小组,现更名为“豆瓣茶水间”)。”范萍回忆道,“之前还有个梗,说八组是‘羊毛老师(杨洋粉丝)专组’,有人问怎么进组,申请理由填自己是羊毛老师就行。”
越来越多的粉丝申请进入八组,试图把饭圈的“反黑控评”带进这一片自由讨论空间,这引起了组员的重视与反感,于是进入八组变得越发困难。“最早的时候申八组,只是等的时间要长一点,但等一段时间是一定会通过的,我都忘了当时填的进组理由是什么,不像现在这种申几年也不过。”
于是,豆瓣鹅组的组员账号则变得珍贵起来,被称为“鹅组房子”。至今,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仍有“鹅组房子”以300元的价格出售。想在鹅组“买房”的不仅是粉丝,更有艺人团队的工作人员。
媒体人李洋向南都娱乐透露,明星团队会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去监控舆情,豆瓣娱乐小组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一旦看见有自家艺人的黑帖,他们就立刻向豆瓣实名投诉,豆瓣会进行删帖处理。“我刷(豆瓣)的时候经常会点进一个帖子去看,过一会儿这个帖子就没有了。”
饭圈入侵“捂嘴”、艺人团队出手,小组原本自由八卦的乐趣少了很多。而在屡次三番被雪藏、停用后,豆瓣小组在管理上更为保守严谨,删帖也更为积极。不知不觉中,原本盛极一时的“八组”已然变味。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在“八组”吃瓜的效率降低了。“比如有什么事件我不知道,我打开豆瓣第一个进的肯定还是鹅组,但是我基本都找不到要的答案。看了帖子下面的回复,就感觉总讨论不到我的点上,这个瓜吃得不过瘾,你就需要点开其他组去看。”范萍说。
2018年,“八卦来了”在被迫停用后改名为“豆瓣鹅组”。在其停用期间,大批“流浪在外”组员加入瓜组等新兴娱乐小组。
同时,内娱中饭圈生态、偶像产业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聚集在豆瓣小组的粉丝开辟出了娱乐领域中更细分的小组。范萍向南都娱乐介绍,原名为“豆瓣拉踩小组”的“影视综艺双一流组”是《偶像练习生》热播时建立,“豆瓣艾玛花园”是《创造营2019》热播时建立。
而这些后来居上的娱乐小组的共同特征则是:吵架多、戾气重。“还有一个‘青青草原组’,最开始好像是帝国(TFBOYS粉丝)打架建的,后来引流了百家粉丝,被叫过‘吵原’,因为是粉丝打架的地方。”
03
鹅组被停,媒体人、营销号怎么办?
“还好今年他们没开周年演唱会,不然封组还能更早一点。”她感叹道,TFBOYS每次开演唱会,都会引发小组内三家唯粉和团粉的大混战的盛况。
“团粉出来开伤心帖、团结帖,唯粉又开始扒陈年老料,最初基本围绕本场表现水平、粉丝灯牌这种比较实况的,后面就变成了一成不变的抄老底环节,挖啥点骂的都有。”
清朗行动之后,豆瓣一度停用回复功能,但这仍然无法遏制粉丝们的争吵。范萍告诉南都娱乐,有些娱乐小组甚至以版聊的形式吵了起来,“就是用发帖的标题和内容吵架,有人在标题上打着 ‘回XXXX ’。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担心组彻底没了的会劝说‘现在整改期间啊 大家不要房子了?’”
李洋曾在鹅组被停用期间,相继加入了“青青草原”、“鹅们栖息地”等娱乐小组,但还是觉得“粉丝太多了,没意思”。她认为,相比之下,鹅组、瓜组内的发言质量还算较高,而新组中的组员明显更低龄化,总说意见不合的人在“带节奏”,遵从的是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这造成了豆瓣小组风气的日益恶化。
小秦(化名)是微博某营销号的运营者,她对豆瓣娱乐小组最深的感受就是拉踩现象严重,最典型的拉踩方式就是“明星的同造型对比”。
小秦透露,自己运营的营销号发布内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来源于豆瓣小组,尤其会搬运明星的“恋情瓜”,因为“豆瓣人很会整理同款、时间线(等恋情信息)”。
她还常以投票的形式发博,内容类似豆瓣小组内的对比帖,但表达上会更加委婉。“比如同款造型、同款衣服,他们(豆瓣小组)就会拿来比较谁更好看,我们可能就会说两个都好看,你更能get到哪个?”
此类投票形式的微博往往会吸引各家粉丝前来控评、点赞,流量较为可观,但也可能会引来骂战。“如果数据达到了一两万,他们下面肯定有在吵架的,但是大多数都会说‘抱走XXX不比较”。
8月27日,中央网信办发布通知,要求名称中含有“鹅组”、“八组”、“兔区”等隐喻词汇的自媒体账号在两周内改名。小秦运营的账号名称虽不涉及以上字眼,但她自此也不太敢搬运豆瓣上相关小组的内容,公司也提醒大家不要再发有“拉踩引战倾向”的投票博了。
而这直接导致了营销号流量数据的下滑。“我们最近一天能感叹几百遍好无聊,没啥瓜没啥料。”小秦感叹道,自己只能尽力发些搞笑综艺片段、艺人路透生图等,但做上热搜话题的概率却越来越低,“我们一共三个人,一周总共能上七八个,(清朗)以前一个人就是这个数”。
新媒体编辑李洋直言,鹅组等娱乐小组的停用,带给媒体行业的影响甚大,最重要的一点是少了选题来源。“有人会说豆瓣养活了微博、公众号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娱乐营销号”,就是因为通过逛豆瓣小组来挖掘选题已成了许多媒体人的惯性操作。
“看微博热搜你还得去辨别,这个热度是投放的,还是网友自发把它炒起来的。但是豆瓣不一样,你打开看一下就知道热点是什么,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是最快捷的一个方法,就像你要做菜的时候,进去一看,材料都给你摆好了。”
李洋认为,长期依赖豆瓣小组来会让媒体工作者形成一种懒于思考的惰性。而组内的各种良莠不齐的爆料缺乏证据,无法用于报道。当它们被相继停用后,媒体人“只能去别的平台看看(选题),至于这些热度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些话题大家会不会感兴趣,只能靠自己智慧的脑袋来分辨了。”
作为互联网中同好者聚集地出现的豆瓣小组,带给了网友们百花齐放的自由讨论空间。然而以“豆瓣鹅组”为代表的娱乐小组却在“流量时代”、“饭圈生态”的冲击下,成了粉丝们拉踩、吵架的大本营,在如今“清朗行动”的大环境下必然难逃停用的命运。希望在经历了一系列整顿后,曾被大众视作快乐源泉的娱乐小组能重新拥有一片平和、健康的舆论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