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

这是一部公共关系处理教学片。

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苏联崩溃的导火索。可是光有导火索还不行,还需要不断的引燃与发酵舆论。如果总结当时的西方媒体策略,可以总结为如下几条:

1、 咬死人祸而非天灾

2、 反复强调信息不透明

3、 没能救到的人=政府杀死的人

4、 攻击一切乐观主义,无限放大微观悲剧

5、 结构英雄主义,割裂英雄与政府

6、 着力塑造反抗者悲剧

其实,这套策略在很多color revolution当中依然是西方媒体熟练应用百试不爽的套路。

电影找到你与消失的女人(电影消失的爱人更像是处理公共关系的启示录)(1)

《消失的爱人》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个并不简单的悬疑片。如果把胖子版本尼克当作某个丈夫,他的漂亮婊妻基本完整的演绎了一遍如何搞垮深处漩涡中的机构。女生很婊,她发现了他的贱人丈夫爱上了胸部更挺拔的小bitch,感觉日子过不下去了,所以想毁掉了。曾经的甜蜜只存在日记里,记住,日记很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毁掉他的丈夫呢?

第一步,制造一个事故和事故现场

有现场非常重要,不管是假的还是真的,因为事故的现场才会有接下来的故事让毫无防备的丈夫一脸懵逼,事故之所以是事故,往往它不是符合日常逻辑的,只有这样才会让当事人懵逼。他根本想不到,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深感问心无愧的他,甚至都拒绝了警察让他找律师的提示。其实,深处事故之中的人,对外界可能产生的误解是免疫的,没有公关思维的人,会认为信息差外的人绝不会傻逼的产生无聊的想法。可是,有这种想法的局中人都是错的。在事故现场,婊妻布置了反常而有具体的细节,比如办公室里的女性内裤。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去,便再难建立信任。

第二步,利用对方的弱点,展现信息不透明

他老婆失踪之后,这件事成了公共事件,男主被迫扮演一个想要找回老婆的失魂落魄的倒霉丈夫形象。而实际上,收购了他老婆的尼克,心里其实一阵轻松,这种轻松被人捕捉到了,并迅速放大。而此时利用男主有第三者私情的事实,让他不得不在配合警方或公众时,隐瞒一些信息。警察很快觉得这厮身上疑点重重。同时,留下烧的刚刚好的日记。一定要记住,日记信息要真假相掺,前面的东西要无比真实,警察询问男主他也无可否认,建立读者信任之后,逐渐插入谎言。

第三步,没能救到的人=男主要杀死的人

男主内有隐情,无法把所有信息公之于众,开始出现令人迷惑的言语。对他不利的舆情逐渐形成,他开始笨拙的面对公众,这进一步加重了舆论对他的不信任

第四步,攻击乐观主义,无限放大微观悲剧

引入一些傻白甜,做善良的佐证,比如剧中的三胞胎妈妈

注意,什么东西最能撩动人们的同情心:孕妇、家暴、孩子……

放大的微观悲剧,有助于形成舆论的共情,人们开始愤怒,彻底失去对他丈夫的信任。

第五步,解构男主,攻击他的人品

比如,什么调情了,烂好人了,烂桃花了,家庭暴力倾向了。

第六步,塑造反抗者悲剧

准备一把需要自卫用的手枪。

走完这六部,男主基本死定了,花十万美金请律师也没有任何作用。结果这厮,用一次上电视的机会翻盘了。

他做几点:

1、 我是烂人,但我心不坏

2、 我还爱你

3、 我长的帅,其实前两点都没有鸟用,主要是最后一点。

其实在整个故事中,最傻的就是吃瓜群众,邻居傻白甜,和自以为上帝视角一切尽在掌握的精英备胎。他们几乎全程什么都不知道,一切尽在婊妻的控制之中,包括最后围观群众包在他们家周围;赠与这对儿奸夫淫妇同情与祝福,搞得这对儿贱人都不好意思辜负人民群众了,哦对了,还有痴迷于人设的粉丝。

看起来真是无比讽刺。

其实,真实的公共事件当中,类似的舆论过程屡见不鲜。

就拿还在经历的疫情来说,前期就是这么过来的。无敌负面舆论认知的翻盘,一方面是操作足够果断,另一方面是国外的衬托。现在很多媒体人和一些悲天悯人的作家,非常善于结构宏大叙事,进入微观悲剧,逐渐把读者引入类河殇的廉价共情之中。

大家可以看下套路是否熟悉:

真假嫁接:很多人死亡,所以要迅速火化,然后放一堆上世纪的手机属于有分辨率的细节,结果因为太假翻车了;

解构英雄:试图把张文宏和钟南山与体制分割,结果当事人都去宣誓了,如果你注意观察,钟院士带党员宣誓后,他的舆论热度有所降低,反而出来他儿子戴爱马仕的新闻。其实这个节奏是,当英雄与政府挂钩后,就要解构英雄。可惜没能成气候。

攻击乐观主义:这就不多说了,结果老太太们在方舱医院跳广场舞,不攻自破。

放大悲剧人物:吹哨人的事儿就不用多说了吧。

每一个人都一模一样,与世界其它color revolution地方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不同,唯一的差异,就是我们强大的纠错能力和沉甸甸的事实。中国人总体趋向实用主义,文青式的悲天悯人有一定的市场,但总体市场有限。

那么怎样可以避免问题和翻盘呢?

1、如果是人祸,请找到责任人,往死里搞他,切割;

2、公开信息,包括一部分,注意不是全部,一部分的失误,找到需要承担的责任人,切割;

3、资源全面倾斜受害者和弱者,但不要轻易给予荣誉;

4、发掘具体而真实的乐观案例和情绪;

5、找到有利于的事实,注意不可造假;

6、动作干净利落,得到好的结果,约等于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