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些自媒体大v的视频,动不动就蹦出来民粹主义四个字,似乎还不是褒义词,但到底如何理解,又模模糊糊,翻阅了一些资料,大致总结如下:,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民粹主义的特点?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民粹主义的特点(民粹主义是个啥)

民粹主义的特点

听一些自媒体大v的视频,动不动就蹦出来民粹主义四个字,似乎还不是褒义词,但到底如何理解,又模模糊糊,翻阅了一些资料,大致总结如下:

1.民粹主义”的英文是Populism,即“平民主义”或“人民群众”。

2.这个词来源于西方,使人不由得想起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权分立的政治形式——执政官是名义上的国家首脑;元老院基本由世袭贵族组成,是掌握国家实权的机构,代表了“精英政治”的理念;公民大会则由罗马公民组成,主要负责立法、司法、选举等功能,代表了“直接民主”的理念。

3.罗马共和国后期出现了两派人,一派叫做“公民派”或叫“平民派”,代表人物是通过选举上台的格拉古兄弟,试图推动公民大会替代元老院来行使权力,打破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还有一派叫做“贵族派”,主张限制公民大会的权力,加强代表贵族意志的元老院权力。追根溯源,“公民派”的动机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拥有更多的权利,即天生自带政治基因。

4.在人类社会进入民主社会之前,平民压根儿没有政治权利可言,又谈何“平民主义”呢?但人类社会进入民主社会之后,“平民主义”才再一次出现,并很快演变为了“民粹主义”。

7.平民主义的词性明显中性,民粹主义的“粹”早期也是褒义。据说十月革命时,有一群反对沙皇统治的俄国知识分子,为鼓动下层人民起来闹革命,就自称自己是平民主义者。中国的同盟会者学习俄国知识分子平民主义理念,又借鉴我国国粹的“粹”,将平民主义者称为民粹派,可见,民粹一开始也是褒义词。

8.国粹二字本身是个褒义词,顾名思义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但在民国时代,人们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能力的人研究“国粹”而不思考这三个重要问题,受到鲁迅的批判,所以国粹也成了贬义词。另外,二战时候德国搞出了个臭名昭著的“纳粹”来,这使“民粹”的贬义性再也翻不了身,可以理解为“民众中的纳粹”即在民众之间流行的、基于情感而非理性的、对后果估计不足的激进主张,或者说那些打着“人民的名义”搞事情,都可以被称为“民粹主义”。

9.“民粹主义”的特点:情感性、煽动性、迷惑性、激进性。在互联网时代,精英阶层对舆论媒体不再垄断,人人都是记者,随手一拍都是新闻,普通民众的话语权变得越来越大,这然会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强大政治力量。

10.最怕的是,为一已私利的政客或公众意见“领袖”利用这种公众力量。如特朗普在媒体上就被称为反对建制派的民粹主义政客,其迎合民众的喜好,颇受底层人民的拥戴,至于是否拥有卓越的政治智慧是不重要的,关健要有“打倒一切,重建一切”的气魄,这种力量破坏性极大。因为这种政客声称自己代表了真正的“人民的意见和利益”,所有反对者都是“居心不良”的,不是“真正的民意”。这种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极具迷惑性,很难被驳倒。

11.民粹意见“领袖”与民粹政客极为相似,利用互联网,自封为代表公众利益的代言人,在网络上“仗笔走天涯”,制造阴谋论,引起公众恐惨,以爱国名义在网络上喊打喊杀,语言越偏激、暴力就越有民众爱看,用某大v的话说,其实做的是“爱国生意”,反对自已意见的人就是不爱国,与人民为敌,给你扣上戴不动的大帽子,但他自已实际上是说一套做一套。如某大v嘴上反漂亮国,其实妻儿早移民漂亮国,严重的精神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