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更名一直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仅今年9月份,就有超过10所学院提出“更名为大学”的申请或传出“更名为大学”的计划。

将要更名大学的学院(学院更名为大学)(1)

学院更名为大学,或是为了提升办学层次(专科层次的学院更名为本科层次的大学),或是为了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优质的生源。总之,更名为大学,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现实利益,因此很多院校乐此不疲。不过有一个类型的大学,虽然大多是专科层次的学院更名而来,但由于校名有职业或职业技术等字眼,仍然被很多人认为是专科院校。

比如今年五月份正式确认更名为大学的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原泉州理工职业学院)、南昌职业大学(原南昌职业学院)、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原南昌职业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原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原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原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原周口科技职业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原广东工商职业学院)、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原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原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原海南科技职业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原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原成都艺术职业学院)等

将要更名大学的学院(学院更名为大学)(2)

以上这些更名为大学的院校,原本都是专科层次的职业类高校,受制于最新的政策规定,它们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变更必须要保留“职业”两个字,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所以有人说这批更名为大学的职业类院校“生不逢时”,如果搁在几年前,说不定就能脱掉“职业”的外衣。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像安徽新华学院,更名前的校名为安徽新华职业学院,更名后校名中甩掉了“职业”两个字。而吉林外国语大学更是专科层次职业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大学的“优质典型”,吉林外国语大学曾经的校名为吉林华桥外语职业学院,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改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8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外国语大学,校名中不仅没了“职业”两个字,还一路“升格”为省字头的外国语大学。

将要更名大学的学院(学院更名为大学)(3)

话说回来,校名中出现“职业”等相关字眼,容易被人们认为是专科院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此次更名之前国内有不少职业大学就是专科层次的职业类院校。比如天津职业大学,1982年使用该校名,一直是高职;扬州职业大学,1984年使用该校名,一直是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南通职业大学,1983年使用该校名,一直是省属专科院校……

就算很多人知道很多“职业大学”是本科院校,他们也会把这些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与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相提并论,认为是“换汤不换药”。这与长久以来的高职教育现实有很大关系,直到今天,高职教育仍然不被考生和考生家长待见。

在社会整体氛围对高职教育发展极度不利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出台“职业院校升本,校名保留‘职业’”的规定,是想告诉人们: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只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没有等级之分。

将要更名大学的学院(学院更名为大学)(4)

事实上,随着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把职业教育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是国家政策的改革、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战略发展的决定。

需要说明的是,今年5月份一批高职院校升本,不是说它们就是国内最好的高职院校,主要还是一些政策性因素。比如国内顶级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没有升格为大学。

众所周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早在2012年就开始招收本科生,还与不少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人们看来,它升格为“职业大学”是轻而易举的事。

不过,就算不升格,深职院也比很多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受欢迎的多。对深职院而言,有实力,何必在乎什么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