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夏历史 齐原

前言:本文是大象之舞《天下之中-外篇-三代-巳-释豫》之缩略版,只包含和《易经》相关的内容,若前文已读可忽略本篇。关键字:豫 - 象兵 - 雷出地奋

跟《豫》密切相关的连续三卦见于前文链接

《易经说什么》之 同人于野——《同人》卦解读

《易经说什么》之 顺天休命——《大有》卦解读

《易经说什么》之 谦谦君子——《谦》卦解读

目录

(一)释豫

(二)释《豫》卦辞

(三)《易传.豫》

(四)释《豫》卦象 卦名


(一)释豫

地名 豫州

《尚书·禹贡》:荆河惟豫州;

《尔雅》:河南曰豫州;

《吕氏春秋.有始览》: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

鲁迅先生,绍兴周树人,源自河南汝南周氏,笔名有豫才,豫章,豫山等。


情绪 高兴

《尚书·金縢》:王有疾,弗豫;

《尔雅·释诂》:愉、豫......乐也;

《孟子·公孙丑下》: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上海河南路有豫园,应为高兴之意;豫园隔壁是城隍庙,主神是霍光。


音乐 武象

豫还和音乐、舞蹈有关,源于3000多年前的一场战争。

何新《易经入门》:象乐,《宋书.乐志》记作大予之舞,又记作“大武”,即大武之乐,又记作"大豫",闻一多考此甚详。

《吕氏春秋 古乐》:武王即位,以六师伐殷,六师未至,以锐兵克之于牧野。归,乃荐俘馘于京太室,乃命周公为作大武......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践伐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遂以师逐之,至于江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司马相如《上林赋》: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象,周公乐也。

《礼记.乐记》:子曰:“居,吾语汝。夫乐者,象成者也。偬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IBM总裁郭士纳有一本书,叫《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大象之所以和音乐有关,可能就是因为会舞蹈,象乐-象武-象舞,三位一体。


动物 大象

《说文》豫,象之大者......不害与物;

豫作为大象,经常和犹一起出现,姑且认为犹是大象的小伙伴,行进时喜欢像狼一样回头看,显得很犹豫。

《道德经》:兮若冬涉川;兮若畏四邻。

《礼记·曲礼上》:卜筮者……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也。

《易经.豫》九四:由豫,大有得。

段玉裁引《曲礼》正义:犹,玃属;豫,象属。此二兽皆进退多疑。

大象的步伐为犹豫,凤凰的舞步为彷徨,鲲鹏的姿态为逍遥。


抽象 预先

《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淮南子·说山》:巧者善度,知者善豫。

易经里代表隐藏的卦象(易经说什么之象兵记忆)(1)

河南,高兴、音乐、大象,预先,这五个含义为什么集中在一个豫字上?

解释一:古代河南有例行音乐节,气氛愉悦,大象总是走在游行队伍前列。

解释二:象兵

象兵集中部署在黄河之南,因此豫为河南;

象兵舞蹈现场,气氛热烈,因此豫有高兴之意;

象兵结束战斗,庆祝一番,大予之乐以大象伴舞,因此豫有音乐之意;

象兵必为象之大者,因此豫是大象;

象兵作战,为避免踩踏自己人,必然冲锋在最前,于此豫有预先之意;

豫为部署在大河之南的象兵,有各方面的合理性:

1.夏商时期中原天气炎热,适合大象生活;

2.大象踩踏庄稼,对河济之间的农业生产不利;

3.大象不会游泳,安排在大河之南是个不错的选择;

4.大象是商王的核心战斗力,《吕氏春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

5.有一种说法,纣王其实没有死,他带着飞鸟和象兵部队突出重围,在南方以骆越民族继续存在。

真实的历史应是:商王驯化象兵,并大量部署于大河之南,豫字因此成为河南的象征。

甲骨中没有豫字,大篆豫字从予从象。予就是我,是第一人称,我字从戈,戈就是矛,转了一圈,予就是矛。予和矛的关系,就是我和戈的关系,第一人称总是和手边的这件防身武器分不开,凡是没有自我意识者,手边没有武器者,都在残酷的史前竞争中消失了。

豫是长着象牙的象兵,是个军事概念,甲骨“为”字,似乎能说明象的军事意义。

易经里代表隐藏的卦象(易经说什么之象兵记忆)(2)

为,是一人牵象,有所作为,是牵着大象去打仗。《吕氏春秋》: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请仔细体会象字为字的军事斗争背景。


(二)释《豫》卦辞

《豫》卦的基调,根本不是作乐崇德的愉快,而是让周武王夜不能寐的恐怖记忆。

豫:利建侯,行师。

<释>:河南,利于建都封侯,周军出发!

初六:鸣豫,凶。

<释>:象兵在鸣叫,凶。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释>:幸好象兵被巨石所阻,暂时无虞,但是坚持不了一天,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释>:看到象兵,心生后悔,但为时已晚。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释>:象兵的步伐,晃晃悠悠,颇显犹豫,不要怀疑。

六五:贞疾,恒不死

<释>:天黑了,终于死不了了。

<注>:旦-早上,丹-中午,昔-下午,亘-晚上。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释1>:冥为鸣,鸣叫的大象,逾越城池,不必担心。

<释2>:冥为死,只有死去的商王象兵才是好象兵。


(三)《易传.豫》

《彖传》: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象传》: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杂卦》:《谦》轻而《豫》怠也。

《序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四)释《豫》卦象 卦名

卦象逻辑

《豫》卦在《谦》之后,《随》之前,是周军在大河南岸的象兵遭遇战;在周公的记忆里,象兵冲锋之时,大地开始颤抖,如同扶桑方向的地震。子曰:雷出地奋,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因此《豫》卦,上震为雷,下坤为地,曰雷出地奋

商王象兵遭遇战-鸣象与地震之记忆-雷出地奋-上震下坤-001000

易经里代表隐藏的卦象(易经说什么之象兵记忆)(3)

卦名逻辑

《豫》卦之内容、卦名、象数三位一体,严格一致,是一篇日记,实事求是的流水账,是周公和武王的恐怖回忆录。孔子把大象从这个故事中抽离出来,此为抽象,从此尚武之象兵被人淡忘,作乐崇德成为大河之南的主旋律。

先夏历史原创作品 齐原

易经里代表隐藏的卦象(易经说什么之象兵记忆)(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