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非凡十年广东答卷)(1)

突出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两个抓手”,丰顺主动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好梅州“南大门”,图为县城俯瞰图。袁群华 摄

一横一竖为“十”,三横一竖为“丰”。于梅州丰顺而言,“十”是时间刻度,“丰”是愿景目标。

回望过去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丰顺这座城市处处展现出振兴发展的新姿态:红色沃土与绿色生态发展相得益彰,宜居城乡与文明生态建设相辅相成。

展望未来之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丰顺处处奔涌着振兴发展的新机遇: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共同勾勒出丰顺苏区高质量发展的轨迹,以“八个聚焦”推动“八个提质”拓下丰顺谋划长远、实干争先的印记。

以“十”绘“丰”景,再启新征程。凝心聚力,昂扬奋进,丰顺正奋力在推动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

赣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非凡十年广东答卷)(2)

奋斗岁月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

秋阳下,梅汕高铁丰顺东站与远处的青山相映衬。随着高铁列车的到达,一批批前来丰顺工作、旅游的乘客纷纷踏上这块土地。

距离丰顺东站数公里的汤西镇新岭村,得益于便利的交通和帮扶力量,逐渐实现历史性的蝶变:2020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6435元,相比2015年增长5倍;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69人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顺利出列。

汤西镇新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陈永发说,新岭村虽然靠近城区,但过去村容村貌跟不上,不少人都往城里搬,“现在不一样了,不少城里的人都喜欢到我们村里走一走,感受乡村气息。村里正在谋划更多乡村产业,让乡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

2021年,丰顺县5253户14451名建档立卡相对贫困人口全面脱贫,6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

丰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赣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非凡十年广东答卷)(3)

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有力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不断优化学校布局,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袁群华 摄

过去十年,丰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投入14.13亿元资金,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增加优质学位19825个,中高考成绩连年提升,10多亿元资金捐建的嘉应学院紫琳学院进展顺利。

过去十年,丰顺医疗卫生持续进步。积极创建省卫生强县,大力实施“强基创优”行动计划,丰顺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如期完工,县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搬迁启用,公建民营村卫生站实现全覆盖。

过去十年,丰顺文明创建成效显著。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扎实开展三级文明联创,丰顺县成功获评省文明城市,汤西南礤村、砂田黄花村获评全国文明村。

赣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非凡十年广东答卷)(4)

丰顺以路打通发展难点堵点,铺就发展路网。袁群华 摄

以生态为底色,发展保护一个也不能缺

翻阅过去十年丰顺的发展路径,清晰且坚定: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2013年,丰顺县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翻开了苏区振兴发展的崭新一页。

多点突破、起势发力,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丰顺县地区生产总值为707254万元,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812万元。

同步增长的森林覆盖率同样可圈可点。2012年丰顺县森林覆盖率76.64%,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78.79%。十年,2.15%的增长,是一份坚守,更是一代又一代丰顺儿女的职责所在。

“置身于天然氧吧,这感觉太舒服了!”行走于丰顺韩山历史文化生态区,从深圳自驾过来的梁先生在朋友圈发出感慨。入秋以来,一批批来自潮汕地区、珠三角地区的游客选择了丰顺这座有温度的城市。

过去十年,丰顺扎根苏区,不负生态,推动文旅、农旅、养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留隍镇入选省旅游风情小镇,广东潮客小镇获评省优秀小镇。2014年,丰顺获评“中国温泉之城”“中国长寿之乡”。韩江获评“中国最美家乡河”,丰顺被省推荐为2022年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赣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非凡十年广东答卷)(5)

今年7月22日,梅州丰顺县新区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保障老区人民群众安全饮水和可持续发展用水需求。丰顺县委办供图

过去十年,丰顺的发展底色是什么?马图村茶农何运新给出的答案是“红绿相融”。

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是有着200多年的茶叶种植历史的村落,亦是梅州著名的老苏区。2006年,退伍军人何运新回到老家马图村接管父亲开发的茶园。

“当时以为种茶不赚钱,现在觉得想赚钱就要种茶。”何运新观念的转变,源于丰顺把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建设的“生命线”和增进群众绿色生态福祉的“幸福线”。

2018年,丰顺县茶叶产业园获批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圆满完成项目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及绩效考核工作,并于2022年5月成功申报丰顺县茶叶产业园(扩容提质)。2021年年产值14.33亿元,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0.9万亩。昔日“绿叶子”,今日“金叶子”,在讲述着丰顺生态发展的点点滴滴。

不断践行生态强县的理念,丰顺做好城乡融合文章,持续推进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串联起乡村建设、城区建设,以点带面、点动成线的形式让生态资源价值最大化。

以振兴为目标,提质扩容一个也不能落

“抢抓发展机遇,不断把丰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事业推向前进。”2021年年末,丰顺高质量发展的号召铿锵有力,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承前启后。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丰顺以“红”绘就苏区振兴发展新蓝图,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

“那时候还是一片荒地。”2013年,梅州大北农生物科技公司落户丰顺。“作为第一个落地的企业,我们也没有想到能在这里形成产业集聚。”从选地到建设,该公司工厂部总经理曾炎桃参与了全过程。如今,从空中俯瞰,这块土地已初步建成粤东最大、最集聚的绿色饲料生产基地,汇聚了大北农、双胞胎、立讯饲料、海大饲料等8家企业,未来可期。

赣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非凡十年广东答卷)(6)

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基础配套不断完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图为建成通车的海珠路。袁群华 摄

过去十年,是丰顺持续发力苏区振兴的十年,坚持抓存量和抓增量并举,全力以赴做强做大工业经济,丰顺经济发展着重扩容,亦在提质。

将小喇叭做成大产业,是丰顺以产业振兴推动苏区振兴的重要举措。

2015年,丰顺本地已有电声企业640多家,从业人员3.8万人,生产有扬声器配件、多媒体音响、汽车音响等5000多个规格类型的产品,市场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全县电声产业总产值达102亿元。2019年电声产业总产值103亿元,出口约2.15亿美元。

作为丰顺电声龙头企业,丰顺县培英电声有限公司不断自我加压,自我提升。2012年,公司“汽车音响”荣获全省工业类名牌产品称号。2021年,公司自主品牌“欧龙”入选“国货新品”产品名录,进入品牌汽车上游产业链。

建设更大的发展平台,推动实体经济提质扩容,丰顺同样早有行动。

2014年,依托广东丰顺经济开发区原有的产业基础,丰顺县借助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机遇,共同建设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海珠(丰顺)产业园。“2020年,海珠(丰顺)产业园获评省四星级服务园区。当前,园区以三大平台为助力产业集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载体,着力抓攻坚、促落实、见成效。”丰顺县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万洋众创城、国际声谷、标准化厂房“三大平台”总投资额71.37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8.3亿元。

依托现有的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电子电声、绿色饲料、生物制药、智能装备等产业,丰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不断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实现从“体量优势”到“质量优势”转变。

庚续奋斗

更高起点上推动丰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

8月29日,丰顺立讯智造年产值30亿元项目正式投产。

“以丰顺立讯智造年产值30亿元项目为新的起点,用好用足产业链发展的优势带动更多发展资源落户梅州丰顺。”在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来胜看来,丰顺立讯智造作为立讯在梅州的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发展。

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发展思维”和“产出思维”,把资源要素集中到“打粮食”项目上,是丰顺当前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和重要举措。

具体而言,要以“八个聚焦”,推动“八个提质”,在更高起点上推动丰顺苏区高质量振兴发展,奋力打造生态发展区建设先行示范县、梅州融入沿海经济带建设之星。按照丰顺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奋斗目标为:

——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至2025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4万元、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一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营商环境水平进入全市前列,服务融入“双区”“双城”“两个合作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文明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优秀客潮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生态环境获得更好保护。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空气质量优良率、森林覆盖率、流域水质稳步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民生事业实现蓬勃发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重点民生持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大程度满足。

——治理效能得到综合提升。依法治县迈出坚实步伐,平安丰顺建设全面深化,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增强。

一线案例

在苏区红土地上“种绿生金”

“我们的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成效初显,陆续进入采收期。”丰顺县嘉洪农林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艺桦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采收视频。

作为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拥有粤东最大的农旅融合基地,丰顺县嘉洪农林有限公司正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农旅观光等新业态。

立足县情镇情村情,丰顺县大力推进“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建设,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

赣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非凡十年广东答卷)(7)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丰顺坚持因地制宜,发展茶叶和蔬菜种植等特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图为特色化水培精品蔬菜。丰顺县县委办新闻组供图

2021年年底,丰顺县特色蔬菜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在推进乡村发展上开创新局面,丰顺县加快推进特色蔬菜产业园建设和茶叶产业园扩容提质,支持代米、马山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扶优扶强高山茶、特色蔬菜、青榄、红薯等现代农业,抓好供销系统“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全国试点和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建设,更好联农带农富农。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丰顺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03万亩、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面积14.5万平方米,蔬菜总产量21.72万吨,其中食用菌6.66万吨;总产值11.48亿元,其中食用菌3.8亿元。

在市场方面,丰顺特色蔬菜畅销全国20多个省份和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年销售量达2.45万吨。

按照产业园建设规划,在联农带农建设方面,主要实施订单农业、折股量化合作共建、就近入园就业三大机制,可带动20家以上村集体、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开展林下食用菌、设施蔬菜等规模经营,带动面积超1.2万亩,带动农户超3000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超2000个,增加农民就业收入超8000万元。

“企业在不断壮大,用工量也不断递增,我们优先选择本地群众,吸收当地群众家门口就业超过800人,人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广东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福林说。作为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该公司经过22年的发展,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工厂自动化、周年循环生产型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广东省“菜篮子”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同时,公司以“借船出海”方式出口至东南亚、欧美、日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延伸了产业链。

《丰顺县特色蔬菜产业园建设规划方案》明确指出,产业园将通过整合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共同把产业园建设成为科技示范平台、产业带动载体,推动丰顺县特色蔬菜产业向集聚、集中、集群方向发展。

“规划建设期2年,力争在规划期末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生产引领区、广东省循环农业发展样板区、广东省山区乡村振兴典型示范区。”丰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产业园正在原有基础上,发挥叠加优势,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数读

●2012年丰顺县地区生产总值707254万元,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6812万元;2012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315元,2021年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748元

●2012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02163人,2021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26188人。全县人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的77.2岁增长到2021年的79.8岁

●到2021年底,全县卫生人员总量达到2971人,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80.38%,人员数较2012年增幅达68.53%。2012年病床数1213张,2021年实有床位2099张,增幅达73.04%

●2012年末全县企业和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305人,2021年末全县事业单位和抽样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87人

●据住户抽样调查结果,2012年,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527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6元;2021年,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51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12元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

【通讯员】郑坤

【作者】 黄培强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