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导提示: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成语助记: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11.曾,读音一:céng

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读音二:曾zēng

(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治平篇》)

——高祖曾祖的时代,空闲的土地还没有完全开垦出来。

(2)动词,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可是侯生竟然没有一句话送我。

●小故事帮帮记

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实词速记 实词巧记十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