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教育是人才选拔的储备基础,在我国古代,经过教育的人是否会成为国家栋梁,靠的是“察举和科举”。
在隋朝之前,古代人才的选拔模式基本都是依赖察举制度下的举荐及“唯才是举”,之后才变成了科举录用,不过这其间的利与弊却一直众说纷纭,很难说谁比谁更科学、更公平。
先秦及汉之后的近千年间人才辈出,荐举、察举及征辟选拔意义重大
察举制度虽源自汉代,但在汉之前的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荐举”模式与之也是差不多的,汉朝只是通过察举和征辟制度完善了这种模式、用律例将其固定了下来。
春秋及战国时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人多数都具有贵族背景,哪怕是没落贵族;跟普通人相比,这些人的成才之路首先就具备了先天优势。
贤妻教育局限在小范围人群内
那时期的人才储备多源自世袭,荐举制只是其中的小部分补充,而且举荐来举荐去,一直都离不开那个小小的关系圈。
依据血缘关系的官员世袭,由于这些人都具有共同的教育背景且知根知底,对统治者而言,人才储备需求就有了很大保障;经他们举荐出的人,通常也会因共同的利益而颇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在教育尚不发达的先秦时期,这样的察举(荐举)模式无疑是意义重大的,也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需要。
人才举荐也局限在小范围的关系圈
秦国名将白起就是左庶长出身,因军功而获举荐步入秦国朝堂。
有传言说他是楚平王之孙白公胜的后代,此说应是白起功成名就后的一种附会(缺乏确凿记录),目的正是为了维护那个“小小的关系圈”、维护贵族门阀的清高背景----否则,平民出身也能晋身朝堂的话,对当时的人才选拔体系就是一种破坏。
汉初名将卫青同样出身卑贱,若非有着察举制度,即便他贵为汉武帝的姐夫,同样也是无缘大将军之职的;他正是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加上关系圈内的举荐才得以步入军界。
白起卫青等人的成名,与他们的励志成才也有很大关系
卫青的举荐身份自然是外戚而不可能是“马奴”,所谓“从马奴到大将军”,那只是出自后人的励志性论述。
通过举荐而建功立业的古人还有不少,他们对世袭的贵族圈起到了切实的血液更新作用,在当时还是具有很大历史进步意义的。
察举制度下的“唯才是举”,对人才的年龄、资历及出身来源桎梏最小在正常年景下,通过贵族世袭及小圈子里的内部举荐,这样的人才储备库基本也已够用;不过到了乱世年代,人才的流动与损失随之大大增加,三国时期的曹操因此发布了《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首次在制度上明确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曹操的“唯才是举”同样基于汉朝的察举制度,不过其选拔范围却跳出了之前的内部关系圈: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才,“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之人均被纳入了用人之列。
用人“不拘一格、不念旧恶、各尽其才”,此举为曹操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也成了后世千年的用人佳话。
从内部举荐到“唯才是举”,一样的察举模式、不一样的选拔范围,这也是古代人才选拔模式的一次巨大进步。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曹操能最终问鼎中原,靠的正是“曹氏关系圈”以外的大量人才,比如许攸、张绣等,他们原先可都是曹操的死对头!
三国时的名将邓艾也是出身放牛娃,司马懿正是秉承了曹操的用人策略,大胆举荐邓艾为典农都尉,这才让邓艾得以在魏国冉冉崛起,最后成了遏制姜维及灭蜀的得力干将,被赐爵关内侯。
霍去病正是古代“唯才是举”成就最伟大者
“唯才是举”一说虽出自曹操,不过西汉时霍去病的崛起同样是典型的任人唯贤之举。我们知道,霍去病去世才年仅23岁,在短短几年间,他就建起了令无数国人翘首仰望的旷世伟业,若非汉武帝能“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十来二十岁时候的霍去病能干点啥呢?
一无资历二无经验,徒有皇亲国戚的身份也不足以让汉武帝放心将军队交给他呀!在霍去病身上,年龄、资历显然都不再是桎梏,卓越的军事才华才是他能建功立业的唯一根本。
科举制度增加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却带来了“唯才是举”之殇无论是察举还是“唯才是举”,其背后都离不开独具慧眼的举荐人,汉武帝、曹操、司马懿那样的伯乐人物可不是常有的!魏晋时期,随着庶族地主与官宦门阀斗争的白热化,人们发现既有的举荐晋升通道已被彻底堵塞,于是一统天下后的隋朝就诞生了“科举”这样的新型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增加了人才选拔的面
为顾及公平性,科举制度严格限制之前的察举旧弊,人才的选拔与晋升一切都得从科举之路上步步而来。
自秦朝开始,由于官职已不能世袭(可世袭的只是官品,而非实际职务),科举制诞生后,世袭爵位的官二代们也唯有通过科举才能获得实职了(条例上虽如此,不过现实中多数都走了后门或不再担任实职,因而参加科考的世袭子弟一直都不多见)。
如此一来,如果卫青、霍去病等人诞生在隋唐之后,他们未必就能直接“平步青云”了;皇帝虽有提拔之权,不过也会遭受巨大非议、承受来自朝野内外的舆论压力。
科举选拔下,唯才是举的模式被彻底封堵了
科举之路难以一蹴而就,“唯才是举”从此就被堵塞。待到高中及第之时,不少人已是白发入鬓,昔日的意气风发之锐早已磨砺殆尽;年少得志、科场扬威的年轻才俊毕竟是少数,于是官场上老迈之气日盛,论资论辈、拉帮结派渐成朝堂上的主流风气。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走的一直是下坡路,导致了其被废的结局初始时候的科举制度无疑是具有美好初衷的,除了“十恶不赦”之流外,对于考生几乎不设任何背景与身份限制。
后来随着宋明理学的崛起,越来越多人失去了科考资格,“娼、优、隶、卒”者的子孙后代开始被禁止参加科考,这无疑是该制度的一种巨大退步。
科举及第的人大量增加,真正的人才却未必能随之增加
在考试内容上,从早期的以文(武)取人到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这同样是一种巨大滑坡,导致科举制度呈现出“盛于唐、兴于宋、衰亡于明清”的局面。
衰亡的原因无非都因贪腐太多、官僚化太严重,所录用的“之乎者也”之流对社稷并无过建树之处,如此科举早已失去了当初的意义,面临被废只是早晚的局面。
科举制度虽有大量不堪之处,不过它始终是读书人心中改变命运的唯一盼想,当它在1905年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后,民间知识分子曾一度无所适从,导致了社会混乱及价值观的巨大裂变。
鉴于当时的现状,我国终于在1977年恢复了类似科举制度的“高考”,并一度采用“额外保送”的形式,试图恢复昔日“唯才是举”的人才选拔盛况。
今日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带来了“人才过剩”的思考
可惜的是,理想的人才选拔模式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保送”形式已被日渐废除,不过随着高考扩招后,我们的高等教育局面也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如何合理使用如此庞大的“人才储备库”,今天的我们仍在研究、仍在改革中。
对于今天“人才过剩”的说法,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我们确实是“人才过剩”了还是选拔方式上亟待扩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