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四十多年的光景在解缙的回忆中一幕幕闪过,不过最让他难忘的,恐怕便是自己曾经的天赋异禀和拦都拦不住的才气,正是这股子才气,才使得解缙的一生大起大落;在熬过了洪武朝、建文朝和如今的永乐朝,大明的社稷是越来越稳定,可他却因为自己的口无遮拦、做事欠缺考虑而被打入诏狱;在永乐十三年的时候,他被人趁着酒意未散而丢在寒冷刺骨的雪中,丢弃他的不是别人,而是当初重用他的成祖。最终解缙被冻死在大雪中,带着遗憾,也带着不甘,当中更多的也有疑惑。

而早在三国时期,一代才子杨修也因为自己的“才高八斗”,而陷入到了政治暗流中。一个人最为可悲的,不是身陷在这股暗流中不能脱身,而是在陷入了这股暗流中后,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知自己所面临的危险,这自然也就谈不到自保,自然也就谈不到全身而退了。

解缙与朱元璋图(解缙我才高八斗)(1)

相似的人生

解缙在小的时候就因为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被身边的人称为“神童”。要说明朝永乐年以后有谁能和他匹敌,除了张太岳再无他人,二人不同的是,张太岳因为有师傅徐阶的调教,在严嵩把权的那段时间中学会了忍耐和收敛,可拥有自己脾气的解缙却不想收敛,因为他相信所谓的“道”和飘忽不定的“理”。在李善长被太祖下令处死的时候,这位真性情的解缙直言劝谏,可在太祖以“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为借口让他回家的时候,他却依然察觉不到这句话的真正用意,他还傻傻的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学问还不够,还以为自己之所以被贬是因为客观上的问题,殊不知这是主观上的问题。

在那个讲究出生的时代,家里若是“四世三公”,则一定会被人敬佩,可族里若是清一色的“织席贩履”,则一定会被人低看一头。好在那时的杨修家里是“四世太尉”,算的上是一代望族,而拥有好家境的他,也非常珍惜点滴的来之不易;他从小就喜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每每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即使已经开饭,也一定要等到看完再去吃,正是因为他对于知识的如此热爱,才使得他在学问上大有收获,年纪轻轻的他,便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当时权相曹操的主簿,据历史记载,自杨修伴曹操做事伊始,往后事事都符合他的心意。之所以杨修能够如此让曹操满意,则是因为他能把丞相所考虑的每一件事都能提前做到,可这种能力和才华不仅使得曹操喜爱,也使得曹操对他畏惧。

解缙与朱元璋图(解缙我才高八斗)(2)

相似的性格

解缙和杨修的才气都是靠嘴巴说出来的,所以他们的大灾和罪责自然也就是从嘴巴中说出来。二人在朝中办事的时候,常常是百无禁忌,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也相差了一千多年的光阴,但无论是从才气上来说,还是从脾气上来说,都有着些许的相似,以及耐人寻味的大同小异。

“人们常说解缙是因为能够“直言众人所不敢言”而闻名,而杨修便是以能够“直言曹操的心思”而叫众人叹服。”

不论是面对明朝三代皇帝的错误,解缙都敢于去正面的指出,不论是对于曹操何等的心思,杨修也能轻而易举的猜出,并利用实际行动去实施;二人这一系列的做法虽然得到了朝中一些人的赞叹,但同时也得到了部分同僚和上级的厌恶,这种厌恶不是因为他们有才,而是因为他们持才自傲、喜欢表现和喜欢做出头鸟,而在中国的谚语中就有一句话,它叫做:“枪打出头鸟”。

解缙与朱元璋图(解缙我才高八斗)(3)

立储君为内事,万万不可参与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皇帝立储都是一件属于皇家的内事,除非有皇帝召来大臣询问意见,否则大臣们是不可以在私下去讨论,更不能去帮助各位皇子为争储而出谋划策,不论这种行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当然,这也是古代宫廷中一条不成文的忌讳,被很多人所熟知,自然也就“不敢越雷池一步”。

可解缙和杨修却皆越过了雷池,并身陷在这个政治泥潭中不能自拔。

解缙与朱元璋图(解缙我才高八斗)(4)

解缙的干预其实是对成祖心思的误判,因为在他被贬之前,成祖曾找来他询问“立储君”的意见,他知道成祖不喜欢身体肥胖,且不好动的大儿子,但却知道这个儿子生下了一个令朱棣喜爱的孙子。于是他便在思索了一会后,对成祖说了那么一句至今还颇为流传的三字真言:“好圣孙”。成祖听到了解缙的回答,在和他对视了一下后,便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所以他的这句话,无意中加固了朱高炽成为储君的地位。据说朱高炽在听到这件事后,还特意派人去对他表达谢意。

但也正是如此,导致了他对于成祖心思的误判,后来他更是在成祖远征的时候,独自来到了太子府中。这一行为被一直对解缙耿耿于怀的朱高煦所抓住,于是他便对父亲说:“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朱棣听后大怒,于是便将他关入了诏狱中,这一关便是5年。直到永乐十三年的二月份,他又被成祖的一句“缙犹在耶?”问起,后来便被人活活冻死在了那年的大雪中。

解缙与朱元璋图(解缙我才高八斗)(5)

无独有偶,杨修也是因为“立储”之事被曹操耿耿于怀而丧命。当时曹操对立储君的事拿不定注意,于是便造成了曹植和曹丕的争斗,而二人身后的谋士便是资本。曹植为了能够成为储君,巴结上了这位被称为曹操眼中“红人”的杨修,杨修也可能是想要赌一把,于是便也不遗余力的帮助曹植。据历史记载,每次曹植接受曹操的考验时,杨修都依靠其能够猜出曹操的心思,而为曹植出谋划策,这就使得曹植在每次考核中,都能轻而易举的通过。

可是毕竟纸还是包不住火的,在一些人的运作下, 曹操知道了杨修对于曹植的暗中帮忙,一怒之下对于杨修是又恨又气。在后来,曹操便以杨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为罪名将他杀死了。

解缙与朱元璋图(解缙我才高八斗)(6)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解缙也好、杨修也罢,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宠儿,都倚仗着自己的能力在朝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都曾被人们所尊敬,也曾被人们所咒骂,但他们却都在青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页,像后人展示了他们无与伦比的才华和能力。

解缙与朱元璋图(解缙我才高八斗)(7)

解缙:“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杨修:“御路傍人皆欢息,逡巡红焰作青灰。”

一幕幕的成王败寇,一场场的尔虞我诈,八十三个王朝的更迭,八十三个王朝的恩怨,也终在历史的漩涡中一一覆灭。

古今中外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