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泰国#

众所周知,泰国在历史上曾被称作“暹罗”,可就是这么一个我们文艺青年觉得还挺“仙”的名字,泰人却不太喜欢,甚至为了改掉这个国名,费了老大劲。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泰人和“暹罗”这个国号之间的“爱恨情仇”。

暹罗是哪两个国家(女王国媳妇国这些都是泰国古国)(1)

中国古籍里的那些泰国名

事实上早在东汉到三国的这个阶段,我国史籍就有了对泰国的记载,比如朱应的《扶南异物志》中提到的“金邻国”,就是当时位于泰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国。

而之后的宋代,由于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加之这些古国多次遣使来朝贡,使得人们对当时泰国境内的古国有了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宋人著的《诸藩记》中就详细记载了这些古国的名字:真里富、登流眉、罗斛。

暹罗是哪两个国家(女王国媳妇国这些都是泰国古国)(2)

到了元代,双方来往更加密切,也因此,在记载中对泰国的这些古国就摸得更加透彻了。比如泰国北部有女王国、八百媳妇国;中部有暹国、速古台;南部有奔奚里以及罗斛。

暹罗何时变成泰国的?

“暹罗”其实是个复合式的名字,其中“暹”指的是暹国,即十三世纪到十四世纪之间由泰族所建的素可泰王国;“罗”指的是罗斛国,即古代吉蔑人(高棉人)在今泰国湾以北区域内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

1349年,泰国南方的“罗斛国”征服了“暹国”,建立了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也因此,有史籍中也称之为“暹罗斛”。

暹罗是哪两个国家(女王国媳妇国这些都是泰国古国)(3)

阿瑜陀耶王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统治和对外贸易,便遣使向当时的明朝朝贡。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王”,自此,“暹罗”这一名称正式成为我国对泰国的统称。

泰人不太喜欢“暹罗”

不过对于泰人而言,“暹罗”一词却多少有些不讨喜。“暹”一词更多的是外人对泰人的称呼,比如和他们世代为敌的缅人,所以多少带有点“贬义”,而在最早出现“暹”一词的占婆碑铭上,“暹”更是语意和奴隶关联。

此外,泰国人更喜欢称自己“昆泰”,即泰人。而这个“泰”在西方一些学者的眼中,有“自由”的意思,是泰人在摆脱了曾经的高棉人统治之后的族名,比如1855年同英国签订的《鲍林条约》中,泰国就自称“勐泰”,希望将自由泰国的含义传播世界。

暹罗是哪两个国家(女王国媳妇国这些都是泰国古国)(4)

但无奈形势逼人强,“暹罗”这一名称早已成为国际习惯,而当时的泰国虽然勉强能上谈判桌,但在西方列强环伺的大环境下,压根就没有话语权,想要大声呐喊改变国际习惯,只能是“有心无力”。最终,“暹罗”还是作为泰国正式的国名留存了下来。

泰国暹罗来回变

而随着泰国打开国门同世界接上了轨,其内部的民族主义思潮也跟着泛了起来。一方面,泰国虽然是整个东南亚唯一独立的国家,却饱受英法殖民欺压;另一方面,当时的德国日本大肆搞扩张,英法在绥靖政策下一味退让,影响力也大不如前,由此,泰国国内的泛泰主义就抬起了头。他们认为泰人是世界最大民族之一,开始鼓吹用“泰”来取代他人赐予的名字“暹罗”,建立起一个由分布在东南亚各国的泰民族组成的“泰联邦”。

暹罗是哪两个国家(女王国媳妇国这些都是泰国古国)(5)

1938年,亲日的陆军司令銮批汶·颂堪当上了泰国总理,这位军事独裁者自然想借助泛泰主义者的狂热为自己的政治野心铺路,于是他开始鼓吹“建设泰人民族国家“,并在第二年的5月23日操纵政府通过了改国号的决议。1939年6月24日,泰国正式由“暹罗”改称为“泰国”。

随着国号变成了“泰国”,泛泰主义又开始了进一步的计划——要建立一个将东南亚所有泰族合并在一起的“大泰国”,而为了实现这个计划,銮批汶·颂堪的军政府不仅开始了对法属殖民地的侵略,更是同日本法西斯狼狈为奸建立起了“日泰同盟”,还妄图染指中国领土。一时之间,泛泰主义及其支持者站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对立面。

暹罗是哪两个国家(女王国媳妇国这些都是泰国古国)(6)

不过眼瞅着日本在二战后期的失利,“日泰同盟”也不好用了,泰国在另一派“自由泰”的领导下开始倒向了反法西斯同盟这边,亲日的銮批汶·颂堪政府最终也在1944年倒台了,而由它捣鼓出来的国号“泰国”自然也被废弃。1945年9月,为了显示与泛泰主义划清界限,“自由泰”领导的泰国政府恢复了“暹罗”的旧称。

但有意思的是,由于泰国及时地倒向了反法西斯同盟,所以在战后成了战胜国的一方,其国内的泛泰主义支持者并没有遭到真正的清算,銮批汶·颂堪也迎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于1948年4月再次出任总理一职。想当然的,这位又将泰国的国名给改了。1949年5月11日,泰国第二次将国名改成“泰国”,而由于这一次并未提及泛泰主义,所以国际社会并未反对,“泰国”的称号也就一直叫到了现在。

欢迎评论点赞收藏,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兜汤看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