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和十方堂之间,始建于唐代。唐代时,罗睺寺是大华严寺(今显通寺)的十二院之一,名为善住阁院。罗睺寺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寺之一,寺内两幢木构小楼以接待十方客人而闻名。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1)

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之子名“罗睺罗”,是释迦牟尼佛在俗时的儿子。他十五岁随佛出家当沙弥。他“不毁禁戒,诵读不懈”,证了阿罗汉果,被称作“密行第一”,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传说他曾在罗睺寺所在地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睺寺即是祀奉罗睺罗的寺庙。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2)

释迦牟尼经过六年的苦行,后来在菩提树下成道.悟通了诸法无常和缘起诸理,开始传教。传说,罗睺罗在母亲肚里怀了6年,于释迦牟尼成道之夜降生。在释迦牟尼成道第6年时.他应父亲净饭王之请,从摩竭陀国回国省亲,认子释疑。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3)

罗喉罗因是净饭王的王孙,佛陀的爱子,在僧团中地位很高,经常受到称赞。佛陀对他要求特别严格,教育他严持毗尼、精进修道。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4)

佛陀赞叹说:在我的弟子中,罗喉罗比丘是“密行第一”。后成为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罗喉罗是佛教徒敬奉和崇拜的偶像之一。所以,全国许多地方有奉祀罗睺罗的寺庙。五台山也不例外。五台山佛教徒说,罗睺罗曾在寺中显圣,并留下足迹。因此,罗睺罗是朝山佛教徒必定要参诣的地方。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5)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6)

据传,罗睺寺过去香火鼎盛,尤其是黄教的信徒,经年络络不绝,它成为五台山黄庙中很有影响的一座寺院。在山门前有一对唐代石狮,雄壮威严。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7)

罗睺寺文殊大殿内的骑狮文殊菩萨像面部并非金色而早呈乳白色,故名白文殊;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卧在莲台上而不是站着或卧在砖台上;肩膀两边伸出肩花,花在分别放着经书和智慧剑。这些都体现了黄庙中文殊像的特点。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8)

顺弯曲的夹墙石道来到山门前,门两旁的石狮,一雄一雌,硕大雄浑,威武壮猛。台怀中心区诸寺多雕有石狮,而唐代的遗作惟有此一处。山门里一共四重大殿。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9)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10)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11)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12)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13)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14)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弟子(释迦牟尼之子显圣的罗睺寺)(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