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基础载体,其自身具有文化思维性。

汉字由“文”和“字”构成,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二者合在一起才称为“文字”。

【独体为“文”】,从天地万物自然现象中象形或指事而来;

“文”是从自然中“无中生有”而来,

“文”是具有自然中所表现的特性,

“文”是可以还原出其自然景象画面的;

【合体为“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文”组合成“字”,“文”生“字”,“字”是“文”的思维演绎。

“字”是由“文”形成“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整体,回到自然中去,

“字”是可根据其内构成的“文”推导思维演绎出其义,

“字”是可根据其内构成的“文”还原字的自然景象画面的。

“文”中有形象思维信息,“字”内有演绎思维信息,“文”和“字”构成对立统一的互生思维关系,这就是中国汉字的文字思维。

这里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掌握汉字思维来区别“一字多音、一字多义”

如,【中】字,

【中】有两个读音(zhōng)(zhòng)。

【中】,象形独体文,

象一旗杆竖立插在“囗”的样子,行为。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1)

也可以理解为,

【中】字由“囗”和“丨”构成。

“囗”指圆圈〇,指在地上画了“〇”位置,

“丨”指旗杆。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2)

“囗”指圆圈〇,圆圈内为当“中”间,

“中”指“囗”圆圈〇内的位置。

以此表示

当“中”位置,“中”间地方,名词用。

这时“中”就读(zhōng)。

由此,引申产生

表示“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如:中心,当中,中原,中华;

表示“在一定范围内,里面”,如:暗中,房中,中饱;

表示“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如:中辍,中等: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在研究中,在进行中;

表示“适于,合于”,如:中看。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3)

如用旗杆【丨】插呢?

将【丨】旗杆插入圆圈【〇】行为就插“中”,

将【丨】旗杆插入圆圈【〇】内就是投“中”。

以此表示

“中”是插入“〇“的动作行为。

就“中”了的动作,动词用。

这时“中”就读(zhòng)

我中了,中了头奖,中了状元,等等——

由此,引申产生

表示“恰好合上”,如:中选、中奖、中意;

表示“受到,遭受”,如:中毒、中计;

表示“科举考试被录取”,如:中举、中状元。

“中”字双音多义体现出

其字内“囗”和“丨”的

“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汉字思维表达。

又如,【间】字

【间】=【门 日】

【间】有两个读音(jiān)(jiàn)。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4)

【门(門)】,象形独体文,象双扇门之形。

双扇门是两边可对开的,可合可开。

两扇门之中是有缝,

一定要理解“门”的这个自然特性。

理解这点,

很容易理解“间、闷、问、闻”等由门构成的合体字表达。

【日】,象太阳光四射形。

“间”字的表达

相当于合体字“间”字内独体文“门”和“日”的思维演绎;

“门”和“日”怎么演绎而表达出“间”不同字义和多音区别的呢?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5)

“日”光穿透“门”当中缝隙将形成一条线位置

这就是中【间(jiān)】位置。

如:中间,之间,区间,人间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6)

“日”光穿透“门”当中缝隙线将门隔开,

这就是【间(jiàn)】隔分开。

如:间隔,离间,间谍

理解“间”字的思维表达,

让学生在一段话区分其中的不同“间”——

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

“日”光透过门中间的细小缝隙,

形成一条细的白线将大门两边间隔,

大门像是从中被劈开了一样——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7)

又如,【盛】字,

【盛】=【成 皿】

【盛】有两个读音(shèng)(chéng)

对于小学生来说,单纯一个“盛”字,看不出它的读音的,

要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组成的“词、成语、短语句子”当中去。

【皿】,象盛物器皿形

【成】,指定成,成全,全满,完整。

如何区分?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8)

器【皿】装物,以【成】为音并定义命名“皿”装物行为,

这就是为【盛(chéng)物。

如:盛满,盛米,盛物,盛饭,盛汤,等。

汉字的字形演变原因(为什么说只有懂了汉字思维)(9)

器【皿】装物全满完【成】,

以“成”来形容比喻“皿”装物完的丰满状态,

这就是为丰【盛(shèng)】、极【盛】

如:茂盛,丰盛,兴盛,盛极一时,盛极则衰,等

理解“盛”字的思维表达,

可以让学生在一段文字中区分其义——

桌子上的盆、盘等盛物的器皿,

盛满各种食物、水果,

显得很丰盛。

上述例子,

“字”双音多义就体现出其字内构成,

“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的汉字思维表达。

“字”本质上就是“词”,

是其字内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构成

相互定义所形成的词,

是字内构成“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所形成整体的汉字思维表达。

汉字创新思维,掌握汉字的思维模式,

轻松快速识字,懂字义。

学习汉字,

关键在于学习其内在思维方式。

学习语文,

也关键在于汉字思维的应用!

才能真正做到

5天1500-2500字的快速识字

才能真正做到提升阅读理解与写作的能力

#识字##语文##思维# #说文解字##家庭教育#


我是@汉字谷主,欢迎关注!

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古汀大语文、海外汉语,古汀汉字思维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