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被母亲扇耳光后跳楼身亡#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某初三学生因为课间打牌,被老师请了家长,妈妈在走廊扇了孩子几个耳光。妈妈走后,孩子独自站了几分钟后,从五楼一跃而下,最终不治身亡。

看了这个视频,真的很痛心。#

现在自媒体发达,网上经常会看到某某学生因为作业没完成、因为上课迟到或者因为打架、上网、早恋等等各种原因,受了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或者体罚,一时冲动而离家出走,甚至跳河跳楼自杀的新闻。且抛开“现在的孩子心理真脆弱,谁小时候没挨过打”,“这么点小事,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以及“妈妈太不顾及孩子的自尊了,在外边当众打孩子”等等各种议论与指责,悲剧已经造成,我们该来思考,孩子做了错事,该怎样批评,怎样惩罚,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问题。

民间有句俗语叫“打一巴掌给一颗甜枣”。意思是对一个人凶狠以后,再给他点好处哄一哄,这句话带有那么一点儿贬义的味道。但这个方法,我想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不犯错的,批评一次,批评两次,屡教不改,让人生气上火,忍不住打一巴掌的情况是有的。或者是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必须给予严厉的的惩罚,惩罚的方法有很多,当然也包含着“打一巴掌”。巴掌打完了呢,我们不要忘了,再给孩子一颗“甜枣”吃吃。这颗甜枣,可以是一个拥抱,可以是和孩子做一次深入的交流,给他点安慰,让他知道为什么打他,打了他你也很心疼,总之,让他感受到你不是为了打巴掌而打巴掌,这巴掌里有你对他的爱和期待。

也就是说,巴掌可以打,但你不能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去打巴掌,打完巴掌要及时的沟通与修复,让孩子知道为什么挨打,让他既感受到了痛,又理解了你的爱,让他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绝不再犯。只有这样,你的巴掌才不会白打,才能打出你要的效果。

教育不是简单的1 1=2,有爱才有教育,学生犯了错,不是叫家长来了就了事,也不是家长来了打几个耳光就能解决。不管家长和老师,恩威并施,宽严相济,张弛有度,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何况,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正是不知道他天高地厚的年龄,有些行为是成长过程中必犯的错,作为老师也好,家长也好,尽量的去理解包容孩子,除了触犯底线的大错外,尽量不要动用巴掌为好,民间不是还有句俗语,叫“树大自然直”嘛。

这样,是不是会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呢。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是pua吗?打耳光与给甜枣(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