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珍与秦可卿私情的败露,这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让我们倒着来推理一下。

最后知道消息的,应该是尤氏。也就是尤氏的知情,加速了秦氏的死亡——按太医如神的医术推测,她应该是在春分前后油尽灯枯,现在却在冬天提前死亡。我们不能确定在最后的修改稿中,她的死亡到底是病死还是自杀,但总和奸情败露脱离不了关系。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1)

秦氏死后,尤氏“犯了胃疼旧疾,睡在床上”,显然是发现奸情受刺激过剧。这样强烈的反应,只会发生在受刺激之后的很短时间里,不可能半年以前发现奸情,半年以后才气得胃痛。由此可知,尤氏是刚刚知道这件事。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2)

贾母虽然生活在荣国府中,却是耳聪目明,知道此事比尤氏早得多了。贾敬生日时尤氏说起秦氏的病:“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日比一日觉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没来。”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3)

注意,两个月没来月经,说明已经病了至少两个月了。但是秦氏一直强撑着不肯露出来。直到中秋时陪侍贾母,回来又过了五六天,才病倒了——联系前文尤氏说秦氏“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个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五夜才罢”,就不难看出,秦氏病情加重,和中秋夜陪侍贾母有关。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4)

现在是贾敬的生日。“老祖宗是爱热闹的,今日不来,必有个原故”。而贾珍尤氏问起缘故,邢王二夫人还没来得及说,王熙凤就抢着解释贾母腹泄不能前来,可见凤姐知道内情,比邢王二夫人更了解。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5)

贾母一向慈爱,又把秦氏视为“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她们的中秋宴为什么会刺激到秦氏?唯一的解释,就是贾母知道了秦氏的奸情,言谈之间微露,被秦氏看了出来——就像后文黛玉调侃“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别人都不懂,当事人宝玉和彩云却低头的低头,脸红的脸红。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6)

宝玉和彩云是当事人,会有赧然的反应。宝钗不涉事,却“忙暗暗地瞅了黛玉一眼”,可见她也是知情人。只有知情人,才会急着掩饰,正如凤姐知道贾母不来宁府是因秦氏之奸,但不能挑明,所以急着用贾母腹泄来解释,岔开话题。

于是下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凤姐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7)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前一年的冬天,凤姐就在宁国府府门外的车上,听到了焦大醉骂“爬灰的爬灰”了。当时装着没听见,是自恃身份,不理“醉汉嘴里混浸”,但是这样事关重大,小厮们都“唬的魂飞魄散”,凤姐怎么可能充耳不闻、不理不睬?事后肯定要调查的。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8)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以王熙凤的能力,一旦下令密查“爬灰”之事,哪有个查不出来了?查出来之后,凤姐肯定要汇报贾母,不是为了揭人隐私,而是要让贾母心中有数——如果别人都知道秦氏不贞,贾母却不知道,还满嘴“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岂不是闹了笑话?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9)

这样一来,奸情败露的轨迹就很明显了:焦大醉骂说出真相,凤姐从只言片语中得到线索,追查隐情后禀报了贾母。贾母不会公开批评,但在与秦氏的相处中,态度不免有微妙的变化。秦氏从贾母态度的变化中,得知自己的隐私曝光,受刺激病情加重,终于卧床不起。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10)

秦氏的病,已经是治不好了。但在冬天的时候,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居然连“嘴里有茄子塞着”“给嚼子衔上了”的尤氏,也知道了这个秘密。尤氏的城府却不像贾母那样深,直接做出反应,秦氏受辱自尽,或者病重而提前死亡。

最后一个问题,是焦大如何知道秦氏之奸?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11)

这倒也不奇怪。贾珍与秦氏来往,是在偏僻的天香楼。而焦大好酒,虽然“不顾体面”,也不可能天天醉卧在大门口,而一定常常找偏僻的地方醉卧。并不需要捉奸在床,只要看到贾珍与秦氏同时出现在天香楼,就能猜出发生了什么事。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12)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秦氏死后贾珍悲伤过度,可见他并不是想害死秦氏。而秦氏曾对凤姐说“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没怎么样,或者好的了也未可知”,可见她也渴望活下去。但是秘密一步一步曝光,知情人一层一层增加,秦氏也只好恋恋不舍地结束生命。

贾珍和秦可卿的关系(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13)

她不想死,但是活着会更屈辱、更艰难、更不堪忍受。到这时,她也只好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