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夺冠》(原名《中国女排》)正式上映后,第一波口碑已经出来了。
皮哥翻看了几家主流平台的口碑,发现网友关于影片的评论很有趣,皮哥将最新点赞排名前几位的做了个截取,如下:
某瓣电影网站,有两条
网友大雯sister这样说:
女排姑娘美发店那场戏太有味道了,全片最佳!
网友sample:
当你在影院正被热血和辛酸感动,吴刚就会蹦出一句“别哭”制止你。
知名电影购票网站的最新排名靠前的评论,是这样的:
听了吴刚的台词,我都想再去做几份模拟卷了。
还有女观众直接喊话导演陈可辛要求报销纸巾!
翻阅了很多这样的评论后,《夺冠》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的真实质量又到底如何呢?
这引起了皮哥极大的探知欲,抱着真看真听真感受的客观态度,皮哥也前往影院观看了完整影片。
看完我极其冷静地写下了以下内容,文章分为三部分,供大家观影前参考。
01、真实感整个观影过程中,皮哥最大的体会,就是强烈的“真实感”,这也是影厅观众聊的最多的。
影片以一种“半纪录式”的手法,捕捉着中国女排三十多年来的点滴,对女排队员们赛场内外的训练与生活,做了逼真的还原。
赛场上的女排
在片中重大赛事叙述上,导演使用的是“真实观众影像”与“比赛电影镜头”相结合的方式,在赛事震撼还原上下了功夫。
比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那场生死攸关的“中巴大战”,影片完全按照当时的比赛实况进行还原,连当时的对手巴西女排,都被片方特意请来参演。
14-13,决胜局的第二个赛点,巴西球迷山呼海啸的加油声连绵不断,气氛紧张到令人窒息。
随着朱婷的一记重扣,巴西女排接发失误,中国女排终于拿下赛点,那一刻,女排姑娘们激动相拥。
球员面部表情的特写,扣球那一刻的慢镜头处理,在极富感染力的画面前,即便我们早已知晓比赛的结局,但仍会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比赛的紧张氛围中。
每一次跃起救球,每一次大力扣杀,在多角度镜头运用、现场真实音效和凌厉的剪辑这套“组合拳”中得到数倍放大,坐在影厅中你能感受到那种真实的速度和力量感完全破幕而出,透过感官直达心脏。
尤其是48帧的高帧率拍摄,更真实地捕捉着赛场上的瞬息万变,观影时也仿佛置身现实竞技赛场,所有的一切都如同发生在眼前,皮哥注意到即使是身旁的小孩子也都看得目不转睛。
赛场下的女排
福建漳州的排球训练基地,是中国女排凤凰涅槃的开始,见证了女排姑娘艰难而又漫长的蜕变。
斑驳的墙壁上,是女排队员们训练时留下的无数球印;训练馆的每一块地板上,都洒满了她们的汗水和泪水。
特别是看到女排姑娘们膝盖上、手掌上的伤口往外渗着血,但还在坚持高强度训练时,皮哥真的为她们感到心疼。
影片除了包含对女排姑娘们赛场与训练场上的热血描写外,还拍出了她们私下生活中“女孩”的有趣一面。
正是花季年华的她们也有爱美的一面,在出征1981年世界杯之前,她们也和其他女孩一样,到美发店做个头发,看着对方美美的样子,露出平日里看不到的畅怀大笑。
她们也会在郎平的一句“去谈恋爱吧”后,开心得一哄而散,仿佛重新蓄满了能量,影厅的观众也跟着乐出了声。
这样充满生活质感的细节处理一下子拉近了观众和角色的距离,也让这群花季女孩的形象更加鲜活。
影片并不是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在主观视角与客观记录的结合下,让我们逐渐走进中国女排这个集体,去了解、熟悉关于她们的一切。
02、演员百花齐放,女排姑娘令人印象深刻作为贯穿始终的核心角色,巩俐饰演的郎平教练无疑是全片最受瞩目的人物。
巩俐演技水平和影坛地位自然无需赘言,任何类型的角色到了巩俐手里,都能驾驭得游刃有余。
但《夺冠》有些特殊,因为巩俐要演的是一个真实人物,一个对全国观众来说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排坛巨星,这对她而言无疑是演艺生涯全新挑战。
但看过正片后,皮哥只想说一句话:巩皇的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稳!
巩俐堪称是《夺冠》的“定海神针”,从外形动作到神态语气,她把关于郎平的每一处还原都抓得十分到位,即使是“细枝末节”也不放过,用网友的话说真是“魂穿郎平”。
当郎平的眼睛里噙着泪水,发自肺腑地告诉女排队员们“好好享受体育的本身”时,仿佛能让人看到“铁榔头”此刻百感交集的内心。
在决定执教中国女排后,她对多年的好友说“我郎平从来不装,我都是玩真格的”,这句台词铿锵有力,让人看到她带领女排重回辉煌的笃定和决心。
特别是片中郎平从后台走向赛场时,略微含胸、走路端着肩膀、步伐有些僵硬的画面,让皮哥不禁想起了郎指导在运动员时期腿部和肩部留下的老伤。
连这种细节都还原得如此到位,皮哥想象不到除了巩俐,还有谁能演好郎平这个角色。
黄渤饰演的教练也充满惊喜,一口福建口音的普通话,让人不由得生出一种亲切感。
片中,他把新一代的女排姑娘们召集到老训练场,绘声绘色地和她们讲述当年在这里陪老一代女排队员打球训练的点点滴滴,令人颇为触动。
老戏骨吴刚同样也用稳定的演技输出,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训练场上的他从不懈怠,严格贯彻着他近乎严苛的标准,将80年代这群不经世事的小姑娘训练成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女战士。
最令皮哥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女排姑娘们说的这句话:下意识怎么来?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
这句话不长却充满力量,用摄人心魄来形容毫不过分,皮哥观影时下意识地全身颤抖,吴刚超强的台词功力也一览无遗。而他语气里的刚硬、坚定,也感召着每一位女排队员紧紧凝聚在一起,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在这片训练场上。
他不是不心疼这群姑娘,但他更懂得,所有的鲜花和光荣,都必须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努力。
我们也看到,当他看着队员们和家人团聚在一起,露出欣慰的微笑,我们分明感受到这个“不近人情”教练深藏心中的温柔。
而片中朱婷、丁霞、惠若琪等10位女排姑娘的表现,着实也让皮哥惊艳了一把。
比赛时的全情投入,赛场外的真情流露,对于女排姑娘们来说,她们不需要“演”,因为这就是她们真正的自我表达。
在里约奥运会中巴决战的前夜,女排姑娘们围坐在一起,相互吐露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姑娘们哽咽的声音、眼中的泪水,都是源自她们过往的真实情感。
尤其是朱婷看着手机上郎平发来的鼓励短信、在墙角独自哭泣的那场戏,特别具有感染力,因为这就是她的真实经历,是不需要酝酿的真情实感的迸发。
在皮哥看来,这些女排姑娘的“真人”参演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赋予了《夺冠》灵魂,她们的出场也直接会让观众体会到那股从心底喷薄而出的力量。
此外,彭昱畅饰演角色的可爱认真、白浪饰演的青年郎平坚韧刻苦,以及李现饰演的80年代科教干事在目睹女排刻苦训练后的神色动容,这些青年演员都很好地完成了角色赋予他们的使命。
用网友的话说,《夺冠》就是一场大型表演课,两个多小时的影片,完全就是一场火花四溅的演技交锋。
03、中国女排的正面与背后《夺冠》显然不想被定位成一场照猫画虎般的大型“模仿秀”,它更注重的是通过赛场内外各种细节的刻画,和观众达成共情,完成“女排精神”的主题传达。
赛场上,女排姑娘们从不放弃每一分,她们的每一次救球,每一次搏杀,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就像片中吴刚饰演的教练对队员们说的,“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
“我们”,正是是女排精神的核心奥义。
1981年世界杯决赛,客场作战的中国女排在决胜局一开局就陷入被动,胜利一度变得渺茫。
但女排姑娘们并没有缴械认输,不管是0-4,还是最后14-15面临赛点,她们都没有放弃拼搏,硬是把分数一分一分拿了回来,把胜利重新攥回手中。
还有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狭路相逢,即便中国女排一直处于落后,但却紧紧咬着比分毫不放松。
虽然最后中国女排遗憾失利,但她们拼到了最后一分,把永不言弃的精神贯彻到最后一刻。
看着女排队员们把手叠在一起,齐声呐喊“中国女排,加油”的口号,看着中国女排功勋教练斩钉截铁地说出“中国人,行的”,我们能深切体会到这个团体中具有的强大能量。
什么是女排精神?
影片其实并未明确给出回答,但在《夺冠》这些丰沛而真实的细节里,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和皮哥一样找到答案——
你会理解为何中国女排能在三十多年里铸就一座又一座世界冠军丰碑,会理解为何她们一上场总会有底气展现出舍我其谁的霸气,更会理解为何女排精神会成为这个时代无可比拟的最强音。
随着中国女排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鼓舞无数国人的女排精神也征服了很多外国观众。
比如中国女排的铁杆球迷“波兰老爷爷”,几乎每一场国际大赛他都会到现场支持,可见女排精神超越国别的强大力量。
从上映后的观众口碑来看,《夺冠》已具备爆款特质,尤其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夺冠》必将重燃国人深厚的“女排情结”,激励刚刚共渡难关的你我在女排精神的感召下,重整山河。
皮哥也相信,《夺冠》会在国庆档如片名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创造冠军辉煌。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