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大家好,欢迎收看大师兄点评历史系列之六,走向共和第十六讲上:孙中山广州首义,袁世凯小站练兵上。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他们掌握着最大的资源,但是他们的变革,因为光绪帝的急功近利,再加上康有为的沽名钓誉,所以最后他们的变革我们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从这一讲看起,这一讲有另外一个题目,叫做孙中山广州首义。孙中山相对于的是明天,在我们今天,党和国民党都叫他国父。孙中山的广州首义都不叫失败,叫流产,意思就是一个笑话,但当时看着好像掌握着全世界最好的资源,全中国最好的资源属于太后,皇上一起努力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复政。孙中山第一次起义就像个笑话,说句实话,收买的流氓没来,武器没来,唯一一个努力的皓东还为了抢那个党旗,把自己给挂掉了,为什么是这样,来结合上一讲的来看,辜鸿铭和梁启超的对话。

浅谈孙中山先生(大师兄点评走向共和第十六讲孙中山广州首义)(1)

辜鸿铭这句话说的非常好,说:很多书生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所以辜鸿铭说:“莫谓书生空议论。“辜鸿铭说:”不是我大清帝国,是中国文化,五千年文化优雅完美,法不可变。“这句话还真没错,我们的法是不是优雅完美,不是在大学里面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以我们的法是完美的,法可不可以变,可以变,但变的不是法,而是手段。所以梁启超就说,如果辜鸿铭在我们理解叫企业文化,这句话是对的,但梁启超换了个说法,企业文化没问题,但是战略有问题。我们北洋南洋三十年改革,洋务虽然发展,但是在甲午战争这块试金石上,输的一塌糊涂,所以证明还是得变,体制人为更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民都觉得必须要变化,康有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浅谈孙中山先生(大师兄点评走向共和第十六讲孙中山广州首义)(2)

我们经常说,中国要记住另外一句话,虽然说得民心得天下,后面那句话很伤感,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所以他说,康有为想做全民教育,那首先第一步就做办报,而且在湖湘,在我们湖南,报纸办的非常好。但是辜鸿铭也说了,北京不是湖湘,你办了也不见得有人看,梁启超这个狠,办法还是有,“那就强迫他们看,我随报送,我不怕你们不看。”这个时候辜鸿铭说:“莫谓书生空议论啊,你康有为打的是圣贤的牌子,康南海也叫半个圣人,怎么老干这些偷鸡摸狗的营当呢。”

浅谈孙中山先生(大师兄点评走向共和第十六讲孙中山广州首义)(3)

这个时候呢,梁启超很厉害,虚晃一枪,“学术之谈,谈不了那么多,那我们还是谈做实事,务实。”康有为想邀请张之洞为强学会的会长,张之洞作为南洋总督,这辈子最想的就是超越李鸿章,因为李鸿章是北洋大臣,是真正北洋一直压着南洋,所以他最想超的就是他,而上一讲里面,李鸿章捐三千两给康有为,康有为不要,瞧不起你这个人。现在康有为反而来邀张之洞为强学会的会长,如果像我们现在中国年轻人追求名利,是不是觉得这应该是妥妥的,稳稳压李鸿章一头,既有名又有利,可是张之洞这种人不傻聪明的很,所以说看康南海这样的人,不要说李鸿章,看看张之洞他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很清楚了。所以张之洞说了:“康有为这么有能力也不需要借势。这个事情是康有为的,我不能做。”

浅谈孙中山先生(大师兄点评走向共和第十六讲孙中山广州首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