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根据日常消费怎么算恩格尔系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根据日常消费怎么算恩格尔系数(大聪明陪你学经济)

根据日常消费怎么算恩格尔系数

基本含义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大聪明解读

恩格尔这位德国老爷子当年也是通过大量的家庭调查才逐步总结出了其中的定量函数关系。实际上大家没必要一看到系数啊、函数啊、定理啊什么的就觉得是很高深的理论。其实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我们的古人已经总结过了,即所谓的“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无论是是穷是富,你挣来的钱,第一件事肯定是先解决吃饭问题,然后才会考虑其它的居住、生活、出行、娱乐等其它的消费。

但一个人你再怎么能吃,你的饭量总归是有限的,你也不可能天天吃无限贵的食材,所以说这个时候就看出来了,收入高的人在解决了吃饭问题以后,剩下的钱就会比较多,这是才会刺激相关的人其它消费欲望的提升。相对于国家而言也是一样,最初是第一产业是发展的基础,而最终决定发达程度的往往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

2019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2%,已经连续八年下降,对比发达国家一般百分之10几的标准还有一些差距,但我们的持续下降速度是喜人的,未来势必也将实现最终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