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5年时空的相同选择

记者独家采访成都1987年“8.5”英雄群体成员

勇士西部排名表(从望平街六勇士)(1)

望平街“六勇士”制服持刀歹徒的几十米开外,就是成都的母亲河锦江,千百年来滋润着这座温润如水的城市。

当我们把时钟拨回35年前的1987年,“8.5”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写下赞歌。35年后,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时空,成都人做出了同样的选择。

35年,流逝的是时光,在时光里沉淀下来的,是需要“铁血丹心”的时刻,成都人永不让人失望的精气神。

今日,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8.5”英雄群体成员之一、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现任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科技信息处处长的苏蓉贵,同事们习惯叫他“苏老英雄”。

在得知望平街“六勇士”的事迹后,他说,“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在成都公安战线上,不同年代都会涌现出不同的英雄事迹。平时他们在岗位默默坚守付出,也许是执勤巡逻,也许是疏导交通,但到了紧要关头,危急时刻,却总能挺身而出。”

交警和群众紧追凶犯

中枪仍不退缩

1987年8月5日晚,锦江河畔。一位穷凶极恶的凶犯劫持一辆出租车准备向郊外逃去,驾驶员廖志南与凶犯斗智斗勇,在车行至锦江宾馆时果断跳车。凶手开枪了,随后也下车向新南门方向逃去。刺耳的枪声让正在执勤的年轻交警苏蓉贵,本能地向凶手逃跑的方向追去,身后紧跟着一群舍生忘死的普通群众。

苏蓉贵回忆,“我当时刚参加工作,当时正在执勤,看到一辆出租车闯红灯,当时还不知道车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随后就听见了车上有人呼喊‘抓坏人啊’,出租车也停在了离警亭不远的绿化带上。接着就传来了枪声,我下意识地冲了过去。”

苏蓉贵仍记得当时的细节,“当时很多群众看到情况不对,也都跟着我冲了上去,凶犯疯狂逃跑,并朝追赶他的人群开了一枪,杜清林倒在了地上。这时凶犯开了第二枪,正好从我头上警帽的国徽下穿进,击中了头部。”

中枪的苏蓉贵并没有退缩,让然继续冲了上去,大家一起把凶手制服了。由于失血过多,抓住凶手之后他就昏迷了。

事迹传遍大街小巷

社会需要这种正气

苏蓉贵整个警服都被鲜血染红,送到医院后专家进行立即进行会诊抢救,前前后后在医院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治疗。而倒在血泊之中的市民杜清林,则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是原成都铆钉厂的一名工人。

“8·5”英雄群体的事迹迅速传遍了蓉城的大街小巷。伤愈之后,苏蓉贵和英雄群体的其他成员以“报告团”的形式开始在各地做报告,宣讲他们的事迹。

苏蓉贵说,做了多少场报告已经不记得了,反正所有的区(市)县都去过。他觉得自己做了一名普通警察都会去做的一件事,没想到这件事带来这么多的荣誉“当时这件事通过媒体的宣传,反响很大,我们的社会确实需要这种正气,这件事对改善社会治安环境以及社会风气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说。

后来,苏蓉贵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杜清林被批准为革命烈士,市有关部门授予他“临危不惧、舍身忘死的模范工人”光荣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