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草/刘敞《67》《205》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荣。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作者简介】刘敞(1019-1068),福建樟树人,刘攽之兄,为人正直。人称“公是先生”。欧阳称之文章太守。与弟弟、儿子刘奉世合成北宋三刘。

【主题】表达远离喧嚣,守节不事权贵的决心。

【注释】抽荣:抽出嫩芽。《17》《160》《182》《322》地作处。《322》荣作茎。

2.桃花/刘敞《297》《322》小楼西望那人家,出屋香梢几树花。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堕窗纱。【主题】惜春之作。【注释】能:会。3.微雨登城/刘敞《75》《182》《385》《428》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主题】雨后登楼野望。

【注释】楼:层楼;倚:依凭,依靠;城隅:城角。

4.别永叔后记事/刘敞《65》《374》醉中不记别君时,卧载征车南向驰。惊觉尚疑君在侧,满身明月正相随。

【主题】写酒后的幻觉,表达对欧阳修的惜别之情。

5.采凫茨/郑獬《119》《66》《40》《322》《428》朝携一筐出,暮携一筐归。十指欲流血,且急眼前饥。官仓岂无粟,粒粒藏珠玑。一粒不出仓,仓中群鼠肥。

【作者简介】郑獬(xiè)(1022-1072),湖北安陆人,知开封,为王安石厌恶,改知杭州。为人率直。

【主题】通过对比,直斥贪官污吏的贪婪。

【注释】凫茨(ci):即荸荠,指野荸荠。

6.春尽/郑獬《65》《119》《40》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夜来过岭忽逢雨,今日满溪俱是花。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野间绝少尘埃汙,唯有清泉漾白沙。

【主题】暮春归途所见。

【注释】怪:怪我。汙(wū)通污:污染。《40》汙作污。《66》《75》《428》《434》逢作闻。

7.新晴/刘攽《17》《119》《160》《322》《349》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径开门户又翻书。

【作者简介】刘颁(1022-1089),江西新喻人,官至中书舍人。

【主题】描述新晴之后颇为清静、悠闲的环境和心情。

【注释】梦余:梦后。《66》《75》《102》《186》径作偷。既然是旧相识,何必偷。故径比偷好。

8.雨后池上/刘攽《66》《75》《119》《182》《186》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主题】写池塘雨后瞬间的美景。

【注释】更:又。荷心:荷花。柳条起舞,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9.咏史/刘攽《322》《428》自古边功为底事?多因嬖幸欲封侯。不如直与黄金印,惜取沙场万髑髅。

【主题】对因战封侯透彻的揭露。

海边寻鸥影全诗(橹声摇月过桥西)(1)

10.咏史/刘攽《322》《428》汉约无功不得侯,奸雄恶少善为谋。却令骄主轻人命,奴仆行师海北头。【主题】对战争根源的揭露。【注释】嬖读(bì):宠爱。髑读(dú):头盖骨。汉约:刘邦杀白马为誓非刘姓不得封侯。《299》题目作《自古》,只有前四句。应为二首。11.城南行/刘颁《75》《119》《299》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婉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凄恻。

【主题】写洪水决堤泛滥所造成的惨痛景象,表达对灾民的深切同情。

【注释】雇直(值):即工钱。水太大,公家不给工钱,渡船开始要钱。

12.赠黄鲁直/徐积《52》《75》《182》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徐积(1028-1103),江苏淮安人。北宋聋人教官。表达真挚的真挚感情。13.题滕王阁/王安国《50》《192》《75》《322》滕王平昔好追游,高阁依然枕碧流。胜地几经兴废事,夕阳偏照古今愁。城中树密千家市,天际人归一叶舟。极目沧波吟不尽,西山重叠乱云浮。

【作者简介】王安国(1028-1074),江西抚州人,王安石弟弟。11岁写此诗。【主题】抚今追昔伤感情怀。

14.宿济州西门外旅馆/晁端友《75》《119》《188》《323》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作者简介】晁端友(1029-1075),晁补之父亲,山东巨野人。

【主题】写旅客孤寂之情。

15.送春/王令《41》《50》《55》《182》《428》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作者简介】王令(1032-1059),江苏扬州人。王安石称之奇才,为妻妹夫。【主题】一守惜春之作。

【注释】小:矮。

16.春游/王令《75》《182》《300》《381》《434》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主题】表达留不住春天的愁意。【注释】春城:指扬州。解:缓解,解除。17.暑旱苦热/王令《65》《66》《52》《112》《146》《381》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主题】写兼济天下的政治思想。

【注释】不能使天下人逃避苦热,我怎能独享清福。屠:驱除。着翅:装上翅膀。遗:留存。

18.感愤/王令《75》《190》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横。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太平。狂去诗浑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主题】通过未老先衰感愤,抒写自己的抱负和表达内心强烈的报国情怀。

【注释】玉蜺:玉霓,指白虹。天心:本意是天的心意,这里指君王之心。却:返回,退却。去:来。浑:简直。夸俗:脱俗,超凡的才情。过人声:忧国忧民比别人更为深广。《34》待作大。《160》《381》鲵作霓。

19.古鉴/王令《300》一片灵光和有神,不知熔铸竟何人。

春耕破冢衣冠尽,鬼手摩天日月新。

鉴面只知西子姣,照心难见比干真。

主人深有收藏意,当待清明不受尘。

【主题】从一个古镜所感悟,侧面反映出人事的代谢、历史的变迁的道理。

【注释】偶得古镜珍惜收藏起来,感悟镜子只能照到人的外表美丽,不能照见人的内心真诚。历尽人世沧桑的镜子不知照过多少人了,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160》竟作是。《300》竟亦作更。

20.春日偶成/程颢《55》《21》《182》《187》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作者简介】程颐(1032-1085),河南洛阳人,生于黄陂。周程理学创始人。【主题】表达理学家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及闲适恬静的意境。【注释】傍:靠近。随:沿着。川:道路。将谓:将会说。《17》余作予。21.题淮南寺/程颢《21》《50》《55》《104》《189》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蘋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主题】此诗虽说无愁,其实反映内心的忧愁。

【注释】楚江:淮河,因在楚国境内。休:休息。道人:作者自称。悲秋客:指宋玉。

22.秋日偶成/程颢《55》《17》《21》《91》《189》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主题】总结治学经验,宣扬理学的思想。【注释】觉(jué):醒。静观:冷静观察。自得:安逸舒适的样子。通:通达。淫:放纵。通道句:道理通著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23.绝句/徐守信《17》《160》汲汲光阴似水流,随时得过便须休。儿孙自有儿孙计,莫为儿孙作马牛。

【作者简介】徐守信(1032-1108),江苏泰州人,号徐神翁。

【主题】警策人们对子孙后代不要大包大揽。

【注释】汲汲:匆匆。计:策略,谋划。《325》为作与。

24.诗三首其一/徐守信《300》遥望南庄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

【主题】揭示人世更迭是自然规律。

25.诗三首其二/徐守信《300》富贵贫穷各有由,宿缘分定莫罔求。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守荒田望有收。

【主题】强调贫富皆有缘分、春种方有秋收的道理。

【注释】罔:无知。收:收成。

26.诗三首其三/徐守信《300》南庄北宅眼前花,好儿好女莫谩夸。我若一朝身死后,又属张三李四家。

【主题】揭示盛衰不定、钱财为身外之物的道理。

【注释】缦(màn)夸:空自夸赞。

27.题李俨黄菊赋/耶律洪基《112》《23》《22》《146》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作者简介】耶律洪基(1032-1101),即辽道宗。

【主题】一首《黄菊赋》的读后感。

【注释】金英:菊花。

28.题屏/刘季孙《55》《187》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

【作者简介】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河南开封人,官至文思副史。苏轼称之“慷慨奇士”。因此诗被王安石青睐。

【主题】体现脱俗的情怀和闲适的志趣。

【注释】底事:何事。浑:全。芝山:在江西鄱阳湖。

29.秋晓/释道全《182》《325》《381》

飘飘枫叶草萋萋,云压天边雁阵低。

何处水村人起早?橹声摇月过桥西。

【作者简介】释道全(1036-1084),河南洛阳人。

【主题】一幅水村秋晓图。

30.怀古/萧观音《22》《23》《50》《190》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作者简介】萧观音(1040-1075),辽道宗皇后。

【主题】表达对赵飞燕的同情。

【注释】数:数落,指责。赵家妆:赵飞燕的设计的服装。败雨残云:指赵飞燕和其妹。昭阳:汉宫殿名。冷宫。据说赵飞燕最早不愿入宫,此诗为赵飞燕鸣不平。因此遭到政敌污蔑与赵唯一私通,被杀。

31.伏虎林应制/萧观音《112》《372》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

【主题】表达对辽道宗秋山狩猎队伍威武雄壮的赞誉。

【注释】伏虎林:在内蒙巴林右旗。大千:大千世界。

32.三河道中/王枢《50》《345》

十载归来对故山,山光依旧白云闲。

不须更读元通偈,始信人间是梦间。

【作者简介】王枢,北京良乡人,辽金时代进士。

【主题】通过自然依旧、人世短促,表达人生如梦的结论。

【注释】元通偈:偈语。《320》元作玄。

33. 村居/张舜民《66》《75》《119》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作者简介】张舜民(1034-?),陕西彬县人,画家、诗人,官至监察御史。

【主题】写春夜傍晚的宁静村居图。

【注释】陂:山田。《190》作者为孔平仲,《322》作舒亶(dǎn)。

34.西征回途中/张舜民《126》《270》《322》

灵州城下千枝柳,总被官军斫作薪。

他日玉关归去路,将何攀折赠行人?

【主题】随高遵裕征讨夏国,无功而返,对官军扰民的讽刺。

【注释】灵州:在宁夏青铜峡。

35.打麦/张舜民《65》《75》《67》《119》《270》《322》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鹖旦催人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大妇腰鐮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

【主题】描写农民辛勤收割的场面,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

【注释】海峤:海边山岭。鹖(hé)旦:黎明时叫的鸟。荐庙:宗庙。雍容:华贵大方。

会所亲:和亲友聚会。捋(luō):以五指持物。厌饫(yù):饮食饱足。劳(lào):赏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