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门葛事(293)

一一宅萌新芽沁春芳(封控宅事9)

葛昌秋

春萌万物,豆醒一芽。

点绿出玉,破荚生华。

3月29日,天色阴沉。做完核酸检测,拿上配发的药品,姐姐和妹妹开始忙起午饭来。

生豆芽的感悟和收获(生了豆芽儿生点儿事儿)(1)

这几天的封控,把人宅在家里,睁眼闭眼坐卧立躺都是这儿;开口闭口说笑唱聊也是这儿;瞧左瞧右洗剪缝拆还是这儿;过来过去吃喝做休仍是这儿;不论男女老少,一律都成了宅男宅女,如果排排座次,必定会列出“大宅主”“二宅主”来。

此时此刻,一家人的血脉亲情,手足真情,夫妻爱情,充斥着房间的犄角旮旯,凝固成情感的立方,牢牢地镌刻在家族的史册中;多少年的同事同学、战友朋友、街邻乡邻的友情,弥漫在回想的针眼耳勺,游荡为思念的尺度,细细地丈量着心灵的目的地。

生豆芽的感悟和收获(生了豆芽儿生点儿事儿)(2)

镜中相识始觉妙,

梦里挥手方知遥。

举杯无客能自品,

落座有微可群聊。

其实,这种境界并非何时都有。

当熟悉变成了陌生,陌生又变成熟悉,变来变去,辨去辨来,即是宅在家里的生活哲学,相同的境遇中就有了新意。坚忍和包容就成为左膀右臂,悄悄地入住心房,一遍遍重复的律动,改变了往日的节奏,寂静中不再远离愉悦和幸福。陌生和压抑被赶出家门的时候,倾刻间就没了襟固和冷漠的包袱,转身走进了崭新的空间。

生豆芽的感悟和收获(生了豆芽儿生点儿事儿)(3)

姐姐妹妹的一举一动,在93岁的老妈眼里,与往常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哥哥嫂嫂和晚辈们老没见面儿了。对这些老妈并没在意,觉得他们是忙自己的工作。她认为那是公家的事儿,不论在家还是在外,绝不能稀里糊涂地去应付,应该认认真真地干好。老妈的话让我们记在了心上,姐姐还不时提醒提醒,不管遇到啥事儿,都得从自身做起,而且一定要做好。

没想到疫情来临,小区封控管理后,姐妹俩没有惊慌,先安排好家里的生活,照顾好老妈。然后就烙了15张香油饼,带上露露让我送到了抗疫一线。这事儿当即有了不小的反响,居民们称之为“当代的支前模范!”不仅让市领导称赞,还被国家和省级媒体宣传。除此之外,家里率先挂出国旗,因为这一刻看到国旗就是信心和力量。虽然封控的日子单调不便,但姐姐妹妹想办法调剂生活,还把家里的食物和邻里传换,互相帮助互相鼓劲儿。为了减少外出,少给社区和志愿者添麻烦,姐儿俩网上搜索学习了一下,找出了绿豆就商量着生点儿豆芽儿菜。

生豆芽的感悟和收获(生了豆芽儿生点儿事儿)(4)

说起豆子,红的绿的白的黑的黄的……个个都不陌生,种管收藏食,在百姓的生活中司空见惯。特别是黄豆,姐姐更是了如执掌。在老家的时候,她是生产队豆腐坊的主力,泡磨漏煮点压各环节无不精通。但对生豆芽菜却不那么熟悉,这事儿就让妹妹主操儿。

绿豆放到碗里泡上,起初无声无息无变化。然而就在不经意间,绿豆笑破了皮儿,冒出了小芽儿。然后妹妹把它又放到了有细缝如筛网的盆里,蒙好了屉布,静等其变。妹妹说豆子不能见光,这跟养蒜黄一样,不然就绿了。这一刻一个小小的盆子,既像一块自家的菜园,又如一片农家的粮田。自己播种和收获,享受一份劳动的快乐。那种感觉非常惬意,仿佛在自己的心田里耕耘,是一种超级享受。

生豆芽的感悟和收获(生了豆芽儿生点儿事儿)(5)

看着豆子变成了豆芽儿菜,妹妹挺有获得感,马上端着让老妈“鉴定”。老人家捏了两根儿,看了上边的成色,又摸了盆底的根,没提啥意见,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这点儿事儿还值得表功!凑合着吧!”这种肯定方式,说的姐姐和妹妹心花怒放,大笑不止,老妈也笑了。我说这就是春天的味道,沁人心脾!

妹妹端着盆一转身儿,回头说:“明天早上咱们就炒豆芽儿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