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短文?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短文(子曰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短文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首先,这个“朋”是什么样的朋友呢?《论语集注》说:“朋,同类也”,就是志趣、爱好等等相契合的人。程子说:“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所以这个朋友还是欣赏你的人。“相识满天下,相知能几人?”,这句话里的“朋”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与你有共同志向、意趣,还与你互相欣赏的人。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你如果是个君子,那么你的这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至少也是一个君子。我们的朋友可能很多,但真正的倾心相交、同气相投者,却是可遇不可求,所以有这样的朋友,值得一“乐”。乐者,内心的喜悦发散于表情、四肢、语言,有时甚至会“得意忘形”,这是发自真心的快乐,没有任何伪饰与做作,心情愉快,感染周围。

再谈谈“乐”的原因,一乐是由于遇到知心的朋友;二乐是因为“以善及人”,自己学到知识、增长能力,利用知识和能力做好事,帮助了别人,这种帮助可能是物质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自己会感到快乐。所谓“助人为乐”,助人者,人乐,己乐,不亦乐乎?三是“信从者众”,认可和欣赏自己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别人,带动更多的人做有意义的事,一个人的善行变成大家的善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为什么是有朋自“远方”来?难道近处就没有朋友吗?《论语集注》说:“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君子学而时习之,自然会因所学指导所言所行,而所言所行,自然会感染、引导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欣赏乃至敬佩君子,他们也有朋友和交往,自然会传播君子之德行、言语,于是君子之德、行、言、事自会传播至远方,于是有朋自远方来。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和谐的团队,其中几乎人人是君子,既有凝聚力,又有发展力,这样一个团队,自然会吸引远方的君子加入。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建设企业文化,打造和谐团队的重要性,一方面可以使公司健康较快发展,另一方面又可因此吸引和招揽优秀人才加入。另外,要想有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你必须要首先处理好周围的人和事,这样才能以一种快乐、健康的观念和行动去做事,成功学讲“如果你是对的,你周围的世界也将是对的”。假设一个人不自查自省,一味怨天尤人,以为理解自己的人只能在远方,与周围格格不入,则也很难有所作为。当然这也要讲中庸之道,一味想与周围搞好关系,失去原则与良心,也可能溺于其中不能自拔。

还有一个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仅仅是因为受自己的德行吸引,或者同气相投,同声相应吗?恐怕不仅于此。如果总是以为远方来朋是受自己“德行”吸引,未免有些自高自大。因为“远方”来的朋友,也许有着与你不同的见解,不一样的知识,不一样的风格,这种“不同”,恰恰给了自己交流、学习、比较、借鉴的机会,“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种交流会促进自己的进步,所以更应“乐”。近读《全球通史》,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一个只有不断加强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才能有效的促进自身的进步。比如我们总结中国文明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与其他民族交流、学习、碰撞乃至冲突中发展的,华夏民族的形成,更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结果。这种交流一旦主动或被动停止,这个民族仅仅依靠自身的发展,其发展进程会大大减慢,比如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不过是部分部族发展到石器时代、奴隶时代,而欧洲历经与外界文明的冲突和交流,最终发展出资本主义文明,当两者对抗时,美洲原始文明只有退让。再如中国,西方自然科学明朝时就传入了,到明末科学技术实际上已经被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但到了大清王朝,自高自大的思想抬头,对于“外夷来朝”,总抱着一种他们是被我们的“德行”吸引过来,他们只配学习我们,我们丝毫不必学习他们的态度。不可否认,乾隆时期英国人来中国,带着他们最先进的技术,其意愿是和平交流,互通有无,但我们的大清乾隆皇帝对于这一“远方来的朋友”,毫无"乐乎“之心,既看不起,更不感兴趣,别说了解、学习了,自高自大的结果,是闭关锁国,关起门来自我慢速发展,最终让后辈们尝到了苦果,岂不痛哉!其实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如此,《礼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关起门来学习发展,会造成见识短浅加自以为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现在从社会角度而言,指导我们要提倡和谐社会,形成人与人之间平等、融洽、互助的社会风气;要传播本国优秀的文化,也要学习和研究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文明,既不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也不自信过度固步自封。要依托中国文化,制定文化战略,实施文化输出,打造国际“软实力”。

从个人而言,要走出去,多交流、多讨论,互相学习,增进友谊,促进自己的发展进步;要尊重、分析、思考不同的和见解;与志趣相投之人为友,岂不乐哉!与毫不客气批评自己过失的人为友,岂不乐哉!与帮助支持自己的人为友,岂不乐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