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选入2019年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一篇课文,《侍坐章》出自《论语·先进篇》,此前也曾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所以对于大部分语文老师也不怎么陌生今天只想就其中“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注释,做一点发挥课本对这一句的注释是:“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以,因为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毋,不要一说本句的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老了,)没有人用我了这里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但这一注释,还是让人感觉解释得有点不顺畅,好像那里存在问题似的为了这个疑问,我把解释《论语》的书,翻了个底掉通过梳理,还是有些心得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余何为居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余何为居之(释毋吾以也)

余何为居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选入2019年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一篇课文,《侍坐章》出自《论语·先进篇》,此前也曾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所以对于大部分语文老师也不怎么陌生。今天只想就其中“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注释,做一点发挥。课本对这一句的注释是:“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以,因为。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毋,不要。一说本句的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老了,)没有人用我了。这里后一个‘以’是‘用’的意思。”但这一注释,还是让人感觉解释得有点不顺畅,好像那里存在问题似的。为了这个疑问,我把解释《论语》的书,翻了个底掉。通过梳理,还是有些心得的。

下面我们先把从汉至近代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注解抄录过来,然后再做一下分析。

一、《论语注疏》(魏·何晏集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本)

【注】孔曰:言我问女,女无以我长故难对。

【疏】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者,孔子将发问,先以此言诱掖之也。言汝等侍吾,以吾年长于汝。谦而少言,故云一日。今我问汝,汝等毋以吾长而惮,难其对也。

【阮校】皇本“毋”作“无”。《释文》出“毋”字,云:“音无。”又出“吾以”,云:“郑本作已。”

二、《经典释文》卷二十四

《论语音义·先进第十一》:长乎,丁丈反。毋,音无。吾以,郑本作“已”。难对,乃旦反。

三、皇侃《论语义疏》卷六

孔子将欲令四子言志,故先说此言以劝引之也。尔,汝也。言吾今一日年齿长大于汝耳,汝等无以事年长而不敢言己志也。

孔安国曰:言我问汝,汝无以我长,故难对也。

四、朱熹《论语集注》卷六

长,上声。言我虽年少长于女,然女勿以我年长而难言。盖诱之尽言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

五、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十四

《正义》曰:子路少夫子九岁,冉有少夫子二十九岁,公西华少夫子四十二岁,惟曾皙年无考,其坐次在子路下,是视子路年稍后。夫子长于四子,不欲多引年,故谦言“一日”也。“毋吾以”,“毋”与“无”同,皇本作“无”。“以”,用也。言此身既差长,已衰老,无人用我也。《释文》云:“吾以,郑本作‘已’。”郑谓毋以我年长之故,已而不言。已,止也。义似迂曲。夫子自言身老,若四子则年力未衰,宜为世用。故就其平居所论诱之尽言,以观其才志何如耳。

六、钱坫《论语后录》卷四

以,郑康成作已。案:《说文解字》:已,以也。以,用也。已、以二字义同。子思论《诗》“于穆还已”,孟仲子曰:于穆不似。似,即已也。《檀弓》“般而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注》:“‘以’与‘已’,字本同。是以、已,古字通用。”

七、程树德《论语集释》卷二十三

【考异】《释文》:以,郑本作“已”。皇本“毋”作“无”。苏濂《石渠意见补阙》:“以、已通用。已,止也。谓毋以我年长,止而不言。”(此有误,盖先生误记。《石渠意见》四卷并《拾遗》二卷、《补阙》一卷为明代王恕所著。恕,三原[今属陕西省]人,明正统十三年进士,历仕英、代、孝、宪、武五朝,清正刚直。苏濂,濮州[今河南省濮阳市]人,苏祐子。祐为嘉靖四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濂以荫授鸿胪寺丞,后辞官归乡著述,有《四书通考补遗》传世。先生所引系王恕《石渠意见补阙》文。)《论语后录》:《说文》:已,以也。以,用也。二字义同。《檀弓》“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注》:“以,与已字本同。”(按:所引见《礼记·檀弓下》郑《注》。)

【音读】《经读考异》:《集注》云:“以吾一日长乎汝”,读从“尔”绝。考此“乎”字宜断为句,“尔”字属下连读。当时师弟情事皆以“吾”与“尔”为词。又“乎”为句,此正诱之尽言,神理如见。何氏《集解》:“孔曰:言我问女,女毋以我长故难对。”玩《注》“女毋以我长”句,明是“尔”字属下读。

【集解】见第一条。

【唐以为古注】皇《疏》:见第二条。

【集注】见第四条。

【别解】《丹铅录》:王符云:以吾一日长乎尔,长,老也。无吾以也,孔子言老矣,不能用也,而付用于四子也。 《论语驳异》:谓毋吾以为我不用,其径捷,且有“虽不吾以”可证。 刘氏《正义》:“毋吾以”者(以下略)。 《论语训》:毋,无。以,用也。言已老矣,明王不兴,终不见用,已无当世之志也。

按:“以”释为“用”,与下“则何以哉”以字相应,较旧义似胜。

(说明:程树德先生所引诸书,除前已标明外,《经读考异》,武亿著,清乾隆年间成书。《丹铅录》,杨慎著,明嘉靖年间成书。《论语驳异》,日人海保渔村著,渔村,日江户幕府时代学者,未见该书,或成书于日孝明天皇嘉永年间,当我国之清道光年间。《论语训》,又名《论语集解训》,王闿运著。王闿运为晚清学者,公元1833-1916年间在世,未见该书,成于何时不详。)

八、杨伯峻《论语注译》

因为我比你们年纪都大,[老也,]没有人用我了。你们平日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若有人了解你们,[打算请你们出去,]那你们怎么样呢?

以上所抄录诸家之注释中,汉代孔安国所注今书已不存,其注保留于三国时何晏的《论语集注》,《集注》至南北朝时期有皇侃为其作《义疏》,即前引《论语义疏》。北宋时期学者邢昺又在《集注》的基础上,作《论语注疏》。清毕阮所汇刻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的这个本子,所以我们把列在第一条,后面基本上按时间顺序。南宋以后,特别明清两代,由于把朱熹的《集注》当作科举考试的教材,影响极大。但是,由于科举制度的严格规定的目的不允许人们在经义上有所发挥和创新,反而激发起人们对前人注疏的怀疑,尤其是对宋儒所注经典的怀疑。在明末清初的学者黄遵宪之后,但兴起了以乾嘉学派(朴学)为代表的近代学术体系。其标明的目的就是探讨儒家经典的本义,从反对宋儒、推崇汉学到宋儒、汉儒一起怀疑,重新建立起一套新的学术体系。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就是讲的这一学术革命的过程。他们疏解字义,校订讹误,探索章句,甚至希望通过对经典中字义、文义的探究,来建立一套哲学概念体系来,比如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就是这样的尝试。最终他们在训诂、音韵、目录、校酬等诸多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的学术方法甚至影响到了文学创作领域,比如桐城派提出的作文章的“义理、考、辞章”的主张,明显就受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的影响。其实乾嘉学派对宋儒的斗争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但是宋儒起初也是希望创新。由于多重原因,使得他们的创新还是存在很大局限的。这其中有其学术出发点造成的,宋儒诠释经典不是以学术为目的,而是以阐述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为目的,这必然导致阐释的错误;有其学术方法造成的,宋儒不是以历史的、学术的方法去解决经典注释的总是,而是以今释古,以我注经,这种方法必然不能准确、科学的注释古代经典;还有其认识历史局限,比如在音韵学上,宋代学者们尚未认识语音的古今差异的问题,到了明代学者陈第才首先认识到这一现象。这样的局限,必然也会使宋儒的注经,产生大量舛误。

从明到清,文网越织越密,专制之风日炽,文字狱往往触目惊心,但学者们仍然勇敢而迂曲地探索着,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我们也可以从以上诸家对“以吾一日长乎尔,不吾以也”一句的注释中,看出些学者们的探索精神来。

回到注释本身,从汉到宋,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没有异议的,他们都认为,其意思是“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他们还用异文等证据证明,后一个“以”同“已”,是止的意思。到了明代,已出现了怀疑的端倪。如果杨慎《丹铅录》所谓“王符云”中王符就是东汉时期写《潜夫论》的王符,那么他是找到一个“汉儒”解释这一句的一个不同说法。(笔者暂时没有在《丹铅录》和《潜夫论》中找到相关文字,所以不敢确定)不知日本学者海保渔村是否是受到了这一说法的影响。刘宝楠对此更为细致的分析,确定本句的意思就是:不要认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了一点点,没有人任用我了,你们平常就说:“没有人了解呀。”言外之意就是,将来也会像我一样,没有人任用的。假如有人想了解你们、任用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样呢?之后王闿运、程树德、杨伯骏等学者都接受了这一观点。理解的不准确,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论语》是语录题,孔子当时所说的话,记录的人都是在离开后记录下来的。由于当时书写工具的不便,可能被缩减了一些文字,或者记录者认为这样写就能表达清楚了。时过境迁,后人再读时,没有在场的经历,就无法准确还原当时的真实意思了。我们读《朱子语类》(也是语录体)时,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相同的意思的内容,在不同的篇章中出现,文字却不太相同。可能是朱熹在不同的场合说过同样意思,也可能是不同的记录者,记录同一段话,用语却不一样。宋代是有纸和笔了的,孔子所处的春秋末年,这些都没有。

顺便说一下,程树德,字郁庭,福建福州人,现代法学家。程先生十岁丧母,孤苦无依。立志勤学,常通宵不眠。博通经史,熟稔百家。清末中进士,公费留学日本,研习法律。回国后致力教学与学术研究,著有《九朝律考》、《比较宪法》、《中国法制史》、《国际私法》等。抗日战争暴发后,北京大学南迁,先生病不能随校行,赋闲沦陷区内,生活无所依托。身患残疾,无可医治,终死于贫病交加中。他在《论语集释自序》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处境创作本书的目的:“余自癸酉(1933年)冬患舌强痿痺之疾,足不能行、口不能言者七年于兹。而精力之强,不减平昔。意者天恐吾投身祸乱以枉其才,故假疾以阻其进取,又悯其半生志事无所成就,故复假以精力,使得以著述终其身耶?夫文化者国家之生命,思想者人民之倾向,教育者立国之根本,凡爱其国者,未有不爱其国之文化。思想之鹄,教育之程,皆以是为准。反之,而毁灭其文化,移易其思想,变更其教育,则必不利于其国者也。著者以风烛残年,不惜汗蒸指皲之劳,穷年矻矻以为此者,亦欲以发扬吾国固有文化,间执孔子学说不合现代潮流之狂喙,期使国人之舍本逐末、徇人失己者俾废然知返。余之志如此而已。”言辞中,境遇之苦,疾病之痛,家国之情,读之谁不潸然泪下。《论语集释》是他以“目难睁不能视,手颤抖不能书”的羸弱之躯,口述而由亲戚笔录而成。现代著名学者程俊英先生就是他的女儿,书前有先生所写《前言》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