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立秋刚过,但从全国气温预报图来看,热浪依旧一波接一波,许多省市还是热得变了颜色,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泳池游泳会传染妇科疾病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泳池游泳会传染妇科疾病吗(女子公共泳池游泳后竟得妇科病)

泳池游泳会传染妇科疾病吗

尽管立秋刚过,但从全国气温预报图来看,热浪依旧一波接一波,许多省市还是热得变了颜色。

这个时候,除了救命的空调、西瓜和冰饮,玩水也成为不少人的避暑选择。

带上家人或者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到游泳馆,不管是来回畅游挥洒汗水,还是静静地在泳池里泡着,既可以消暑纳凉,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可畅快玩耍的同时,公共泳池里暗藏的危机也在悄悄伤害着你。

比如前段时间,郑州一位女士染上了一种难缠的病:她的左耳外耳道出现了糜烂、渗出、瘙痒,就像是脚气传染到耳部一样。

据了解,她是去水上乐园游泳回来后才出现的症状。

还有新闻报道说,自己就是公共泳池玩了一趟,竟然得了妇科病。

增城的林女士在小区公共游泳池游泳后,回家后感觉下身瘙痒难耐,并伴有阴道烧灼样疼痛等症状,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检查,被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而游泳是导致林女士此次患病的罪魁祸首。

甚至还有更加不可思议的新闻报道,说游泳会导致怀孕。

明明是锻炼身体,有益身心的运动,怎么会危机四伏呢?

一、

危险重重公共泳池!

在大多数人眼里,游泳最怕的事情就是呛水、溺水、抽筋等危险情况。

实际上,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情况。

我们真正需要堤防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危险,比如泳池里被污染的水、真菌、细菌感染等等。

首先拿泳池里的水来说吧,炎热的天气里,想到游泳池去狂嗨一天,想想都嘴角上扬!

然而,不少游泳池的水质真是……一言难尽!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Letters(环境科学与技术通讯)杂志曾发表过一个研究文章,结果显示有19%的人坦陈自己曾在游泳池里撒尿。

尽管尿液本身是无菌的,但它含有的尿素、氨、氨基酸和肌酐等含氮化合物会与氯等消毒剂反应,产生副产物。

这些副产物,可能会刺激眼睛或呼吸道,并和哮喘发作有关。

更不用说,如果游泳池里的水不勤加更换,泳池中的游离性余氯、氢离子浓度、浊度、高锰酸钾消耗量、大肠菌群等含量就会越多。换水周期越长,使用人数越多,就更容易诱发眼睛、皮肤疼痛,呼吸障碍等问题。

韩国夏天被挤爆的游泳池(英国太阳报)

除了泳池的水质问题,根据专业医生解释,如果游泳的人本身有一些炎症性疾病,也很容易通过泳池的水传染给他人。

就拿常见的脚气来说,这种皮肤癣菌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污染物与人之间传播,共用鞋袜,在公共浴室、健身房、游泳池赤足等情况,都可能感染足癣。

文章开头提到那位女士,她可能就是因为被皮肤癣菌感染的水灌进耳道,从而导致耳朵出现了和脚气一样的症状。

对了,有些人还听说,在公共泳池里游泳可能会怀孕,实际这些传闻都是谣言或者假新闻。

我们要知道,怀孕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这个过程,只有2000万颗精子同时射出,最后才会有一对精子、卵子配对成功,而且即使是体内射精,也要不懈努力许多次才能怀孕。

假设有团精子因为某种原因被发射到体外,混进了泳池,它不仅要面对泳池消毒水杀伤,还要通过泳衣的保护、卵子透明膜的防护,可以说因为游泳而怀孕绝无可能,除非你们偷偷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因此,与其听信谣言担心游泳会怀孕,不如操心一下游泳可能会感染妇科病的风险。

在夏季的时候,泳池的环境质量与人数的增多成反比,而女生们因为身体构造原因,如果泳池水质不佳,私处就更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在免疫力下降的经期前后。

还有,泳池里的水之所以能保持干净,是因为放了大量的清洁剂,但这些清洁剂里的化合成分,会渗到女生的私处,破坏保护阴道的细菌群,当这些有益细菌被破坏,如果没有及时清洗,就有可能感染炎症和细菌性阴道炎。

如此看来,公共场合游泳真是风险重重!

二、

要不要去公共泳池游泳呢?

听小编说完公共泳池的危险,相信已经有不少人感到担心,退缩,从而放弃游泳了。

有的人甚至想,既然公共泳池这么脏,那我去河里玩水也可以。

其实,放弃游泳、去河里玩水这些做法并不合适。

首先,放弃游泳可以说是非常可惜,无论你在哪个年龄段,游泳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可以说是老少咸宜。

有研究证明,健康成年人每周做2.5小时的有氧运动(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或跑步),就可以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游泳作为水上有氧运动,不仅能锻炼心肺功能、核心肌肉力量、保护关节、降低死亡风险,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减压方式,对于糖尿病和心脏病患者,游泳还能改善健康状况。

如果是去河里玩水,就更不可取了。

一些河水看着干净,但有害的微生物、细菌比经过人工处理的公共泳池更多,反而更加危险了。

更何况每年夏天,电视、新闻里报道了无数个因为去河里玩水而溺亡的新闻,这样的做法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

公共泳池卫生差,河里玩水又危险,偏偏游泳又是有益身心的运动,那我们到底该去哪里呢?

大家别着急,请继续往下看!

三、

泳池游泳,要注意这些事!

其实,公共泳池的这些风险都是存在的,但仅仅是听着很唬人。

如果我们能够做好保护和一些检查措施,就可以把这些风险拒之门外,愉快的玩水!

1

做好水质检查

首先看卫生许可,正规的游泳场所,都应该有卫生许可证,请务必看清楚是否在年限范围内。

其次是看泳池水质,池水要清澈透亮,池底清晰可见,站在水池边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

游泳场馆一般会在醒目位置公示水质检测结果,如果实在不放心,还可以在进入池水之前,提前买好专用的试纸进行检测,水质是达标的。

图片来源:GB 37488-2019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2]

2

做好保护措施

首先应该提前准备好贴身的泳衣、泳帽、泳镜,千万别买太宽松的,不然相当于没买。

其次,不管是闲置一段时间的,还是刚刚购买的,都需要游泳之前好好清洗一遍,在太阳底下晒干,起到杀菌的作用。

最后,建议带上鼻夹和塞耳朵的棉球,减少鼻子和耳朵的进水量,还应该准备的物品有:防滑拖鞋、干净的毛巾、自用的沐浴用品和换洗衣物,避免和他人公用,产生交叉感染。

3

游泳前后需要注意的点

下水前先去上厕所和淋浴,哪怕只冲洗1分钟,也能洗掉身上大部分的污垢、汗水和油脂,避免这些脏东西污染泳池,方便你我他。

游泳时,不要把池水吞下去(除非被呛到水万不得已),更不能在水里大小便,每次游完一段时间起来的时候,可以用杀菌的漱口水多漱漱口。

带娃游泳的家长,每游1小时带孩子去趟洗手间,避免孩子憋不住在水里“就地解决”,顺便检查下有没有尿/拉裤子。

游泳结束后,耳朵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水,先用毛巾擦干耳朵,然后让滞留的水从耳道里自然流出来。

具体做法是:倾斜头部,左右两只耳朵各自朝下,同时向不同方向拉耳垂,帮助把里面的水排出来。

游泳后应及时冲洗,最好使用沐浴露,洗掉附在身上的污物、细菌和病毒。

好啦,现在大家就收藏好这份公共泳池游泳指南,欢快的去玩水吧!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需要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