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贪金望名的华歆,正史中清正廉洁,最终位列三公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在历史书中读过一个割席断交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正是讲华歆与管宁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说狠狠地为华歆贴上了一个贪婪、追名逐利的标签,与认真读书不在意功名富贵的管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得不少人对正史当中的华歆存在着不小的误解。

而正史上的华歆是什么样的呢?根据史书中的记载,他其实是三国时期难得一见从诸侯争霸活到最后三国末期的人物。不仅如此,他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素来以清正廉洁为名,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哪怕是身在曹魏却在孙吴当中也依然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以说和故事当中的那个他完全是大相径庭。而他之所以能够坐上当时曹魏当中三公的位置,自然有着他的过人之处。比如下面的这几点就可以看出

历史上真正的华歆(割席断交的华歆)(1)

一:名士气节,一言九鼎说到做到

当初华歆还没有投靠曹操的时候,曾经与其他的有名之士一起从小路出城躲避即将要来的兵乱。而这个时候,就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孤身一人的老人,结果陪着华歆一起出逃的朋友一看,这怎么能丢下老人不管呢?于是都想要老人和他们一起走。但只有华歆站出来说不行,马上城市就要被攻打了,现在带着一个老人到时候要是路上情况紧急,你们还能带着他一起走么?但是周围的朋友还是不忍心,于是华歆也只好接受。结果路上一语成箴,老人掉到了井中,而此时后方的战斗已经开始了,情况紧急,大家都想要舍弃老人离开。只有华歆再一次站了出来表示之前既然已经要和他一起走,现在做这种事不是仁义的,于是亲自下去救起老人。

历史上真正的华歆(割席断交的华歆)(2)

此后华歆与王朗一起坐船避难,这种事情又一次发生了。有个人希望能坐上船一起,华歆立刻表示有些困难,而王朗则说船还有位置,不如让他上来,结果途中遇到盗贼,王朗马上就想要丢下船上的人和华歆逃走。而华歆对王朗说当初我不想带他就是担心出现这种情况,但是现在已经接受了他的请求,怎么在中途而废呢?于是自己划桨带着船上的人一起跑走。

历史上真正的华歆(割席断交的华歆)(3)

二:积极出世,慧眼识人

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少有名的学士往往对诸侯争霸的局势感到悲哀,又或者是因为在他人的手下发现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纷纷选择了隐居不问世事。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英雄正是应该站出来实现理想,华歆就是其中一个人。在当时华歆任职的上司有一个叫做王芬的人,这个人虽然有胆子和兵力,可是却缺少谋略和智慧。看到自己的势力逐渐壮大了,就打起了废皇帝自己当丞相的注意,于是劝说华歆和他的同事入伙。

历史上真正的华歆(割席断交的华歆)(4)

华歆同事在当地也是个有学问的人,他一看觉得说不定可以。于是想要入伙,结果被华歆拦下,华歆认为王芬这个人没有脑子,只知道仗势欺人,最后肯定是要失败的,你现在加入他,到时候肯定有杀身之祸。果不其然,不到半年这场可笑的阴谋就以王芬全家抄斩告终。于是当地的人无一部佩服华歆的智慧。

之后华歆在袁术手下的时候希望袁术出兵讨伐董卓没有成功,之后前去徐州担任豫章太守,在任上他为官清廉爱护子民,被非常拥戴。之后扬州刺史刘繇因病去世,而剩下的人还没有等到新的刺史上任,就开始拥护华歆为刺史,认为他能够以德服人。可惜华歆哪怕是被民众堵在家门口好几天,也没有答应。

历史上真正的华歆(割席断交的华歆)(5)

三:善识形势,顺势而为

当然他也并不是死板的老古董,在听见孙策广纳贤才后便立刻收拾东西去投靠了他。而孙策因为领地相交,也对华歆的名气有听闻,于是用上宾的礼仪来对待华歆。可惜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孙策死去,孙权上位,这个时候曹操又有诏书希望华歆到他那边去效命。这下子摆在华歆面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是不得不说,华歆对局势还是很有掌握的。

历史上真正的华歆(割席断交的华歆)(6)

他不是一个容易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任务,面对曹操给出来的橄榄枝,是个人都知道这一去肯定是回不来了。于是华歆对孙权说,将军你就是因为还是个汉朝臣子,才能与曹操交好。而现在两方的关系还没牢固,我去效力岂不是能够让将军更放心?而孙权听完后知道去意已决,于是不再挽留。可以说华歆再一次依靠自己对局势的了解选择了一个更大更好的舞台。

最终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整个北方,而华歆进入曹魏之后一路青云直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等到魏国建立拜御史大夫,位极人臣。之后更是在曹丕时期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三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