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大清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清帝逊位诏书》,由此结束了清王朝268年的统治。由于溥仪当时年仅六岁,无行为能力,因此由隆裕皇太后临朝称制。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诏书内容(清帝逊位诏书的原件上)(1)

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诏书内容(清帝逊位诏书的原件上)(2)

(隆裕皇太后)

骆宝善,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一直从事中国近代历史研究。

骆宝善主持了国家“七五”社科规划基金资助的“袁世凯研究”项目,与同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妻子刘路生历时27年完成编纂《袁世凯全集》。《袁世凯全集》囊括了所有已发现的家书和文牍,于2011年出版。

在《袁世凯全集》新书发布会暨学术研讨会,骆宝善曾谈到:“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于清帝逊位诏书有很多的解读,但是,不知道清帝逊位诏书还有修改。经过一个台湾学者的提示,在日本找到了袁世凯手批清帝逊位诏书的原件。”

《袁世凯全集》第十九册545页,袁世凯手批清帝逊位诏书显示:

诏书的原件原文为即由袁世凯以全权与民军组织临时共和政府,协商统一办法一句!

袁世凯改为“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诏书内容(清帝逊位诏书的原件上)(3)

原件中的原文显示,袁世凯与民军组织处于平等位置,经袁世凯这样一改动,袁世凯与民军组织变为主副关系、变成了从属关系!

由此可见,袁世凯独霸权利的意图、即夺权意图在起草清帝逊位诏书时,已经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