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岩区攻坚战(云岩区四十年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1)

云岩区攻坚战(云岩区四十年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2)

图为贵阳市云岩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刚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 周远钢 摄

日前,贵阳市云岩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刚做客新华访谈,畅谈贵阳市云岩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以下是访谈实录:

新华网:云岩区作为贵阳的中心城区,改革开放40周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请您谈一下云岩区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绩?

贵阳市云岩区委副书记、区长林刚:

云岩区四十年的经济发展,也是全省、全市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可以总结为三个历史性的转变:

一是发展水平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云岩区工农业总产值0.38亿元,2017年云岩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1.94亿元,与40年前相比,实现了近2000多倍的增长。1978年我们财政收入只有0.05亿元,2017年完成了168亿元,增长了3300多倍,云岩经济总量连续16年保持全省第一,动力就在于改革开放。

我在这里同大家分享一个典型的例子:早在1984年,云岩区率先在全国建立街道财政,这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改革创新,一举形成了全区上下抓经济的局面,经过9年的努力,云岩就成为了贵阳市第一个财政总收入过亿元区(县)。

正是通过类似这样不断的改革创新,云岩才有了今天的成绩。四十年来,云岩的财政总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些指标都保持在全省前列,正是有了这样坚实的经济基础,我们在2013年就通过全省首批全面小康创建达标验收,率先开启迈向基本现代化步伐。前不久,工信部和赛迪顾问发布《2018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对全国968个地级市市辖区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析,云岩区排名第95位,是贵州省唯一入选全国百强的区县。

云岩区攻坚战(云岩区四十年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3)

图为喷水池商圈。新华网发

二是产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过去40年里,云岩曾提出过“有限空间,无限发展”,后来又提出“三产立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始终把服务业和工业作为云岩前进的“两个轮子”。

我先讲下服务业。上世纪70年代末,云岩全区商业企业不到百家,并且都是以小型为主,到现在,云岩区有服务业企业1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137家。云岩服务业的优势是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方面,目前年税收上亿元楼宇达23栋,产生税收46.46亿元。总部经济方面,比如金融业,现在全市42%的金融机构都集中在云岩,去年金融业完成增加值125亿元。最近几年,我们开始着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去年大数据产业主营业收入达到75亿元,今年力争突破95亿元。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用改革开放的思路,把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和大数据结合起来了,打造了京玖大厦大数据总部大楼,通过一年的时间,实现销售年收入11.7亿元,上缴税金1.48亿元,成为新的税收“亿元楼宇”,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改革创新的例子。

在发展服务业的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工业企业的发展。云岩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9家,去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6.56亿元,对比改革开放之初的6655万元,增长了70倍左右。云岩的工业主要以大健康、现代印刷等产业为主,大部分都是在区内发展壮大的。比如著名的益佰制药,当时是云岩区环北街道的一个小小的企业,后面我们培育起来成为了贵州省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再比如永吉印务,原来是5家小规模的印务企业,在2006年的时候,区里扶持5家企业整合做大,成立永吉印务公司,也在2016年成功上市。贵阳市给云岩定的目标是“创新型中心城市核心区”,作为核心区,我的理解就是要扛起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的大旗,努力成为产业层次最高的区域。

云岩区攻坚战(云岩区四十年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4)

图为发展中的未来方舟。新华网发

三是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四十年的对外开放,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我认为,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外开放形成了巨大的“量变”成果。改革开放初期云岩区个体户3000户,发展到现在工商户8.8万户,说明云岩通过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投资兴业。现在云岩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0家,国内500强企业6家,民营500强企业7家。比如最近这五年,我们做到了“两个1000”,就是引进了超过100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也超过了1000亿元。这是量变方面。

二是对外开放形成了巨大的“质变”成果。主要是标志性的大企业、大项目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去年,我们引进了世界500强阿里巴巴的盒马生鲜大西南区总部,盒马生鲜已经改造传统零售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丨新华网

编辑丨唐艳

统筹丨刘文强

编审丨曾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