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澳古道是近代中国联结中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都诞生在古道两旁,这些古村落同样是南粤古驿道上的文化珍宝,也是岭南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追寻岐澳古道上的名人轶事,在崖门用过午餐后,我们又来到了孙 中山 的故乡-翠亨村。
翠亨村,看岭南传统民居
翠亨村建于 清康 熙年间,因附近山林苍翠,坑水潺潺,风景优美,且当地方言中“蔡”与“翠”、“坑”与“亨”谐音,又寓意万事亨通,故于 清道 光初年改称翠亨。
翠亨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存传统民居68座,体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岭南传统民居的特色和风格。
类型上有富有人家,贫穷人家、中等农家、侨眷家庭、中药铺、杂货店、理发店、更楼、竹织作坊、木器作坊等等。
立体再现了翠亨村孙 中山 当年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使我们可以了解这位伟大人物成长初期的历史环境,并以此领略珠江三角洲的部分民俗风情。
村内街道均是用石板铺成,呈现“井”字形规划,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和兴街、中亨街、众兴街是村内几条最主要的街道,古色古香。
翠亨村门墙上多配有灰雕、木雕、壁画,形态逼真,非常古朴。
翠亨村虽小,但举目踏足之处,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和赫赫有名的名人故居。村门石匾上可见一道裂缝,传为1892年孙 中山 、陆皓东试制炸弹时炸裂。
“瑞接长庚”闸门。是翠亨村原有四个村门之一,当地人称之为闸门,门内有五根木柱,闸门顶部有太阳、花卉等图案灰塑。
贞义堂。又称杨氏朝议大夫祠,建于清代,为三开间三进建筑布局,是清代富贵人家民居的代表性建筑。
翠亨村里还有许多和孙 中山 自幼相识的好友,如陆浩东、杨殷、杨民如和杨鹤龄等,最后都成为他革命生涯的重要伙伴,如今,他们的故居都按原样在翠亨村保留下來。
名人亲手设计的房子
名人住过的房子很多,但由名人亲自设计建造的房子卻很罕见。
孙 中山 故居是一栋二层中西合璧的建筑,其外部结构装饰具有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而其内部结构与陈设则属于当地民居传统形式,使用传统的中式家具;坐东朝西,与翠亨村的民居坐西向东的坐向有别;门多、窗多、 通道 多。
主楼,由孙 中山 兄长孙眉1892年从 檀香山 汇款回来、再由孙 中山 亲自设计和主持修建而成。
主楼外观是西方古典建筑风格,而内部结构与陈设则属于当地民居传统形式。
前院的左侧有一棵酸子树,据说是孙 中山 在清光绪九年(1883年)从 檀香山 带回树种并亲手栽种。1931年后,此树被台风吹倒,长成此状。
后院建有厨房、浴室、厕所及杂物间,是孙眉于1913年左右回乡建造的。
故居前有一个“根”铜塑,童年时的孙 中山 ,常在家门口听听冯观爽老人讲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故事的地方。孙 中山 后来曾回忆说,他的平均地权思想最早即于此时萌发。
翠亨村农耕文化展示
翠亨村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容整洁,保有大片田园风光以及海景湿地,从孙 中山 故居出来后,穿过一段地下隧道,我们来到了“龙田”。
龙田是翠亨村外的一块耕地,其中两亩六分田,由孙 中山 父辈租耕,据资料显示,童年的孙 中山 就像普通的农家子弟,经常跟着大姐孙妙茜砍柴、割草,年纪大一些,就跟着父亲下田插秧、锄草。
因家贫买不起耕牛,孙 中山 每年都要替人放几个月的牛,以换得牛主同意用牛帮自己家犁田翻地。
孙 中山 后来多次和宋庆龄说到,从那时起,他就想到“ 中国 农民的生活不应该像这样困苦。他平均地权的思想,也在此时萌发。
农耕文化展示区分为水稻耕作区、传统农作物区、介绍珠江三角洲特有的农业生态桑基鱼塘区、禽畜饲养区、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方式的“现代农业展示区”,方便游客了解珠三角的农业文化。
中山市非遗项目展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无形的,活态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在 中山 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翠亨村村墙边,就有一个 中山 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展厅分为歌、舞、食、艺四部分展示。
通过图片、文字、影像、实物、模拟场景,展示了 中山 本地传统的音乐、舞蹈、技艺、戏剧、民俗、游艺与杂技等, 中山 市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及市级的非遗名录。
醉龙舞是 中山 特有的图腾舞蹈,源起宋代,盛于明清。流行于 中山 西区长洲村、并流传于 澳门 ,是国家级非遗。
小榄菊花会兴盛于清嘉庆(1814年),由小榄乡绅约定以后每逢甲戌年举办一次菊花盛会。小榄菊花会集赏菊、咏菊、品菊等丰富内富,文化内涵丰富,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翠亨村旁边还有孙 中山 纪念馆可以参观,里面收藏了孙 中山 曾生活使用过的一些物件等,里面空调很足,非常凉快。
Tips: 孙 中山 故居纪念馆都是免费的,入口处,凭身份证换领门票就可以。
黄埔古港,南粤水驿道文化的历史见证地
广东 最美乡村古镇游,上午爬完“海上 丝绸之路 ”的重要节点-岐澳古道后,下午再度归回 广州 ,深入黄埔古村古港,探访这个古代海上 丝绸之路 的始发地。
黄埔古港,是 中国 在贸易全球化进程中重要的历史承载地和南粤水驿道文化的历史见证地,也是 广东村落与滨海古城镇并存的独特空间载体,同时古村也是市民喜爱的游玩休闲好去处,好玩好吃不用钱,具有很高的人文旅游价值。
黄埔古港成型于宋朝时期,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海洋文化的代表。自1757年清政府颁布一口通商政策后,这里成为当时全国唯一开放港口,外国商船只准停靠在黄埔古港,办理卸货、通关及回程手续,黄埔古港被称为是“海舶所集之地”。
据记载,“ 哥德堡 ”号商船曾三次抵达这里,奠定了 中国 “海上 丝绸之路 ”始发地的地位,鼎盛时期岸边泊海外商船五千多艘。十三行到黄埔古村一带江面帆影绰绰,往来穿梭,十分壮观。
航拍下,看到现在的黄埔古港北临新港东路,南隔黄埔涌与仑头相望,西临东环高速公路,东隔珠江与长洲、深井相望。
古港古村到处是珍贵历史遗迹
作为海上 丝绸之路 的起点,黄埔古港古村至今保留了大量的珍贵历史遗迹、文物,向游客展示了独特的岭 南特 色建筑。
据《 广州 市地名志》记载,黄埔村曾是珠江边一片滩涂,又叫凤埔,凰洲,北宋时期已聚居成村。
现在黄埔村的北门附近仍留有凤浦门遗址,目前用玻璃封起来,供游客参观。
凤浦牌坊,其中一面是原有的“凤浦”石匾额。牌坊两侧有当年的村落围墙和门楼的,门楼是一个面阔9.2米、进深7.2米的建筑,墙体由灰砂、蚝壳、黄泥夯筑而成。
黄埔古村在2013年,被评为" 中国 传统村落"。现在码头旁边仍保留一条“海傍街”,见证 广州 “海上丝绸之路 ”的繁荣。东约海傍当时专为来往的贸易人群服务,体现了过去岭南水 运城 镇特色。
沿亲水堤岸进村,首入眼帘就是刻着“古港遗风”的牌坊,左右两联刻着:四海云船临凤浦,五洲商旅汇神州。
旁边则是“粤海第一关”纪念馆,里面用图片、模型和影像为人们展示了 广州 在海上 丝绸之路 历史上曾经的辉煌。
港口内还停泊着一艘仿古木质船。旁边鲜花相映,也是好看。
码头的尽头,有块石牌,上面刻有《黄埔古港遗址》六个红字。
黄埔古港古村景区内,较大的景点有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北帝庙,庙里有块重修北帝庙的碑记,上记载了“黄埔税口肆员”等重要文字资料。
探寻古村落中的历史文化印记
黄埔村是有名的 广州 侨乡。这里出洋的人数最多,时间最早。其中惇慵街内的姑婆屋就是侨乡的重要见证;始建于清朝的姑婆屋,它所代表的是当时珠三角自梳女的“社会潮流”,那时女人喜欢下南洋做保姆(女佣),老了,返回家乡,建大屋养老,她们经济独立,只是因为错过婚嫁年龄后,没合适对象,因此终生不嫁,透过这些建筑的背后故事,可以了解到自梳女的历史。
今日的黄埔村,保留了广府美食与传统工艺。必尝美食有爽滑鱼皮、姜撞奶和艇仔粥,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美食,当时洋人入港后,所能品尝到的第一个美食,就是购买古港的粥,因为当时商家是撑着小艇划过去贩卖的,所以叫艇仔粥,如果按里面的材料看,其实就是加了油条的猪杂粥。
美食攻略,开平篇
秋高气爽,是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广东 开平 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 碉楼与村落”所在地。来 开平 旅游,除了看一下乡土建筑特色的碉楼外,这里的地标美食-黄鳝饭也不容错过。
黄鳝饭是侨乡 开平 的特色美食,它是以本地黄鳝和 广东 丝苗米为原料,佐以姜丝、葱花等调和而成,口感松软,味道鲜美,享负盛誉。
广东 最美乡村游,我们下午参观完立园雕楼建筑群后,出来觉得肚饿,直接在景区门口餐厅吃到这种黄鳝饭。
黄鳝饭做法讲究,首先,将黄鳝放入已烧开的水中煮至能撕开肉般熟,捞起过冷河,再将蒜茸、姜丝等调味料和拆骨后的黄鳝肉一起翻炒均匀,然后将用砂锅煮熟的黄鳝饭,一起倒进锅里,混着黄鳝肉搅拌均匀,让米饭充分吸收黄鳝的鲜味,黄鳝饭上桌后最好要再略等10分钟后才开盖食用。
吃起来,黄鳝饭油而不腻、干湿适中、软硬有度、带韧性,而且不怕粘口、鳝香四溢.。
荷叶蒸牛肉丸也是推荐的,很新鲜,荷香四溢。牛肉美味多汁,伴着爽脆的莲藕,一口咬下去,肉汁瞬间充满口腔,嫩滑的肉感,特别弹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地方美食。
最值得推荐的是这里的招牌汤马齿苋龙骨汤;味甜浓郁好饮,捞了些渣看,发现里面用料很足,马齿苋具有降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因为吃黄鳝饭比较热气,饭后饮汤正好降火。
白切鸡,使用的食材是山林鸡,所以有鸡肉味。皮薄油少肉滑,好吃。
开平 人喜欢吃烧鹅是出了名的、事因 开平 盛产鹅,电影《让子弹飞》剧中就有《鹅城》之一说,来这旅游也是随时能看到鹅在路上行。它们也都是一双一对的喔。
特别点了这里的秘制烧鹅,这种经过炭炉炙烤的鹅肉,鹅皮仿佛镀上一层乳红色,流出滚烫的油脂
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尝一口,皮香脆可口,肉质细嫩饱满,好吃极了。
茶叶焗沙虾,用道菜最特别就是将茶叶的味道渗透进虾肉里,茶香蛰伏在虾肉里,吃起来给人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
虾肉混入茶叶油炸后,肉质结实有弹性,鲜美耐嚼,滋味浓郁。
清蒸海上鲜
鱼肉非常鲜美,鲜嫩不腥,美味可口,是一道简单美味的 开平 家常菜肴。
卤水拼盘,这个是卤鹅翅、卤鹅掌和鹅肝的组合。入味好吃,适合下酒。
高汤萝卜,咸猪骨和萝卜一起煲,萝卜比较脆,也是具有降火的食疗效果。
在全民消费升级浪潮汹涌而至的今天,旅游度假早已成为民众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近年来,城市民众早已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景点打卡式的传统观光,携老带幼深入当地体验地方美食的旅游体验才是现在旅行的主流,看到乐玩介绍的 开平 美食,你会过去吃吗?
美食游记,崖口篇
在岭南大地,星罗棋布着不计其数美丽乡村,它们有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些依山傍水,天人和谐。秋高气爽,是时候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了。
广东 乡村游第二天,我们来到了 中山 南朗的崖口村。 崖口村是一条海边村庄,本地的飘色非常出名,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在2003年就被评为 广东 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06年更被 广东 省旅游局评为【 广东 省最美丽的乡村】,航拍下,可以看到辽阔的海面上全是一眼看不到头的围海造田。
崖口村东临珠 江口 ,西靠云梯山,它是南朗镇面积最大的村庄,海岸线总长度超过8.5公里,占全镇海岸线的三分之一。
农业用地面积3.7万亩,其中围海造田成垦面积3万亩。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相当丰富,山清水秀,一派恬静、多姿的田园风光,有“现代的桃花源”的美誉。
崖口村地理位置优越由于刚好处于咸水和 淡水 的交汇处,养分充足,所以这里的海鲜特别鲜美。
要品尝特色海鲜美食,最好是去崖口海鲜食街。这条街从云梯山一直通到大海边,各家的大排档全在马路上,而两侧全部是红树林。
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比起在城市里吃大排档,到这里吃河鲜海鲜会更新鲜。只要不是休渔期,就能保证每天都是新鲜现捕的。
红树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誉,近年当地加大对湿地环境的保护,但红树植物恢复生长,改善环境,吸引了许多浅海鲜类和海鸟此繁衍栖息。
在这品尝美食的最佳位置就是,坐到室外,一连吃海鲜,一边看海鸟,別有一番滋味。
出品基本上沒什么雷区,海鲜鱼虾蟹贝都是沿用传统的粵式做法,食材也新鲜,价格适中,沒有特別便宜也不会天价宰客。
招牌菜煎焗白蚬鱼,完全将鱼的鲜香带出来了,鱼肉回甘有嚼劲,超级味美。
清蒸海立鱼,鲜美无比,鱼肉很嫩,沾了秘制的酱汁好好吃,刺不多,适合老人和小孩。
崖口海鲜汤, 广东 人吃饭离不开汤,女人都以会煲老火汤为荣,海鲜汤是就地取材的体现,用本地一些杂鱼,和贝类,加入时令的去皮冬瓜,一起制作的老火汤。下火,很适合现在这个季节饮用。
泰椒炒爽鱼扣,本地的家常菜。
白贝煮萝卜丝木耳
农家煎酿三宝,好象改良版的客家菜,三宝就是苦瓜酿、茄瓜酿,和辣椒酿;辣椒酿最受欢迎,一下子就被众人抢光了。
招牌南瓜煎堆,煎堆是 广东 特色,这里的煎堆跟平时吃硬壳煎堆不一样, 中山 这里是软壳的,并且还有南瓜馅在里面。品尝时可以感觉到浓厚的南瓜味。
家乡蒸肉饼,这个菜送粥很好, 广东 家常菜之一,基本每个家庭都会做。用当地农家养的土猪肉切碎,大火蒸。我们小时候都爱吃。
招牌烧鹅
卤水拼盘
环境,就是大排档式,户外可以吹海风,室内有空调,大厅面积很大,性价比还OK。
从崖口海鲜食街吃完饭,可以到离这不远的翠亨村玩玩,这是世纪伟人孙 中山 先生的故乡,村内至今仍保存有陆皓东、工运领袖杨殷等历史名人的故居和许多岭 南特 色的建筑都值得一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