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姜子牙和历史姜子牙(被神话的历史人物)(1)

姜子牙

在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是一位神通广大的仙人,诸天仙神都受封于他。可见此人的能力非凡。相传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小徒弟,奉师命辅佐周文王、武王讨伐商纣王。其间阐教之元始天尊、截教通天教主、西方教接引道人三位教主共立了封神榜。伐纣成功后,姜子牙奉命封众神,等分完众神,姜子牙发现位置都已满,自己反而没有地方可封。 于是就坐到门楣上,当一个“监察神”。职责是防止个别神仙失职渎职,更不能让一些凶神煞神和厉鬼恣意妄为。

这些传说表明了在周朝灭掉商朝是的社会现状,还是底层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摆脱这种残酷的生活诞生的渴望或者愿望,而此时周武王的谋士也可以说是重臣姜子牙正好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姜子牙就被披上了神话的外衣。

神话姜子牙和历史姜子牙(被神话的历史人物)(2)

其实根据历文献史记载姜子牙确实是位能臣,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战略家政治家。

姜子牙(约前?—约前1015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册封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病逝于镐京,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姜子牙早年穷苦,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是处,闲居在家。姜子牙72岁时,垂钓渭水之滨磻溪,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姬昌,谈论后姬昌大喜,认为姜太公是个奇才,称姜子牙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为太师;姜子牙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商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商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

神话姜子牙和历史姜子牙(被神话的历史人物)(3)

姜子牙不可或缺的贡献莫过于,指挥了牧野之战,在姜子牙的麻痹策略下,商朝早已掉以轻心疏于防备,只能仓促应战。此时商朝的主力仍在讨伐东南“人方”(人方是一个国家,曾经是商朝盟友,后由于商纣王残暴而带头起义),而东方各诸侯国的支援来不及赶到,商纣王无奈驱赶大批东夷奴隶迎战。结果显而易见,奴隶部队不仅无法形成战斗力,而且临阵倒戈,最终商纣王自焚鹿台商朝灭亡。当东方诸侯国五支支援赶来,已经是战争结束几天后了。之后等到商纣王的儿子,联合东方诸国发动“三监之乱”,姜子牙早已整顿完兵马,东夷奴隶已经成为了大周将士,完全不惧东方诸国,叛乱顺利平息,而姜子牙此时已被封为齐国君主。至于商朝讨伐“人方”的十五万主力大军,去向已经成为了未解之谜。此后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周朝广修善德,多行惠民之事,百姓安居乐业,彻底摆脱了商纣王的残暴统治。

其实根据文献记载中的姜子牙的能力要大于神话中的姜子牙,神话中姜子牙确实有一定的法力,但是比他厉害的神仙大有人在,而姜子牙在封神榜中的作用就是人脉,靠他的师兄弟和师傅才帮助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夺取了天下。

而史书上记载的姜子牙却是一个战略家和政治家,他对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及军事实力有着清醒的认知,对于周朝军队攻打商军的时机把握的相当准确。在70岁以后建功立业这也是历史上很少见的,至于年龄的记载可信度不高,根据当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活到七十多岁的人很少,更别说指挥军队打仗了。

神话姜子牙和历史姜子牙(被神话的历史人物)(4)

姜尚

也就是说姜子牙不只是被神话成了封神榜的仙人,还被历史记载也给夸大了,或许姜子牙的功绩确实斐然,但是对于历史的水分我们还是要认清,不能盲目崇拜!

以上文献资料来自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