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文,听博仁老师的解读,今天是学习的第三十一天继续学习《与王纯甫书》今天学习第三自然段,也是本文的最后一段,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阳明心学学习第三十一天)

阳明心学的三个层次

读原文,听博仁老师的解读,今天是学习的第三十一天。继续学习《与王纯甫书》。今天学习第三自然段,也是本文的最后一段。

先理解原文:汪景颜最近出任大名县县令,临行前到我这里请教,我告诉他应从“变化气质”入手。平时看不出来,只有面临利害关系、经历重大变故、遭受屈辱(之时才能看得出来),平时愤怒这时不愤怒、平时惊慌失措此时不慌不忙,才是个人修养得力、用力之处。天下的事虽然千变万化,我们之所以能应对,无外乎“喜、怒、哀、乐”四种。这是为学之要,同时也是从政之要。景颜听后,感到很高兴,如有所得。甘泉最近也来信说,他已经择居在萧山湘湖,那里离阳明洞只有几十里,书屋也马上要落成,听后非常高兴。若好友能相聚在一起,共进圣贤之道,是人间最开心的事!区区身外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阳明先生这段话用举例子的方式向纯甫论述了个人修养问题。一个人的修养、操守怎么才能看得出来?平平常常、不经历重大变故时,很难看得出一个人的修养、素质的高低,只有面临直接的利益关系、重大变故、面对荣辱时,才能显出一个人的本色和修养的高低。面对利益能做到不贪不恋,经得起金钱、利益的诱惑,才是一个正直、有修养的人;面对重大变故,能够冷静、沉着,不至于惊慌失措,才能算是经得起大风大浪的人;面对荣辱,能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显修为者本色。而要做到这一切又何其难?只有心中有信仰的人才能时刻不忘本心,通过“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练”;也只有有共同信仰的人在一起“共进此道(圣贤之道)”、相互砥砺中“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才可能修成为“身外荣辱,何足挂齿”大气魄的人。我们今天学习阳明心学,就是在修圣贤之道,就像博仁老师所说:“致良知的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致良知的学习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相信在博仁老师的引导下,在全体同修的相互砥砺中,最终定会成为“致良知”的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