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间女子的不公遭遇,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窦娥冤”里面的窦娥、千里寻夫而惨遭毒害的秦香莲又或者“白毛女”中的喜儿这三位均是生活在旧社会或者封建社会里不幸的女子,而与之相同的是祥林嫂,束缚祥林嫂的枷锁可归纳为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及人权五条条框而束缚其一生她的一生可谓:神鬼的世界里看不到未来,找不到归宿;鲁镇上受尽鄙夷与嘲讽,深山里难以承受残暴与冷酷;无处藏身,无路可逃,这一定律陪伴着其一生甚至死后依然得不到解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祥林嫂一生是没有春天的人?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祥林嫂一生是没有春天的人(一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女人)

祥林嫂一生是没有春天的人

论世间女子的不公遭遇,大家耳熟能详的是“窦娥冤”里面的窦娥、千里寻夫而惨遭毒害的秦香莲又或者“白毛女”中的喜儿。这三位均是生活在旧社会或者封建社会里不幸的女子,而与之相同的是祥林嫂,束缚祥林嫂的枷锁可归纳为封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及人权五条条框而束缚其一生。她的一生可谓:神鬼的世界里看不到未来,找不到归宿;鲁镇上受尽鄙夷与嘲讽,深山里难以承受残暴与冷酷;无处藏身,无路可逃,这一定律陪伴着其一生甚至死后依然得不到解脱。

一、理想回归于现实:厄运的开始

书中祥林嫂与大多数封建时期的女子一样,心中遵守着嫁夫从夫,夫死从子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然而祥林的死打破这一切原本应有的宁静的生活,无夫无子的她想着用出逃来恪守“从一而终”的信条,这一信条可以从“脸色青黄而为祥林戴孝”与“贺老六夫妻恩爱”之中看出。祥林嫂一心认为凭借自己的努力不难维持自己的生活,事实上鲁四婶也正是因为她模样周正,手脚壮大,又顺眼,很像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因此她才有了仅有的一点生存空间。祥林嫂内心世界是理想化的,她认为只要起早贪黑日夜操劳,没日没夜干活就能获得主人的赞许,从而避免再嫁他人。甚至“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这一切幻想的泡沫在其听过卫老婆子和四婶的对话后而破碎,而她的拼死挣扎,哭喊、嚎叫、谩骂、一头撞在香案角上,以至于头破血流等一切想改变再嫁的方式在现实中都变得无济于事。这一切貌似是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进行了抗争,对封建家长权威进行了挑战,但是最终逃不过那个时代人与人等级差异的束缚,就像祭祀中的送灶时间官宦人家、地主豪绅是二十三,平民百姓则是二十四等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划分一样,祥林嫂的的理想又怎么能逃得过这虚幻的现实与现实的虚幻呢?

二、复嫁与复工的循环:命运的丧钟

短暂的鲁镇打工的日子与努力的生活并没有改变祥林嫂“从一而终”的信条,真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暂时的逃离却也是短暂的开始,所以我说这是祥林嫂短暂幸福的来临。她虽然被卖到大山深处的贺家墺,但是大山深处人们的“恶”也好过鲁镇上人们所谓的“文明”。这可见于有些老女人,没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声,满足的去了;而深山中的生活则体现于改嫁贺老六后,夫唱妇随,生了阿毛,“母亲也胖,儿子也胖”。然而这幸福的开始不过是下次厄运到来的短暂的宁静,随着贺老六和儿子阿毛的死去,祥林嫂又一次面对着被轰出家门的处境。随之“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可以说,山里的人除了死去的两任丈夫和儿子阿毛以外,其他的人根本不可能容忍祥林嫂的存在,而再次来到鲁镇的祥林嫂发现人们对她更加冷漠,唯恐避之不及。就算祥林嫂按照刘妈说的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做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这心中唯一的火苗亮光也随着鲁四老爷一面要她尽力做事,又一面极嫌弃她“不干不净”,不让她插手祭祖准备工作而消失。此时的祥林嫂仿佛走进了人生的冰点,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下自己最终也被鲁四爷扫地出门沦为乞丐,而死神的脚步也一步步的向她走来,她甚至一度生活在即希望有鬼神又希望无鬼神的矛盾之中,至此,复嫁与复工的循环开启了她命运的丧钟。

三、现实与虚拟世界:冰火两重天

祥林嫂在鲁镇与大山深处的生活使其身心疲惫,最终逃不过命运的怪圈沦为乞丐,但是仿佛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正常,人们不会理会她的生存与死亡,更不会有人觉得她可怜而收留她、甚至同情她一下,所以现实的世界是冰冷的,是无情的,是暗无天日的。而对于鬼神的虚拟世界而言祥林嫂又仿佛回到了烈焰的世界,一直以来鲁镇的人们既不是笃信佛教,相信今生的忍辱负重是为了来生的大富大贵,也不是相信道教,努力过好今生,不问西东,他们信奉的始终是有钱阶级死后照例入天堂,穷人家依旧堕入地狱,这样人世间可怕的秩序伴随着祥林嫂的一生。而祥林嫂在时光的最后时刻的遭遇仍然是世界最底层人们的写照,这可见于她生活的环境,被逼改嫁、丧夫失子、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成为悖逆“从一而终”的谬种后,悲催的她此时已经无力考虑怎样做一个正常的女人了。一个正常的女人是不会为死后是否有鬼神而恐惧,因为鬼也好、神也好这都是人生命的寄托,在地狱中最起码可以看到自己生前的丈夫和儿子。祥林嫂的恐惧则是如果有魂灵、有地狱,她将惨遭被锯开身子的酷刑,她恐惧万分无法面对;如果没有,她将无法与亲爱的儿子阿毛相见,终将失去唯一的一次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她万万不能接受。因此可见这一切愚昧和迷信伴随其一生的开始,也伴随其一生的结束,这也恰是她悲惨命运的真正凶手。

因此,祥林嫂的一生是一个点,它的的经历是哪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既肆意蹂躏、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万般无奈中走向毁灭。最后我希望像祥林嫂一样的人能懂得这一世的罪恶终归于尘土,而你的人生还是应该有自己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