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读者总是私下与我交流,特别想了解一下清代地方的官制,尤其是关于总督、巡抚方面的。其实关于此类文章已经发了不少,这次就来说说清代督抚的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

清代督抚有哪些(清代督抚虽是一方诸侯)(1)

在常人的印象中,督抚是封疆大吏,好比是一方诸侯,管理着一省或几省的行政、军政等事务。话句话说,就是督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说一不二,权威绝对是不可侵犯的,所有的地方官员都得听从他的号令。

其实不然。在督抚领导之下,各省还设有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布政使主管一省之内的民政与财政,按察使则主管省内的刑名案件。而且朝廷有制度,他们都有权协助督抚处理全省事务。雍正朝以后,布政使和按察使都有了密折上奏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督抚也有所顾忌。

督抚们不仅要给布政使面子,而且还有一个官职他们也招惹不起,那就是主持一省学务的学政。学政通常三年一任,且品级不定,往往是从京城其他衙门临时调任过来的,大多情况下是翰林院的学究,他们在京城虽然级别不高,但却是皇帝亲简,属于钦差。

学政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地方官员,他的职责是代表朝廷管理人才,主管一省的学校,是负责教习及教育行政、考试诸事的最高长官,也被称为督学、学使。学政独立于各省的行政长官,官员在任学政期间,不论本人官阶大小,均与督抚平行。

清代督抚有哪些(清代督抚虽是一方诸侯)(2)

学政不得干预地方行政,同样,督抚、布政使、按察使也不能干涉他所分管的事务。学政虽然也算是清水衙门,但很受尊敬,而所有士子如果犯罪,也必须经过学政革除功名后,方可刑讯与定罪。

除此之外,在一些有重要产出的省份,朝廷会单独设置有承担特殊职务的官员,这些官员地方督抚们更得罪不起。如在盛产纺织品的江浙一带,就设有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专门负责为宫廷采办供应各类织品。我们熟悉的曹雪芹家祖上几代都是江宁织造,虽然品级不高,但却是皇帝的包衣奴才。且不说他们是为皇帝办差,就算是在地方,也同样肩负着秘密监督地方大员的职责。

清代督抚有哪些(清代督抚虽是一方诸侯)(3)

在产盐地,为了负责食盐专卖,朝廷则设有两淮盐运使、两浙盐运使等等,这些官员的品级和地位都比较高,但只管辖自己专职负责的行业,而不介入地方事务,同时也不受督抚的节制。史料中记载,一位盐运使出巡,路上遇到一位老妇人见他是大官,便上来诉苦喊冤,结果这位盐运使听完之后,幽默地说:“我是卖盐的官,不管你吃醋的事。”

一省的布政使、按察使之下分别是道、府、州、县、厅的长官,这些都是管理所辖行政区或某一项事务的官员,这些地方长官想必大家也都比较熟悉,就不一一介绍了。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同属府、州、县的长官也有区别。

清代督抚有哪些(清代督抚虽是一方诸侯)(4)

根据省会的驻地所在,各省的道、府、州、县都有首道、首府、首县的区分。例如山东省会是济南,驻在济南东泰武临道就是全省首道,济南府是首府,济南府驻地历城县则是首县。首府、首县官员在地方官中地位最为重要,通常只有德才兼备、深得督抚器重的官员才能出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