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翟荣明,江苏省高邮市人。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1)

作者

翟荣明

说起“干谒”二字,大伙可能有些陌生,其实就是文人士子为达到延誉、入幕、入仕、升迁等目的,谒拜达官显贵或者文坛名宿的行为。即今之“走后门”、“拉关系”、“找靠山”、“追星”等等。

《北史》卷二十七《列传》第十五《郦道元传》:“(五弟郦道约)性多造请,好以荣利干谒,乞丐不已,多为人所笑弄。坎壈于世,不免饥寒。”

被干谒者与干谒者存在尊卑关系,干谒者根据干谒对象的人性弱点或兴趣雅好,呈送干谒诗、文甚而财货等等。

恩格斯曾说:“歌德和黑格尔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中都是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但两人都没有完全脱去德国的庸人气味。”

钱穆先生曾道:“干谒之风唐人最盛,至宋犹存。”

纵观中国历代文人之干谒行为,既有时势所迫的无奈之举,亦有别出心裁的脱俗之行,容笔者撷取一二,为君道来。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2)

▲ 孟浩然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集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张九龄官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次年又迁中书令兼修国史。而“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虽苦学多年,已过中年却无缘仕途。

他给旧友张九龄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段描写八月洞庭美景,可谓气势恢宏;后段则以欲渡无舟楫,处盛世却不能入仕济天下而羞愧,祈盼得到援引、推荐和录用。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3)

▲ 王维

唐朝集诗、书、画、乐之大成、有“诗佛”之称的王维,虽聪明过人,然父亲早逝,作为长子的他自然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唐薛用弱《集异志》载:为了能中举为官,王维通过岐王李范拜访唐玄宗的同胞妹妹玉真公主。玉真对诗歌、音乐自是底蕴深厚。王维穿上岐王为其准备的鲜华奇异之锦绣衣服,先用琵琶演奏了一曲“新声怨切”的《郁轮袍》,继而又献上自己“旧诗清越”的诗作十篇。玉真原以为这些诗作是古人佳作,见到自己的偶像后,她惊喜道:“皆我素所诵习者。”因而王维于开元九年(721年)刚弱冠时即中“解头”,生生的挤掉了起初内定的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

宦海沉浮,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 王维曾以《上张令公》献诗给丞相张说,未果;十年后,王维又献给累官封为始兴县伯的张九龄《献始兴公》,诗中以“大君子”称张、以“为苍生”为自己的理想、以“贱子”自称,可见其求官之迫切,后得任右拾遗。

王维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唐朝的科举制度造成的,唐代士子要参加进士科、明经科等考试,录取人数少,即便及第,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授官。二是“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和“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的家境所迫。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4)

▲ 李白

诗仙李白虽有“斗酒诗百篇”的才情、“心雄万夫”的自信,自有“一飞冲天”的鸿鹄之志。然《唐六典》明确规定:罪人和商人之子不得参加科考。故出身商贾的李白无法参加科举入仕,逼得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走上漫漫干谒之路。

他不仅向唐玄宗进献过《大猎赋》、《明堂赋》,还曾多次谒见安州长史李京之、裴宽、张说之子驸马都尉张垍,还干谒过益州长史苏颋、邠州司马李粲、安州都督马正会、秘书监贺知章等等,可谓“遍干诸侯、历抵卿相”。

开元八年(720年),血气方刚的李白给渝州刺史李邕《上李邕》诗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恃才傲物之情溢于言表。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在给荆州长史韩朝宗的《与韩荆州书》中写道:“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则放低了身段。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5)

▲ 杜甫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24岁诗圣杜甫的举进士不第。后从天宝七年(748年)起困守长安近十年,为生活所逼,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以求入仕,他为唐玄宗进献过《三大礼赋》,干谒过汝阳郡王李琎、尚书左丞韦济、张垍、京兆尹鲜于仲通、西平郡王哥舒翰、武部尚书韦见素等。

然世态炎凉,加之遭遇“安史之乱”,官至左拾遗的杜甫在漂泊流离中渡过了一生,也成就了其“位卑未敢忘忧国”而成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时隔三百年,历史来到了大宋王朝,唐代盛行的干谒之风虽然不再大行其道,然亦非杳无踪迹。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6)

▲ 柳永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柳永出身于官宦世家,自信能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魁甲登高第”。落第后因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引来宋仁宗的特殊关照,后来虽两次赴试,都铩羽而归,从此浪迹天涯。

罗大经《鹤林玉露》载:柳永流寓杭州,时任两浙转运使为旧友孙何,拜会无门。只得一反婉约之风,赋了首《望海潮·东南形胜》词,词中“千骑拥高牙”、“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饱含了对孙何的溢美、祝福。柳永请当地常去高端会所的歌女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听歌,你只唱此曲。虽然孙何事后只打发柳永吃了顿饭,但这首词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7)

▲ 苏轼

宋嘉祐初年(1056年),48岁的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赴京,准备参加第二年的国考,途中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并作《上张益州书》。得到张的指点,苏洵到京后,即携自文《衡论》、《权书》、《几策》及《上欧阳内翰书》给翰林学士、文坛领袖欧阳修,此后苏洵在京文名日盛。

次年苏轼、苏辙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苏轼写了《上梅直讲书》,把梅尧臣比作孔子;苏辙也写了《上枢密韩太尉书》,谓韩琦“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捧得梅、韩二人不要不要的。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8)

▲ 秦观

秦观比苏轼小一转,熙宁七年(1074年),得知自己的偶像、文坛领袖苏轼自杭州通判移知密州,道经维扬,二十六岁的少游凭着其“喜从滑稽饮酒者游”而生的灵感,事先模仿苏轼风格,在维扬一山寺(笔者以为当为平山堂)墙上题诗一首,苏轼见后大惊。

后来少游的老师孙莘老出示少游以前所作诗词数百篇,苏轼阅后叹道:“向书壁者,必此郎耶?”少游与偶像苏轼虽未谋面,已结神交,两人数十年深广的师生交游实从此始。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9)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接受冷子兴之计,凭着林如海的一封推介信和“贾姓宗侄”的名帖,到京都干谒了贾政。贾政先为其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月,又谋补金陵应天府之缺。贾雨村得以再次徜徉于仕途。

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曹頫被革职入狱。曹雪芹家族在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检,迁回北京。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阖家生计的压力,在结识了政商界的名流后,曹雪芹摒弃了少年时期视“经济仕途”为粪土的观念,往往干谒权贵。晚年,其学生敦诚《寄怀曹雪芹(沾)》诗道:“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以孟尝君的食客冯谖弹铗长歌的故事和杜甫“朝扣富儿门”的诗句劝诫曹公莫作干谒之举,望其“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谒者大人是什么职位(说说干谒那些事儿)(10)

文人的干谒之风起于何时,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干谒之风还将延续下去。只希望未来的干谒,少一些物质,少一些无奈,少一些屈辱,多一些精神,多一些风雅,多一些趣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