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十二年(234),蜀汉大将魏延死于权力斗争,三族皆灭,震动天下。

(杨)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魏)延三族。--《蜀书 魏延传》

魏延案影响极大,其始末硍节直至今日也莫衷一是。关于魏延败亡的具体原因,《蜀书》与《魏略》各执一词,但大抵围绕魏延与杨仪争权之事。

如果按陈寿的观点,魏延覆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平日与诸将素不同”,即与同僚关系不睦;但“夷三族”的处理手段,又显然离不开刘禅授意。可见魏延之死,乃是蜀汉君臣共同促成。

本文想围绕魏延之死,论述其覆败始末以及幕后逻辑,并梳理蜀汉君臣在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本文共 5700 字,阅读需 11 分钟

群臣扮演的角色

从时间上看,魏延覆败得极为仓促。诸葛亮刚刚去世,余部便爆发了血腥火并。

在内讧事件中,蒋琬、董允、费祎、杨仪、姜维、马岱、王平等人,均站在了魏延的对立面,联手将其置于死地。

其中杨仪的诬告,是魏延之死的导火索。

无论《蜀书》还是《魏略》,均把杨仪视作构陷魏延的领头人物。杨仪平素便与魏延不睦,乃至“势同水火”,因此这一记载自然是可信的。

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魏)延或举刃拟(杨)仪,仪泣涕横集。--《蜀书 费祎传》

唯杨仪不假借(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蜀书 魏延传》

蜀汉大将魏延的下场(蜀汉君臣的权力博弈)(1)

魏延与杨仪势同水火

不过站在魏延对立面者,显然不止杨仪一人。费祎、姜维、马岱、王平等人均在其中。

费祎奉杨仪之令,前往魏延处“揣摩意指”,之后又“驰马而去”,归附杨仪。

(诸葛)亮適卒,秘不发丧,(杨)仪令(费)祎往揣(魏)延意指……(费)祎出门驰马而去,(魏)延寻悔。--《蜀书 魏延传》

姜维负责“退军节度”,之后无视魏延的阻挠,“诸营相次引军还”,可见他也站在杨仪这一边。

(诸葛)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诸营相次引军还。(魏)延大怒。--《蜀书 魏延传》

马岱、王平受命追斩魏延,导致魏延“父子并死”,此二人立场也相当明显。

(杨)仪等令何平(即王平)在前御(魏)延……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蜀书 魏延传》

《魏延传》记载传主覆败时,用了“杨仪等(人)”的行文书法;可见彼时的魏延,确实处在众叛亲离的可悲境地。

(魏延)遣兵逆击(杨)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蜀书 魏延传》

至于身在成都的蒋琬、董允,亦皆“疑魏延、保杨仪”,蒋琬甚至还亲率成都禁军“赴难北行”,直到得知魏延死讯,才班师回朝。

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魏)延死问至,乃旋。--《蜀书 魏延传》

由此可知,诛杀魏延是蜀汉群臣的共识。即使魏延侥幸在前线击败杨仪,他也会遭到蒋琬的后续剿杀,百死无生。

其实从《蜀书》记载看,参与剿杀魏延的蜀汉群臣并非铁板一块。比如与杨仪合作的费祎,后来便亲手出卖了杨仪。

(杨仪)语(费)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废仪为民,徙汉嘉郡。--《蜀书 杨仪传》

至于与费祎、姜维二人,后来也违戾不和;刺杀费祎的郭修,又曾是姜维旧部。其中始末晦暗难明,引来后世诸多猜想。

(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蜀书 姜维传》

(郭)修字孝先,素有业行,著名西州。姜维劫之。--《魏氏春秋》

十六年岁首大会,魏降人郭修在坐。(费)祎欢饮沈醉,为修手刃所害。--《蜀书 费祎传》

因此,这群各怀鬼胎的官僚士大夫,彼时(234)联手构陷魏延,便有必然的理由。

魏延遭到蜀汉群臣的联手剿杀,主要出于两点原因。

其一是魏延性格刚戾,人缘较差。

诸葛亮在世时,魏延与同僚的关系就相当紧张,他几乎不把武侯以外的人物放在眼中。蜀汉群臣当然不希望这样的人物掌权。

(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蜀书 魏延传》

其二是魏延威望较高,是辅政大臣的有力竞争者。

无论是《蜀书》还是《魏略》,均视魏延为诸葛亮的潜在继承人。陈寿认为魏延“冀时论必以代亮”,鱼豢则干脆把魏延描述为诸葛亮的钦定接班人。

(魏延)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诸葛)亮。--《蜀书 魏延传》

(诸葛亮)令(魏)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略》

蜀汉大将魏延的下场(蜀汉君臣的权力博弈)(2)

魏延冀时论,必以代诸葛亮

在此背景下,魏延陷入了“实力强,人缘差”的怪圈,步了智伯瑶的后尘。昔者智伯瑶“以五贤陵人,以不仁行之”,结果遭到韩、赵、魏三家的联合围剿。可知古今同理。

(智伯瑶)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国语》

历史的吊诡之处恰在于此。

如果魏延的实力没有那么强,他最多落到廖立、李严的下场,即流放禁锢;甚至像来敏那样东山再起,也未尝没有可能。只可惜魏延实力过强,因此非死不可。

刘禅的特殊处境

魏延之死,盖出于群臣构陷,前文论述甚明;但“夷三族”的下场,却离不开刘禅的授意。

遂夷(魏)延三族。--《蜀书 魏延传》

理由显而易见。杨仪等人虽然可以擅杀魏延,却没有能力清洗魏延的家属。按汉魏制度,大将出征,家属一概留在都城为质,魏、蜀、吴均如是。因此“夷三族”的命令,一定是刘禅下达的。

魏制,凡遣将帅,皆留其家以为质任。--胡三省《资治通鉴注》

吴以草创之国,信不坚固,边屯守将,皆质其妻子,名曰保质。--《搜神记》

(黄权)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刘备)收(黄)权妻子。--《蜀书 黄权传》

魏延既然已经伏诛,其家属的处理方式,便关乎该事件的政治定性。换言之,刘禅夷灭魏延家族,必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严格意义上看,刘禅是在“不得已”的背景下,做出夷灭魏延家族的决定。

这与刘禅的处境有关。

刘禅继位之初(223),年仅十七,无力驾驭朝局;因此由诸葛亮代为摄政。

建兴二年(即刘禅继位第二年),丞相(诸葛)亮领益州牧……于坐上与书曰:“……朝廷(指刘禅)今年始十八,天姿仁敏,爱德下士。”--《蜀书 杜微传》

其实以两汉三国时代而论,十七、八岁的青年完全可以亲政,孙策、孙权都是在这个年龄发迹的。不过考虑到“益州疲弊”的特殊环境,“虚君实相”的政治架构,对刘禅也有好处。

然而由于战乱频繁,诸葛亮始终未能归政。这就导致直至刘禅二十八岁,仍未能亲政。

彼时的朝中大权,尽归于丞相幕府。《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即在隐喻此事。

诸葛亮死后(234),相府长史蒋琬可以理所当然地出任大将军、益州牧,录尚书事,继承武侯的政治遗产,亦为明证。

(诸葛)亮卒,(刘禅)以(蒋)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蜀书 蒋琬传》

蜀汉大将魏延的下场(蜀汉君臣的权力博弈)(3)

诸葛亮卒,蒋琬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

事实上,诸葛亮在世时,对蜀汉朝政的干预可谓无孔不入。其心腹董允甚至连“皇帝纳妾”这种事情都要插手,导致刘禅“严惮之”。

献纳之任,(董)允皆专之矣……后主常欲采择以充后宫,(董)允以为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终执不听。后主益严惮之。--《蜀书 董允传》

从陈祗的相关记载中,可以看到刘禅“追怨董允日深”,但他“怨之”却不敢发作,其原因无外乎彼时的董允有诸葛亮撑腰。

自(陈)祗之有宠,后主追怨(董)允日深,谓为自轻。--《蜀书 董允传-附传》

当然,诸葛亮如此行事,全出于满腔忠心,绝无恶意。不过这也侧面造成君权不振。

魏延与杨仪争权,恰在诸葛亮新丧之时(234),彼时的刘禅其实仍处在“傀儡皇帝”的位置上,因此不得不反复权衡,使朝中的各方势力满意。

既然蒋琬、董允、费祎、杨仪、姜维等人都认为魏延该死,那无论魏延是不是该死,他都不得不死。

杨仪在前线杀了魏延父子,已是既成事实,那刘禅能做的便只有夷灭魏延三族,安抚众人情绪。

如果注意到魏延之死的具体细节,便可以发现,众将杀害魏延,其实根本没有经过刘禅的同意。

诸葛亮死后,魏延、杨仪相继给刘禅上疏,弹劾对方叛乱,“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刘禅虽然就此咨询了董允等人,但并未做出明确的处理意见。

(魏)延、(杨)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杨)仪疑(魏)延。--《蜀书 魏延传》

杨仪等人发动火并时,并未提到皇帝的意见,而是以“诸葛公亡,身尚未寒”为由。可见讨伐魏延,根本没有得到刘禅的正式批准,否则杨仪、王平等人一定会搬出御旨,而不是以诸葛亮为辞。

(王)平叱(魏)延先登曰:“(诸葛)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蜀书 魏延传》

蜀汉大将魏延的下场(蜀汉君臣的权力博弈)(4)

诸葛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

更为离奇的是,前线内讧时,蒋琬这个留守成都的相府长史,居然能够“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还“行至数十里”。足见彼时的成都禁军完全归相府控制,刘禅所能做的,只有垂拱而已。

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蜀书 魏延传》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刘禅听闻魏延死讯之后,会做出“夷延三族”的决定。这实际是对群臣的安抚,也是对既成事实的无可奈何。

魏延死后,杨仪“率诸军还成都”,蒋琬亦“旋军”。

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杨)仪率诸军还成都。--《蜀书 后主传》

(魏)延死问至,(蒋琬)乃旋。--《蜀书 魏延传》

当时成都城下,聚集着两支兵马。一支是杨仪率领的蜀汉野战军,另一支是蒋琬率领的蜀汉宿卫军,即京师禁军。

此时的局面,其实是群臣向刘禅逼宫,逼着刘禅承认魏延之死的既定事实,同时要求皇帝给此事定性。

刘禅不是傻瓜,当然清楚千钧系于一发,于是将魏延在成都的家属满门抄斩,算是给群臣一个交代。

实际上蜀汉的政治斗争强度,远低于曹魏与孙吴。“夷三族”这种处理手段,魏延是唯一一例。可见此事存在极为特殊的历史背景,即群臣兵谏,逼皇帝表态。

该年(234)刘禅大赦天下,这显然不是针对诸葛亮之死,而是针对群臣逼宫。

此次政治风波过后,刘禅便派遣国舅吴壹都督汉中;同时明升暗降,夺了杨仪的权。这无疑是事后的补救措施。

(建兴十二年)大赦。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蜀书 后主传》

(杨)仪至(成都),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蜀书 杨仪传》

由于刘禅的机智果决,潜在的动乱被平息消弭。当然,其代价就是魏延的全族性命。

魏延事件的特殊定性

刘禅虽然在情势所迫之下,杀了魏延全族,但通过《季汉辅臣赞》可以清楚看出,魏延并不被蜀汉官方视作纯粹的叛臣。

《辅臣赞》是蜀射声校尉杨戏所撰,对季汉群臣有褒贬赞语和事迹论述。魏延的赞语是“临难受命,镇保国境”,很明显是正面评价。

文长(魏延字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季汉辅臣赞》

魏延之死,则被称之为“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其罪名仅仅是“言乱”而不是“谋反”。可见对魏延的实际过失,蜀汉官方是十分清楚的。

糜芳、士仁、郝普、潘濬四大叛将,均被杨戏归入一卷,魏延却不在其中。其背后隐喻,显而易见。

古之奔臣,礼有来偪,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赞糜芳、士仁、郝普、潘濬。--《季汉辅臣赞》

蜀汉大将魏延的下场(蜀汉君臣的权力博弈)(5)

糜芳、士仁,自绝于人,作笑二国

或有谣言,称魏延打算“北降曹魏”。这当然不符合实际情况,陈寿与鱼豢对此均持反对意见,并加以辩驳。

陈寿认为魏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杨仪”,鱼豢亦认为魏延“本无此心”。

原(魏)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杨)仪等。--《蜀书 魏延传》

(杨仪)乃张言(魏)延欲与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魏略》

这种观点十分正确。因为魏延本就“冀时论以代诸葛亮”,他的真正目标,是进入下一届辅政班子。从魏延“矜高”的性格来看,他大概还打算做首辅大臣。

(魏)延常谓(诸葛)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蜀书 魏延传》

如果魏延北降曹魏,大概会得到一个秩阶极高的虚职,类比而言,应该相当于黄权、孙壹降魏,夏侯霸降蜀。

黄权、孙壹与夏侯霸,投降后都在敌国做到了车骑将军,待遇也算不错;但对魏延而言,车骑将军却根本不值一提。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黄)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蜀书 黄权传》

魏以(孙)壹为车骑将军,以故主(曹)芳贵人邢氏妻之。--《吴书 孙奂传》

后十八年,(姜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蜀书 姜维传》

因为魏延做前军师时,就敢痛骂车骑将军刘琰,还把对方骂到“失志慌惚”。可见车骑将军这类职务,对魏延根本没有吸引力。

(刘琰)迁车骑将军……建兴十年,(刘琰)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诸葛)亮责让之……(刘)琰失志慌惚。--《蜀书 刘琰传》

何况彼时魏延全族都被质于成都,他更不可能头脑发热,北降曹魏。

讽刺的是,魏延虽然一心希望成为蜀汉的首辅大臣,最终却被满门抄斩,落得个南辕北辙的可悲下场。

小结

魏延之死,可谓三国时代的巨案,魏、蜀对此均有详细记载。虽然各家对始末因由莫衷一是,但侧面反映出该事件的重要程度。

蒋琬、杨仪为代表的相府故吏,在该事件中居于主导地位;构陷并杀害魏延,完全是他们一手促成。

其中当然有魏延的性格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魏延的威望过高。

像魏延这种兼备“年资”和“实力”的政治强人,对蒋琬、费祎等人的威胁过大,因此不得不设计除之。群臣“疑延保仪”的政治态度,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蒋)琬、(董)允咸保(杨)仪疑(魏)延。--《蜀书 魏延传》

至于傀儡皇帝刘禅,由于长期无法亲政,缺少实权,因此对杨仪等人的约束便十分有限。

前线的众将,在没有得到刘禅许可的情况下,便敢擅杀魏延,事后又率大军返回成都,形同兵谏。不仅杨仪如此,连留守成都的蒋琬也参与了此事。

形势所迫之下,刘禅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并诛杀魏延三族以安抚众将。从刘禅事后“大赦天下”的背景看,该事件的影响极端恶劣,无论《蜀书》怎样遮掩,都无法掩盖群臣逼宫的事实。

蜀汉大将魏延的下场(蜀汉君臣的权力博弈)(6)

魏延死,杨仪还成都,是年刘禅大赦天下

从可见史料看,魏延从未萌生叛心——这倒并不是因为魏延有多么赤胆忠心,实在是因为他自视过高,一心打算继承武侯的地位与权势。换言之,魏延在诸葛亮死后遭到群臣围剿的下场,早已注定。

从《蜀书》的相关记载来看,参与此事的蒋琬、费祎、杨仪、姜维等人并非铁板一块,他们在魏延死后,相互间不乏牴牾争斗;不过在对抗魏延的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走到一起,这显然是时势所迫。

从这个角度看,魏延、杨仪、蒋琬、刘禅等人,均秉承理性,各自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其中既有主动因素,也有被动因素。权力博弈之惊险,可谓事危累卵,发引千钧。

相较之下,后世小说家所谓的“脑后反骨”之言,倒显得落于俗套,颇为乏味了。

概而论之,对魏延之死的始末剖析,有助于丰满蜀汉君臣的形象,并理解特殊历史环境的政治态势。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