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节后不愿回园是正常现象,就像大人放长假后不愿上班一样。假期虽然不长,但是对于还没有自制力的幼儿来说,依然需要家长策略性的引导。这样幼儿才能轻松应对假期和返园后的转接!

幼儿老师寄语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宝贝们:

这个国庆假期过得怎么样?转眼,7天小长假就要结束了,家长该上班了,孩子们明天也该返回幼儿园啦!

小宝贝们你们在家里乖吗?有没有想老师?老师可是很想念你们呢!期待你假期结束就按时回到幼儿园的小队伍来哦。7天的假期也许会造成孩子的生活没再想平常那样规律,甚至会不想去幼儿园,这可怎么办呢

温馨提示:

1、请为孩子修剪手脚指甲;

2、请提前整理好幼儿的被子,带上适合孩子的午睡用品;

3、天气变化大,请为宝贝合理穿衣;

4、10月8日开始上课,请准时入园不要迟到!

幼儿园开学小长假前一天温馨提示(幼儿园温馨提示)(1)

一、帮孩子恢复饮食习惯

国庆假期,孩子们在家里好吃好喝,想吃啥吃啥,是不是小嘴都吃挑了?这样的话,假期过后,部分孩子回幼儿园就会出现不会自己吃饭、挑食或者正餐时间不愿意吃、甚至身体不适的现象。假期最后一天,还请家长尽快帮孩子恢复幼儿园的饮食习惯。

幼儿园开学小长假前一天温馨提示(幼儿园温馨提示)(2)

二、帮孩子恢复作息时间

五一假期,孩子的作息是不是完全打破了?午睡睡了吗?赶紧恢复早睡早起、按时午睡的习惯吧,睡前也不要给孩子看过多的电视节目,要不节后上幼儿园真会起不来的。节后怎样调节孩子的睡眠规律?这里有小技巧:

创造睡眠环境:在孩子准备睡觉的时候,家长应尽量让家里环境不要太吵,一个安静的环境比较容易让孩子有安全感,这需要家里所有人的配合。

睡前准备:在睡前至少一小时内,不要让孩子玩容易导致孩子兴奋的游戏,建议给孩子念念小故事,让孩子洗澡等,在这个过程中尽量让孩子信任的人陪伴,让孩子感受充分的安全感,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放松,比较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睡前安抚: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给宝宝做按摩,或者轻拍准备睡觉的宝宝,哼一些宝宝熟悉的歌谣,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比较自然地进入睡眠。家长要积极帮孩子调整最佳状态来迎接节后的幼儿园生活。

不要包办,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假期里,您有没有又开始帮孩子包办各种事?要知道幼儿园致力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家长您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穿衣服,独立大小便等,这样孩子返园,也就不至于因为这些事都搞不定而过分离不开您了!

三、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

假期的最后一两天了,告诉孩子:

假期快结束了哦。爸爸妈妈也要上班啦,宝贝你也有任务,要回幼儿园了,真是太期待了”。

“宝贝放假这几天表现真好,妈妈一定会跟老师说的。”

对孩子要给正面动力而不是负面压力。

如果宝宝还是“死缠烂打”地和爸爸妈妈“讨价还价”或是耍赖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能对孩子失去耐心,可以稍微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和宝宝说:

“放假这几天,班上的小朋友们不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你可以上幼儿园问问他们,也可以给其他小朋友打打电话,相约一起回幼儿园。”

这样,小宝宝也会有兴致想去幼儿园找其他小朋友玩。

四、给孩子发出一个必须入园的指示

长假结束后,返回幼儿园的第一天,当把孩子送到班级门口时,家长也要调整心态,不要把孩子的哭闹看得太严重。

您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今天一定要入园上学。把幼儿送到班里,交给老师以后,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然后一定要马上离开。

当您离开之后,老师会用各种方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情绪,孩子不一会儿就会很开心地玩起来。

五、给孩子会按时来园接他回家的提示

家长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后,做法还和以前分离时一样,要讲清楚什么时候来接他,愉快地亲亲或者拥抱一下,然后从容离开。要特别多强调一句“我会按时来接你”,这样做更能让宝宝有安全感。

幼儿园开学小长假前一天温馨提示(幼儿园温馨提示)(3)

六、给家长的提醒做收心教育的先行者!

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此,“收心”工作应从家长做起。

家长要以乐观的态度、正确的方法、鼓励的话语,正面引导孩子收心。

1. 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

长假结束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家长不喝大酒,不打麻将,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解生物钟,适应孩子上学后的“时差”变化。

2. 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及在赛事中的表现、某电视剧观后感想,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学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学,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让他们对学校有所憧憬。此外,早晨起来跟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 鼓励孩子制定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学习计划,在商讨中完成“频道转换”工作,把孩子接下来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作为家长也不妨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买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有利于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

家园配合,有意识地帮助孩子们收收心,让孩子开开心心的来上幼儿园。赶紧行动起来吧!

*声明:本文图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整理编辑,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