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上一些诗友不时发表写诗押韵的观点,有的观点对,有的就有所偏颇了,我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算是抛砖未必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古诗中一般有几个韵脚?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古诗中一般有几个韵脚(古诗用韵问题的一点小看法)

古诗中一般有几个韵脚

头条上一些诗友不时发表写诗押韵的观点,有的观点对,有的就有所偏颇了,我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算是抛砖未必对。

中国古代诗歌按时间大概可以分四个阶段,春秋战国先秦之前是上古时期,秦之后到唐属于中古时期,五代到清鸦片战争近古时期,鸦片战争之后到新中国建立近现代。诗歌也经历了诗经楚辞体,乐府体,古体歌行,律诗。当然用韵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诗经楚辞大略用当地方言口语来押韵,因为当时没有专门的韵书,所以押韵也较随意。汉乐府诗押韵我想大概也是这种情况,(西汉的扬雄就著作《方言》)后来随着韵书的出现,对韵字进行了严格的韵部归类,有的就把方言读音相同相近的分不同韵部,但是由于古代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言口语原因,再加上当时写诗没有硬性押韵要求,所以诗人的诗就出现不符合韵书的情况,也就是邻韵通押,这之后就一直形成惯例,只要是写古体诗即使有韵书,诗人也可以邻韵通押,这种情况打破是随着唐律诗的成熟后,科举考试硬性要求必须严格按韵书韵部押韵,不得使用邻韵更不能按方言来押韵,如果不按要求就判定诗不合格,不能中进士。但是一般私下诗人写律诗也未必都是严格按韵书押韵,为什么,一个是受到古体诗押韵习惯,再有就是唐韵书分韵部过细,诗人写诗为了照顾到诗的内容的要求,如果完全按照诗韵就限制写诗,所以不是太严格遵守,但是到了科举考试正式场合还是严格遵守的。这也是我们后人读到唐人律诗不时有出韵现象,这一般我们是用宋的平水韵来套唐诗,平水韵和唐韵并不完全一致,由于语音变化韵字是有出入的,再一个唐人写唐诗都未必完全遵守唐韵。如果我们用平水韵来查诗经用韵就更加明显,有的甚至连邻韵都算不上,这也说明了韵书韵字的读音是变化的。

我们如果查古人的律诗是否出韵,如果用平水韵来检测,宋之后的诗可行,因为这之后的诗人写律诗都是严格按照韵书押韵,所谓用邻韵孤雁格也才有了规则。到了民国后律诗押韵又进一步解放,又回到了写古体诗押韵道路,可以邻韵混押。

我觉得当代人写律诗如果用平水韵古韵,也可以效法民国的做法,为了照顾诗意内容要求,完全可以邻韵互押,不必拘泥韵部限制不敢有丝毫的突破,犯了削足适履胶柱鼓瑟的毛病,毕竟民国先贤已经给我们做了表帅。写诗韵是为我所用,而不是为了韵改变诗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