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越好的女人身上都有这些特质(女人越是在这几处强势)(1)

很早之前看过一个电影,叫做《撒娇女人最好命》,里面的女人各个会撒娇、卖萌,把男人整治得服服帖帖。

女主有一个喜欢很久的男生,但女主却不擅长撒娇,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男主一直以为两人是好兄弟,所以跟一个台妹在一起了。

所以,撒娇女人真的好命吗?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说。但是,女人在适当的时候服软,确实是很重要的。

这个服软不是说,我们要依靠男人,而是表现出自己的情感,让对方懂得自己也有脆弱的一面,这样感情才能双向发展。

不然什么事,都你说了算,你来扛起这个家的话,不仅你累,对方也会感到累。

越过越好的女人身上都有这些特质(女人越是在这几处强势)(2)

01.面对丈夫总是说一不二,懂得对另一半服软

不能过于强势的一个对象,就是自己的另一半。现代社会强调女权,但也扭曲女权。

总觉得女人和男人是天然的对立面,但事实上的女权,显而易见不是这个意思。

女人和男人,只是生理构造两种不同的生物,他们协作得当,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家。

所以,必要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的丈夫适当的暴露自己的脆弱。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女人在自己的丈夫面前,总是全副武装,超级强大,那么丈夫会如何想呢。

就拿我们女领导来说,二十四小时全年无休,回家的状态也跟工作几乎没差。

对自己老公,跟对我们日常的工作状态一模一样,后来她老公就在外面找了个年纪小、又漂亮,关键人还很温柔的女孩。没过多久,女领导发现了,两人就离婚了。

听同事们八卦说,我们女领导在家就是女特工,对丈夫是从头管到脚。任何她不满意的地方,就得改。她丈夫喜欢吃的,她觉得都是垃圾食品,家里就坚决不允许出现。

她丈夫喜欢看的东西,她觉得不够有营养,就全部扔掉,换上自己认为还不错的。一开始,我们公司同事本来都挺心疼领导的,丈夫出轨闹离婚,多不容易。

但听完这些八卦之后,我们都不禁感叹她丈夫能跟她一起生活这么多年,才是够不容易的。

所以说,要在另一半面前适当的暴露自己的缺点,不能总是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跟对方沟通。

说白了,你们是在过日子,是要同心协力。不是在各自为营的去打仗,看到对方做错后,就立马数落人家。

这样下去,再好的另一半也会对你感到害怕,久而久之,恐惧代替了感情,慢慢地婚姻生活也就走到了尽头。

越过越好的女人身上都有这些特质(女人越是在这几处强势)(3)

02.面对孩子总是不容反驳,学会对孩子服软

不能过于强势的第二个对象,就是孩子。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难道对孩子也要装孙子?

我这里说的服软,跟上面说的表达脆弱不一样,跟装孙子也不一样。而是要学会听孩子说话,然后跟孩子沟通。

很多中国式的家长,习惯了在孩子面前拿家长的架子。但却很少听孩子的想法,在他们眼里,自己的就是对的,孩子的都不对。

自己为孩子选的路,是正确的,是一条捷径。所以他们拼了命把自己想得,灌输给孩子。后来等孩子长大了,也跟他们成了一样的家长。

这就是在孩子面前不服软,不沟通,过于强势的结果。

近期刚刚大结局的《小舍得》里面的教育内卷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

其中里面因为过分重视孩子教育的田雨岚一角,可以说是让广大家长感同身受。

她对她儿子是管头管脚,儿子喜欢足球,但她却为了让儿子成绩好,出尔反尔把踢足球的时间用来上补习班;儿子喜欢的是生物,但她却想让儿子别想着虚头八脑、不切实际的东西。

她从来没听过儿子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儿子也在她的重压之下,认为妈妈不喜欢他,只是喜欢成绩好的他,甚至有了抑郁的倾向。

对于小孩子而言,童年是珍贵的,是短暂的。因为每个人都会长大,长大后面对的压力也都大同小异。

所以,我们身为家长,为什么一定要替孩子在童年的时候做一次选择,而不是听听他们想说什么呢。

为什么总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他们呢,我们认为的路就一定是对的,他们想要的就一定错的吗。

我们应该跟他们一样,选择他们想要的,然后坚定不移地陪他们走下去,这才是一个良好亲子关系的展现。

越过越好的女人身上都有这些特质(女人越是在这几处强势)(4)

03.面对家人总是不愿听劝,适当对亲人服软

最后一个服软对象,是我们的家人,可能是我们的父母,也可能是我们来往密切的亲戚。

这里的服软,不是要跟他们沟通,而是要得过且过,不计较。很多时候,我们在家人面前,因为是最亲的人,反而暴露了最丑恶的一面。

我们跟陌生人客气、跟老板客气,却唯独不会跟家人客气,也唯独伤他们最深。

我们应该学会跟他们沟通的时候,多点耐心,少点强势的脾气。

不管是父母,还是别的亲人,我们能成为一家人,即是缘分,又何必纠结字眼上的各种疏漏呢。

越过越好的女人身上都有这些特质(女人越是在这几处强势)(5)

结语:

暴露情感不以为着自己就是脆弱不堪的,相反这样的以退为进,或许能换来更多的情感。

我们不是要求女人要在爱里柔情似水、委曲求全,而是要善于释放自己的爱意,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是爱他们的。

无论是丈夫、孩子、还是另一半,我们要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爱。

而这份感受,一定不是靠强势就能达到的。

一定是我们稍微放下了身段,放下了在外面拼杀的面具,回到家里以最舒服的状态和他们相处,所展现的最真实的自我。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自我,才会有温柔的妻子、善解人意的母亲,和懂事的子女,有了一个充满爱的家。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