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王晓琮,14岁就上北大,18岁在浙大读研,毕业后本来也可以出国深造但他选择在哈理工任教。

陕西教师一门课讲了7200多个小时(执教40余年的教师吃饭却舔盘子)(1)

教书40余年,他上课从来不带教材,从线性代数到概率论,甚至是复杂的微积分,他居然都能精准口算,他就是这样一位神级数学天才。

他还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位全国数学竞赛的评委,美国每次举办数学建模大赛,只要是知道他带队来参加,就会提前研究如何才能保住第二。

你以为他只是数学才好吗?

他的外语能力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呀!

陕西教师一门课讲了7200多个小时(执教40余年的教师吃饭却舔盘子)(2)

一次去法国竞赛,由于不通法语,他就花了几个月时间背下了整本法语词典。那是全程沟通无障碍,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实力恐怖到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的人物,工作40余年,连副教授的职称都没有。

按道理说这么厉害的人物,就凭在哈理工教书,自己也应该不愁吃穿才对吧?

而他自己却生活得异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是对自己很抠门。

陕西教师一门课讲了7200多个小时(执教40余年的教师吃饭却舔盘子)(3)

王老师身材瘦小,背也有点驼,满脸胡茬,也没怎么见他刮过,一年到头来也就那么几套衣服,来来回回的换,破了就自己补补。他常穿的那件蓝色的短袖简直就是他的标配(如上图)。而且鞋子也很有特色,夏天热的时候就穿几块钱的塑料凉鞋,冬天冷一些就穿黄胶鞋。

也是因为这幅形象,学生们第一次见到他时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以为他是锅炉房的大爷。可是简朴是王晓琮一贯的作风,他在穿着上毫不讲究,对吃住更是不在意,虽然自己待遇还不错,但他一直都住在学校宿舍里。空间小生活不方便他都毫不在意。

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去学校食堂里买一张5毛钱的饼,搭上一碗粥。中午照旧在食堂吃,打的大部分都是素菜,都很少见他吃肉菜。节俭似乎已经成为印在他骨子里的一种习惯。而且每次都会把碗里的菜吃个精光,甚至连汤汁都不放过。

陕西教师一门课讲了7200多个小时(执教40余年的教师吃饭却舔盘子)(4)

很多时候学生们去食堂吃饭,都能看到王老师这么狼狈的吃相,很多学生都刻意避开,而他自己却是一点也不在意。

而且他很少出门去购物,只有购买自己的生活必需品的时候才会出去一次,很多时候都是拖了又拖不得不买了才会去买。,为了节省开支,他还经常自己带塑料袋。

那么他待遇不错,对自己的生活又如此的抠门,自己的钱都去哪里了呢?

原来他把那些从牙缝里面省出来的钱,都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去资助、改善那些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条件。而且,对于自己资助的学生,王晓琮从来很少主动联系,也从不会对他们提出什么要求。

陕西教师一门课讲了7200多个小时(执教40余年的教师吃饭却舔盘子)(5)

正是王晓琮老师这样独特的人格魅力加上他教学的生动有趣,使他成为全哈理工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有的学生甚至逃课来听他的课。

也正是像王晓琮这样低调朴素的导师,身怀绝技,本可以名义双收、锦衣玉食,但却甘于淡泊、朴实无华。在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支撑起了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的良好风气。

向这样的人生导师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