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懵的,听从别人的意见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房价、地段、楼层、户型等方面上,尤其是看到完美的样板房,更觉得没什么问题,等到真正交房入住后才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那时已经太晚了,买房不像买衣服,不喜欢就换个新款式,质量不好也可以不穿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买房相当于就是一辈子,等到改善换房也是很远的事,所以选房一定要多斟酌。

买房不注意看几梯几户(选几梯几户的房子最划算)(1)

笔者一朋友就吃了亏。刚买房没多久就听到他抱怨说,小区房子哪里都好,除了每天下楼等电梯要很久,平日里出门可能没什么影响,一遇到工作日上下班高峰期,等上十几二十分钟,谁受得了。有数据调查显示,每部电梯服务家庭用户少于20,那么电梯处于随叫随到的状态,到了50户,高峰时段就要挤电梯了,如果高于50户的话,高峰期等到花儿都谢了电梯还没来,或许爬楼梯更快一些。

梯户比影响居住舒适度乃至影响到生活,对于大部分不了解梯户比的购房者而言,往往会选择性忽视这个问题,不要以为它们之间没有区别,等到入住后才明白就迟了。所以想要挑选电梯房不吃亏,梯户比是要关注的重要数据。

那么,什么是“梯户比”?什么样的“梯户比”才较好?

首先,我们先看看梯户比的定义。

顾名思义,梯户比是指电梯数量和每层住户之间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售楼处的工作人员都会告诉你每一栋的梯户比是多少。打个比方,假设一层楼有两部电梯,四户家庭,那么梯户比就是2:4,梯户比越大,说明每层居住的人口越多,居住舒适度和体验感越差。2012年8月正式实施的《住宅设计规范》,要求总层数在12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

目前,市场上楼盘梯户比分为三个档次:

1、低梯户比:1梯1户,1梯2户,2梯2户等,一般是别墅、洋房、小高层,占地面积大,价格偏高;

2、一般梯户比:2梯4户,2梯6户,3梯8户等,一般为高层,从性价比来看,这是相比较好的楼层,颇受消费者青睐,比较适合普通市民和工薪家庭;

3、高梯户比:3梯10户,4梯12户等,一般是写字楼或公寓房,住户多,等待电梯的时间较长,环境嘈杂等。

买房不注意看几梯几户(选几梯几户的房子最划算)(2)

为什么说梯户比与居住体验息息相关?原因在于,梯户比与通风采光、私密性、安静度、上下楼等待时长等有关。

比如说通风采光,虽说梯户比并不会影响房子的户型,但是会影响楼栋的整体结构和户型布局。就以购房者最喜爱的2梯4户为例,为了能安装2部电梯,楼层设计会把最好的资源、景观给到边套,南北通透,中间户型设计就会差一些,极有可能南北不通,两面都是电梯墙,厨房或者卫生间的窗口对着天井或外廊,采光通风差,所以价格也就相对便宜些。

塔楼结构的楼盘劣势更加明显,户型都是围绕电梯布局的,这样容易出现阴面阳面的住宅,阴面的房屋采光相对差。

注意的是,梯户比并不是越低越好。由于梯户比直接决定公摊面积大小,电梯越多,公摊越大,交的钱也就越多。条件充裕的家庭,当然可以选择1梯1户,1梯2户啦,上下班高峰期也能优雅从容,享受电梯入户的私密感,在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还是要理性选择梯户比。

下面,笔者就简单说下常见的梯户比优缺点:

首先,我们来看一梯一户。所谓的一梯一户也就是电梯入户,优势不言而喻。每一层只有一户的情况下,房屋四周没有任何阻碍,南北通透,通风效果不受影响,舒适度高,隐私性方面更别说了,不用和其它住户共享空间,你就是这层楼的霸主,随便折腾。当然,其缺点也尤为明显,公摊面积大,价格高。对于住豪宅的大佬们来说,这点缺点都不算什么。

再来看一梯两户,即一层一部电梯两家住户。户型照样是南北通透,明厨明卫,出行也比较方面,私密性也不错,公摊面积和价格方面较之一梯一户也比较理想,唯一不足的是其中一户的客厅或者厨房会受到楼梯的影响。

两梯两户的话,并不等于一梯一户。电梯增多,公摊面积也会增多,得房率便会随之降低,采光通风、舒适度、私密性等各方面也是绝佳的。

性价比较高的当属两梯四户,户型方正,电梯也够用,价格合理,东边套、西边套居住体验感较好。不足的地方同层之间户型的差别会比较大。

从公摊面积来说,两梯三户的公摊面积会小一点,得房率也会高一些,但是中间户型内部格局以及通风采光都不如另外两个户型,对着电梯,私密性会差很多,导致很多人嫌弃。

还有其它一些类型,笔者就不一一介绍了。每种户型和电梯比都有自己的特点,至于如何选择就要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多方权衡,选出自己心仪的房子。

文/龙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