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艳梅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喜欢吟诗作赋,写写风花雪月,给我们留下了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化瑰宝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让都市人疲于奔命,现实生活的压力不知不觉消磨掉了人们这些风雅与情趣热衷诗词歌赋的文化人,已很难凭借这一特长在现实生活中养家糊口,出版社也很少出版不被市场前(钱)景看好的诗词或文集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挑扁担的幽默押韵诗词?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挑扁担的幽默押韵诗词(诗词白话担道义)

挑扁担的幽默押韵诗词

作者:杨艳梅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喜欢吟诗作赋,写写风花雪月,给我们留下了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化瑰宝。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让都市人疲于奔命,现实生活的压力不知不觉消磨掉了人们这些风雅与情趣。热衷诗词歌赋的文化人,已很难凭借这一特长在现实生活中养家糊口,出版社也很少出版不被市场前(钱)景看好的诗词或文集了。

2021年1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苏青先生的随笔集《岁月如歌话人生——诗词相伴、从青从争》,文集中的所有文章都来自苏青在《科普时报》主持的“青诗白话”栏目。笔者要为上海科教社的独具慧眼点赞,这是该社注重社会效益的生动体现。

《岁月如歌话人生》书名乍一看似乎很平常,再一看副标题“诗词相伴、从青从争”,诗词味就大不一样了。读作者写的《后记》和对“诗词相伴、从青从争”的解释,我看到了一个心怀感恩的人,一个物欲横流时代的真性情中人。图书由新闻工作者李新彦先生作序,中科院院士刘嘉麒、科学史家王渝生、特级语文教师徐美菊、科普作家尹传红联袂推荐,这些专家学者都是我心目之中有大学问的人。

出版工作是促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毋庸讳言,图书同时又具有商品的属性,无疑要考虑经济效益;为此,出版物常常被印上各路名人的推荐语,且大都为美誉之词,几乎看不到批评。但是,上述专家学者为本书写的推荐语却很中肯。李新彦先生写的《序》在充分肯定文集的同时,还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文中写律诗填词曲存在不合辙押韵等问题。让我看到了学者之间的真诚坦荡。

《岁月如歌话人生》是苏青第一部文学意义上的个人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爱憎分明、敬长尊贤、踏实奋进、颂党爱国等品行特质,以及睿智、豁达的人生见解和生活态度。笔者读来,感触良多。

首先,书中文章源于生活,读起来非常感人,很接地气。哪怕是写身边的一草一木,作者也将个人感悟与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于细微处发掘出别具一格的诗意和独见。比如,作者根据银杏树雌树竭奉养分滋润满树果实导致枝叶枯黄衰残,触景生情,思老母育儿不易、慈爱无疆,遂赋诗一首,以贺母寿,以谢母恩。这种写景咏物的小诗,文中比比皆是,足见作者对事物观察之细、感悟之彻、思考之深。

其次,书中文章彰显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哪怕是身边一件小事或网上一条新闻,都能引发出作者对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比如,根据“蝴蝶效应”科学术语,《莫轻自然微扰动》一文阐明了事物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复杂性,提醒官员们处理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避免突发事件引发社会动荡。

此外,书中部分文章还书写乡愁,饱含作者对湖湘大地的热爱、对家乡山川草木的感恩。乡愁是游子对故乡的记忆,无法割舍,难以忘怀。在《方言最能解乡愁》一文中,作者回忆在湖南新化实习时,遭遇听不懂方言的窘态,颇具情趣。《未醉恍回卌年前》《民生谨记食为天》中,作者通过品尝家乡风味美食、回忆儿时家乡场景,来化解乡愁,道出了“人生滋味锤压煮”的生活真谛,激发我等游子拍案共鸣。

最后,全书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尤其是注重弘扬科学精神,激发读者独立思考、勇于质疑。《伟人科普身垂范》对“吃水不忘挖井人”进行了再解读,提出了作者独到的见解:“毛主席不光是为沙洲坝人民挖了一口红井,而是革除了当地村民的一种生活陋习,倡导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开启了中国乡村饮食卫生科普的先河。”确实,诗词不能缺乏“思”,有了“思”方能产生足够的“诗词味”,方能引发读者的自我思考。

《岁月如歌话人生》以中国传统诗词为媒介,用优美生动的文字为人生纪实,为人民立言,为时代发声,为祖国颂唱;用诙谐幽默的笔调解析新闻热点,抨击社会弊端,讽刺丑恶现象,揭露腐败问题,彰显了作者敏锐的眼光、丰沛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博大的情怀。尤其可贵的是,书中每篇文章都配有诗词(或对联、谜语),可读可赏可思可赞,宛如跟着作者畅游祖国壮美山河,遍访华夏名胜古迹,鉴学中外古今圣贤,品尝人间酸甜苦辣。(杨艳梅)

来源: 中国妇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