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我又开正面管教课了,在头脑风暴“孩子哪些行为给我们带来了挑战”时,不出所料,有这么一条:“不爱收玩具”。


忙了一天看到地上一片狼藉,才打扫完又出来一块战场……这种心烦意乱,每个妈妈可能都正在经历,我妈之前来过深圳一段时间,用她的原话说,”一天到晚跟着屁股后头,收不完的收拾……“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引导孩子收玩具上的小经验,还有一个让我特别醍醐灌顶的原则:掌握了,咱在这个问题上,也就不那么烦了。

善于沟通,孩子更爱收


1、提前约定


有很多次到了要出门、吃饭或是睡觉的点儿,正在玩玩具的小叶子都不愿意停下来,或者根本不爱收。


因为孩子特别活在当下,每分每秒都沉浸其中,不但会忘记时间,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时间概念。


大部分时候我不怎么打扰她,但影响到作息、或者出行安排了,我就会在玩之前和她提前约定好:



最好中间再提醒个一两次,快到时间了,她会更容易接受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1)


2、用孩子听得懂而且喜欢的语言


其实孩子是有愿意帮忙、承担家务的本能的,也包括收玩具,好像我家才1岁多的弟弟,每天都很孜孜不倦地去”丢垃圾“,而且很享受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2)


但为什么大一点就不太乐意了呢,因为孩子们会感受到,收玩具这件事是被命令的、指责的,一点都不好玩!


所以我会回避“你要收拾玩具!”、“你必须现在收好!”这种表达,让过程尽量有趣、而且有点仪式感



而如果咱们能更仔细去观察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是怎么和那些玩具“对话”、用她们的语言来对话,孩子不但不会排斥收玩具,还会觉得,啊,太喜欢了!


比如我家特别喜欢看《小马宝莉》的动画片,小叶子经常会把家里的N多小马宝莉玩偶拿出来过家家,然后不爱放回去。


我每次都会化身戏精,用动画片里的语言去说:



然后前一秒还不爱收的娃,立马特别勤快:


”还有苹果嘉儿和柔柔,快呀快呀,我们一起回到城堡去!“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3)


3、给孩子有限的选择


给指令也有风险,尤其孩子2岁前后,处于秩序敏感期,有时你让她收这个、放哪里,她偏不。这时我经常会用有限选择:



总之,不管收啥,最后还是得收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4)

不一定孩子每次都配合,但相比直接发号施令,还是好一些的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5)


创造爱收玩具的环境和空间


熟悉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为了孩子收玩具更方便,我家专门打了个柜子……


主要是两年前,频繁和小叶子出现因为“收玩具”产生的权力之争时,有天我忽然发现,可能不是孩子不想收,而是她做不到


比如,以前我家没有专门的玩具收纳架,除了常用的玩具,大部分玩具都放在小卧室的衣柜最高层,每次拿收玩具,都得站着凳子,还得客厅房间两头跑。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6)


时间长了,我也懒得拿上拿下,于是客厅的玩具越积越多,稍微归拢之后,还是这种凌乱的画风: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7)


后来我看到一本书,《小家越住越大》,有了很大的启发:


1) 如果孩子常玩的地点,和收纳点特别远,那么她自己、包括大人,也会没有意愿收拾。


2) 收纳柜太高,对孩子来说太不友好,只有孩子知道玩具的“家”在哪、而且有能力自己送回去,她才会真正养成收纳的好习惯。


3) 一个家有再大的面积,如果收纳空间小,慢慢就会变成居住局促、被大小物品玩具占领,有心收拾却无力保持。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8)


于是我按里面的示例,和老公商量了下,我们决定,就在客厅、孩子经常玩耍的空间,打一个超级能容纳的大柜子!


最底部是孩子常玩的、触手可及的玩具,最上面可以放敞开式的展示品或不常看的书,中间避免视线杂乱影响心情,设置成开关门。


就是这个样子了: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9)


打开柜门,里面是一格一格的,存储容量超级大!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10)


有了这个柜子后,真的感觉家里整洁了很多,小叶子知道了玩具的“家”,我们再稍稍提示,她就能记得玩完送到哪,而且高度低,自己就可以完成,这个时候再鼓励鼓励她,“谢谢你送玩具回家”,她也会很有成就感


而这两年,最下面这个“展示区”一直在调整,她现在大些了,能自己开柜子了,于是最下面,我们又会常放些弟弟爱玩的。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11)


教孩子收玩具,到底是为了啥?


今年8月,我和Terry Kottman教授一起学习阿德勒学派的游戏力,当中也包括,如何用游戏的思维和方法,让孩子更爱收玩具


大部分同学都说,很受用,孩子需要去承担责任,其中一个妈妈提了个问题:


“老师,如果我家孩子已经养成‘玩完玩具自己收’的习惯了,我还要用那些小动物对话的方式让她来收吗?”


正当大家投来“别人家的孩子”的羡慕眼光时,Terry突然很认真地问了她:“是孩子自己玩的这些玩具吗?”


那个妈妈说,“不是,有时是我陪她。但我会引导她来收玩具。”


Terry说:“如果你是和她一起玩的,那么也请一起收,让孩子学会——共享权力,也共享责任。


“共享”,一下子让我如释重负。


回想我自己和孩子因为收玩具发生的冲突,很多时候是因为,我太强调责任、想让孩子自己收拾了,但其实,偶尔帮帮她、一起收收,没什么大不了,何必在意是不是由孩子完成了所有的步骤呢?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12)


有了这个大原则,我们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跑偏


比如我妈那种“一直追着屁股后头收拾”,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孩子学不会自己承担责任;但执着让孩子自己收,又会引发新的矛盾。


我们可以在孩子不爱收的时候,引入一点点“自然后果”,比如没按时归位,下次再想玩的时候,就没那么容易找到,提醒她自己注意应该怎么妥善保管。


比如理解孩子,可能东西太多了、不知道先收哪个、怎么各就各位,我们可以搭个梯子,陪孩子一起、慢慢地教他们方法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13)


当然这一切,都不能保证在这个问题上,孩子从此不给我们挑战——因为哪怕是我们,也有想要偷懒的本能


我昨天参加“人生2.0年会”演讲,早上出门的时候想配个鞋,就把我家地弄成了“鞋子开会”,来不及收拾一地狼藉就走了……


我是真心感谢家人没有上纲上线地批评我,孩子,也需要咱们给的这份“放松”和“允许”吧。


他们长大了迟早会学会自己收东西,相比之下,我们是怎么和孩子互动表达的,是怎么影响他们知道“共享权力和责任”,反而比是不是一定收了玩具、收整齐了,更重要。


你还有什么收玩具的小妙招吗?留言给我哦:)


家里小孩不好带容易生病(每天都像龙卷风过境)(14)

吉吉叨叨:


从尼泊尔回来日程还是挺满,每个周末都会开课,尤其是我喜欢的鼓励咨询,那种去深深看见疗愈一个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


花时间也终于结束了本学期的考试,马上要开始她的小旅途,我们俩昨晚聊了半天,都想要有一些调整和变化,而且期待这个月能打飞的碰个面,好好地规划下。


一晃慢成长都快5年了,当初的小冒险,让我们拥有了现在的小事业,而我们依然想带着当初的那份初心和勇气去做更多的探险,帮助到更多的人,谢谢大家的一路陪伴❤️

—END—


作者:吉吉。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manchengzhang123

个人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