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姚约之
一提到酸秀才,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武林外传》里的吕轻侯吕秀才,他屡试不第,贫困潦倒,落魄到随便一个人都能讥讽的地步,是一个肩不能提、手不能扛的酸秀才,是彻彻底底的明朝科举的失败者。当代人提起八股取士也是批评大过赞美。
那么,你真的了解明朝的科举吗?
明朝立国之初便施行"科举必由学校"的文教政策,朝廷以律法规定读书人必须通过参加科考科举取得功名,才能走入仕途做官。据历史学家统计,终明朝一朝有60%的秀才, 40%的举人, 50%的进士来自平民阶层。无数的吕秀才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自身及家族的命运,真正实现"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的传奇。
社学的普及:古今同为上学苦
明代的读书人经过十数年寒窗苦读,其身份可以有"秀才"、"举人""进士"的升级改变,但无不是从私塾教育为起始点。
明代的私塾,可分为家塾、义学与社学三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社学,主要教育对象是广大的平民子弟,是典型古代的小学教育。弘治至嘉靖年间,朝野逐渐形成民间幼童8岁至14岁入社学读书,15岁后参加童试的传统。
那么古代的小学——社学是怎样的呢?明朝规定由政府拨款,在全国各府、州、县建立社学,每乡一所,聘请德才兼备者担任塾师,塾师多为屡试不第的秀才或举人,采取一师多徒的教学模式。吕秀才祖上虽为知府,但家道中落,所以也应该是接受过典型的社学教育。
幼童向塾师上缴学费,即"束脩"后,拜过孔子像方可入社学。塾师一般先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书籍等对幼童进行启蒙教育,而后教授四书五经,同时教授书法、绘画、音乐、算学、礼仪、律令等诸多内容。社学中,学生要早晨读书,上午听塾师讲解经书等课程,下午要临摹字帖、绘画、读书等,晚上要温习次日的功课,无事不可以请假,一年没有寒暑假,只有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才能放假。
社学一般每月初一、十五举行对学生的日常考核,并有知县、学政时不时抽查,奖励优秀学子,训斥出发懒惰厌学者。所以古代的社学和我们现代教育一样,普通学生都是背负家长的殷切希望,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学业。
子曾经曰过:吕秀才的秀才之路吕秀才作为知府的孙儿,是远近闻名的少年神童,天资聪颖,在社学中成绩优异,年纪轻轻就考取"秀才"功名,乃是吕秀才为数不多的骄傲和高光时刻!
明清时代,秀才是专指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是古代读书人获取功名的起点,只有通过童试才能获得"秀才"功名。而现代学者对古代科举的研究主要涉及乡试、会试、殿试,我们应当认识到明朝童试制度的重要性。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正式创立童试制度,童试又称童生试,考试内容围绕四书五经,考生需作八股文、论、策问等,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参加童试的学子称童生,年龄有少有老,首先要参加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录取六、七十名。县试的过关者继续参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录取百余名。府试的过关者参加提学官主持的院试,录取人数是府试的一半,此次最为重要。
童生通过院试者获得"生员"的身份,又称为"秀才",可进入县学、州学、府学进学,分为廪生、增生、附生三种,其中廪生最受优待,可定期领取官府发放的俸禄和廪米。明朝政府规定,县学有廪生20名,增生40名,附生数百人不等。读书人取得"秀才"功名后,社会地位立刻提升一等,有诸多优待,比如可身着代表身份的"青杉"与"方巾帽",可免除本人及家中二人的差役,见知县可不下跪,不可随意遭受刑罚等。为彰显地位,秀才家中房门可比平民高三寸,这就是所谓"光耀门楣"的缘故。
据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顾炎武的估算,明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万秀才,平均每县约300-400余名秀才,但并不是每位秀才都参加更高一级的乡试。学子考取秀才后,只有通过当地提学官主持的"科试",取得"科举生员"的身份才能参加乡试。据史料记载,明朝陕西地区共下辖8府95县,每三年约有2000名科举生员参加乡试,也就是说吕秀才要在本县数百名生员中考取前20名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童生为考取功名,大多呕心沥血,不少人花费半生时间才能考取秀才,所以秀才大多有真才实学。吕秀才身为前朝知府大人的孙儿,少年神童,年纪轻轻就考取秀才,但一人独守尚儒客栈,贫穷度日,可见他的生员身份并不是最优秀的廪生。与大家所认知不同的是,"科试"才是吕秀才考取"秀才"之后的第一大关。吕秀才饱读诗书,然而苦考不中,有很大的可能便是在竞争激烈的科试中发挥失常,没有参加乡试的资格,吕秀才后来才成为同福客栈落魄的账房先生,终日与账簿为伍。
吕秀才的中年逆袭人到中年百事哀,中年危机不只今人独有,明朝的吕秀才同样存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吕秀才最终也只能是一名账房先生,私塾教师,或者另一个孔乙己。
然而吕秀才竟然四十多岁才中举,从七品县令开始起飞,升任青州知府,一路升任到正三品的户部侍郎之位!我那物美价廉的吕秀才,竟然实现了让人心潮澎湃的平民逆袭,一切都是因为考中了举人!
明代科举实行严格的三级考试制度,即著名的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科举制度的第一级,可让平民百姓一步跨入士大夫阶段的神奇魔力!
明代乡试属于省级考试,在各省的省会举行,在每三年的秋天八月举行,又称"秋闱"。 乡试主考官由朝廷任命,考试在专门的贡院考试,考试分为三场,以第一场考试的八股文为最为重要。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乡试放榜后有专人敲锣打鼓,向新科举人家报喜。第一名称解元,大才子唐伯虎便被称为唐解元。
明朝在行政上将全国划分为两京一十三省,按照省分划定不同的乡试中举名额。三年一次的乡试全国共录取举人约700-1200名,而陕西一省约共有2000名科举生员参加乡试,但只能录取30-90名,可见乡试考试的残酷性,很多秀才终身未能考取举人。这也是吕秀才多次乡试失利,直到40多岁才中举的缘故。
举人已是一种正式的国家级官员预备队,比秀才有更大的社会特权。举人可与知县平起平坐,协助知县管理一县的事务,地位尊崇;举人若犯了罪不能随意定罪,必须先革去其举人功名然后审理。最重要的是,举人是读书人走入仕途的起点,可以直接做官,但一般担任地方官吏和县学教官等,如知县、学正、主簿等底层职位,但举人出身的士子也有不少凭借自身出色的才能位居高位。如明朝嘉靖年间的"海青天"海瑞,便是举人出身,从没有品级的教谕做起,经知县、户部主事等职位,最终官至正二品右都御史。吕秀才便是依照海瑞的模式,以举人的身份升任国家重臣。
吕秀才的科举之路到乡试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我们还要看看吕秀才的"进士和翰林院"之梦。
明朝读书人的梦想:进士和翰林院明代中后期开始正式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制度,规定明代正三品以上大员必须进士出身。明朝无数的吕秀才寒窗苦读,其最大梦想便是高中进士,得以考入翰林院。
明代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在北京举行,来自两京一十三省的举子,从各自家乡向京城汇聚,浩浩荡荡三四千人,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史称"进京赶考"。会试又称"春闱",考试场次及内容和乡试基本相同,而主考官大多为皇帝钦派的翰林官。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明朝科举是读书人的最大出路,所以科举舞弊严重,嘉靖时期形成搜查考生有无夹带作弊的搜查制度,可谓斯文扫地。
义和团运动中翰林院被拳民烧毁
明代会试有一个对现代高考影响较大的特点,就是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按地域划分分南、北、中三榜,每榜按照定额录取考生。会试录取率约为15:1到30:1不等,会试考中者即获得"贡士"身份。会试是三级考试中的第二级考试,接下来的殿试才是科举考试的终点!
殿试在会试一个月后举行,多定于三月十五日,由皇帝在大殿上亲自出题考核考生。此次殿根据成绩确定排名,不存在残忍的淘汰,所以参加殿试者均可以获得"进士"身份。据史料记载,明代殿试总共进行88次,总共录取进士24452人,平均每三年录取278人,可见进士之难,难于上青天! 而明朝进士地位的尊崇,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
殿试结果共分三甲,参考者都可获得金贵的"进士"身份,其中一甲赐进士及第,为我们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一甲进士可直接入翰林院当官,状元被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则被授予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而二甲、三甲进士可继续参加下一步的"馆选",考核成绩优异者可考入翰林院,担任大名鼎鼎的庶吉士。
图片来源见水印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创立翰林院和庶吉士制度,担任起草诏令、侍从顾问、经筵讲学、修史等重要职责。明成祖朱棣随后创立内阁以代使宰相职权,权利逐渐凌驾于六部之上,所以成员只数人的内阁阁老便是实质上的大明丞相。庶吉士在翰林院期限三年,成绩优异者可留在翰林院担任编修、检讨,专待进入内阁,成为大明阁老;成绩较次者成为给事、御史、六部的主事等。庶吉士的出路基本在京留任担任京官,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终大明朝一朝,权倾朝野的内阁阁老绝大多数出自翰林院,翰林院的庶吉士则是名副其实的"储相"。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名相,如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均是出身翰林院,无怪乎吕秀才的终极梦想便是考入翰林院!
结语:说不尽的科举
明朝科举,是在沿袭宋元两朝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完善,虽然有过分注重八股文、科举舞弊、南北地域不公等诸多问题,但是科举制度让无数出身底层的吕秀才们,得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让普遍百姓有积极的参与改造社会的机会,这也是明朝能长达276 年的主要原因。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独创的一种为国家选举人才的制度,发源于隋炀帝时期,兴盛于唐宋元明清时代,最终在清末被学堂制度所取代,其兴衰历经千余年,但至今仍有说不尽的话题。
作者姚约之:儿时只怕读书难,少时总觉为人易,而今两事从头来。读书,修身,世间最值得喝酒的两事。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