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兵

摘要:长盛不衰口碑爆棚,无数次重播依然热度不减的经典抗战剧《亮剑》其实也并不那么完美,还是有很多明显和历史真实不符合的硬伤。

亮剑火爆程度(盘点亮剑的众多硬伤)(1)

长盛不衰口碑爆棚,无数次重播依然热度不减的经典抗战剧《亮剑》其实也并不那么完美,还是有很多明显和历史真实不符合的硬伤。

抗战剧《亮剑》,可谓激情燃烧,看后让人激动,让人兴奋,让人热血喷张。但激动之余冷静下来对剧情再回头仔细一琢磨,又叫人的心里有了那么一点不舒服;兴奋之后再仔细一品味,又让人的感觉中有点不是滋味,因为对于抗战历史还算有点研究的小编来说,情不自禁就看出了剧中的瑕疵——和历史真实完全不符的“硬伤”!

第一,剧中李云龙的独立团隶属于八路军129师386旅,活动地区是在晋西北。这在电视剧中有明确的交代。而129师主要活动于晋东南、晋南、冀南、豫北一带,查遍八路军军史,在晋西北的部队主要是贺龙任师长的120师。这是第一个硬伤。

第二,剧中一开始,李云龙还是新一团团长,率部违抗命令从日军正面突围,击毙日军坂田联队长,击溃坂田联队。在整个抗战历史上,八路军一个团正面硬扛日军一个联队,还击毙联队长击溃日军,肯定是没有的。以新一团千把人,重武器也就一门迫击炮,几挺重机枪,要从标准编制3800人,9门70毫米九二步兵炮、6门37毫米反坦克炮、36挺重机枪、81挺轻机枪和108具掷弹筒的日军步兵联队正面突围,根本就没有可能。这一战也没有原型战斗可循,完全是凭空编造。

亮剑火爆程度(盘点亮剑的众多硬伤)(2)

【本号关联视频号“老周新观察”,可在站内搜索,同时全网各大视频平台同步推出,敬请加关注多支持】

第三,万家镇的伪军骑兵营,是丁伟送给李云龙的礼物,但丁伟告诉李云龙的时候,李云龙是被贬到被服厂当厂长,什么时候能复出还不知道,而且复出了就一定会到万家镇附近?就不会被派到离万家镇几百里外的地方?那丁伟送的这份礼物不就成了空头支票?难道丁伟还有未卜先知,早就知道李云龙会去接任独立团团长?

第四,在晋西北的山区地带,是不适宜骑兵作战的——李家坡之战时,李云龙就亲口说骑兵山地仰攻,目标太大是活靶子,而且维持骑兵的成本大概是步兵的八倍左右,以独立团这样困难的情况,以李云龙这样精明的算计,会花这么大的成本养一支不大派得上用处的骑兵?如果不是旅长打秋风,只给留下了一个骑兵连,要是一个骑兵营的话,足够养活三个步兵团了!在晋西北穷山恶水的破地方,李云龙有这能耐吗?再说历史上,无论是129师,还是386旅就从来没有骑兵,更别说一个小小的团级单位还自己闹个骑兵连。

第五,李云龙调任独立团团长后,带领独立团打的第一个翻身仗,围歼山崎大队的李家坡之战,这一战是以关家垴之战为原型的,历史上参战的八路军部队主要是386旅和决死纵队,日军也确实是以一个大队为基干的冈崎支队,总兵力大约500人,但历史上的关家垴之战,八路军以两万人,数十倍于敌的部队却久攻不下,刘伯承、陈赓都要求撤围,但彭德怀却横下心来坚决要求打到底,并甩下一句狠话:“打不下来插销番号,杀头不问大小!”但最终日军援兵赶来,彭德怀只好下令撤出战斗,此战是彭总平生四大败仗之一,在剧中却居然成了全歼日军的大捷。

第六,李云龙和楚云飞各带了一个警卫,就大闹聚仙楼日本宪兵队长平田一郎的生日宴,这就更是神剧的脚本了。难道身为宪兵队长,召集这么多的日伪军官,难道没有任何的安全警卫?穿一身汉奸惯常穿的香云纱外套,戴个礼貌墨镜,就可以大摇大摆进聚仙楼?再有聚仙楼枪声一响,县城里的日军都跑哪里去了?就没人赶来,听凭李云龙和楚云飞扬长而去?

亮剑火爆程度(盘点亮剑的众多硬伤)(3)

第七,李云龙率部围攻平安县城,这在八路军战史上也是找不到相应的原型之战。面对高墙深垒防御工事坚固的县城,即便有上万人部队,当然还有相当部分是要负责阻援,真正围攻县城的撑死了也就五千人。但是没有重武器,独立团就一门意大利炮,十七发炮弹,靠着一炮轰掉城门楼子,突破口都没打开,甚至连城门都轰开,就能攻下平安县城了?

难怪会被懂行的军迷戏称为平安格勒之战,足以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媲美,这样的桥段已经不是硬伤,而是有点胡编乱造的味道了。

第八,日军山本一木的特种部队。个个穿着防弹背心,戴着不反光钢盔,还要套个网线钢盔罩,再戴个风景,酷炫得很,特种部队是为了扮酷作秀吗?抗战时日军真实的以偷袭八路军总部为目标的特种部队益子挺身队,可完全不是这样,是穿着破旧的八路军军服或者华北农民的装束,普通的就像路人,这才是特种部队!穿得跟外星人似的,那是在招呼子弹往自己身上打。再说,山本一木剧中说什么德国慕尼黑特种兵学校毕业,当年德国就根本没有什么特种兵学校,当时连特种兵的概念都没有,那是说的特种兵,是指除了步兵、骑兵以外炮兵、装甲兵和工兵等专业兵种的统称。纳粹德国虽然在二战中开启了现代特种兵作战的先河,并将特种作战发挥得风生水起,战前也没办过什么特种兵学校,就连德军特种战的头号人物,被誉为“欧洲最危险的男人”奥托·斯科尔兹内都没有上过什么特种兵学校,而是自学成才的。

……

亮剑火爆程度(盘点亮剑的众多硬伤)(4)

可以说,真的要仔细找找硬伤,无论是剧情逻辑上的,还是和历史真实不相符合的BUG,几乎每一集里都有,简直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只是《亮剑》的绝大部分硬伤,对那段历史不太理解的人一眼还真看不出来,不像那些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的雷人桥段,一看就太假了,但本质其实是一样一样的,甚至可以说《亮剑》更具有欺骗性,这种真真假假,真的外表里面掺杂一点假的,最能忽悠人。

当然,不可否认,《亮剑》作为一部影视作品,还是有不少出彩的地方,例如人物形象鲜明,有血有肉;再如整个剧的情感渲染,也非常成功,逢敌必亮剑的军人血性,更是令人血脉喷张。当年,第一次看《亮剑》小编也是被深深打动,那是电视里都还没有开播,是从朋友这里拿到的种子,在电脑上从下午看到第二天上午,一口气看完的。

对于《亮剑》的看法,自然是见仁见智,原著作者都梁对军史相当熟悉,《亮剑》这部作品基本上是我军战争年代,尤其是抗日历史时期高光片段的集锦,有些战斗和事件,也有作者自己用后世眼光来重新思考和解决,也并非无脑拔高,比如李家坡战斗,都知道是在关家垴战斗的基础上改编的,历史上这场战斗八路军是吃了大亏的,李云龙在《亮剑》里,是靠土工作业和集中使用手榴弹,一举攻下李家坡,解决了战斗。就有不少人是认可剧组的这种对李云龙和独立团的艺术加工,毕竟是影视剧,需要对角色进行树造,对李云龙进行一点拔高,也无可厚非。

亮剑火爆程度(盘点亮剑的众多硬伤)(5)

影视剧肯定是要通过各种表现方式来突出主人公李云龙,在换李云龙独立团上阵前,程瞎子的772团已经攻了八次,都没能攻下李家坡,旅长将772团撤下,换上独立团,结果772团团长程瞎子都快要哭出来了!李云龙独立团最后的进攻,同样也是付出了多少战友牺牲的代价!?旅长对日军反击时的炮火支援,为什么会摔帽子喊:“他娘的,老子不过了!”为什么独立团团连伙夫马夫都组织起来,举着铡刀菜刀朝上冲?这些细节都已经告诉我们这场战斗的残酷了,不能光看见端着轻机枪冲锋的镜头,而不注意这些细节。

还有不是小编我吹牛,当年《亮剑》原著小说一出来,我就觉得这部在主旋律框架下,对相关历史进行了一番腾挪辗转又游刃有余的创作,如要改编成影视作品,第一肯定会砍掉建国之后的那一半内容,第二肯定会把宋庄战斗给加进去,因为了解八路军战史的人都知道,宋庄战斗与《亮剑》实在太搭调了。后来电视剧出来,果然如此,所以我还是很有点沾沾自喜的。不过在网上与人讨论相关话题时,同样有这样的预估,我遇到不下四人,于是我意识到这股意识流其实不是我个人有多聪明,而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群体共性认知。

总的来说《亮剑》的很多情节在在历史上是有迹可循的,并在此基础上对于八路军、李云龙的拔高还是被很多人认可的,至于后来有很多跟风翻拍,自己完全无脑瞎改,那个真怪不到老版的《亮剑》头上。

当年读原著的时候,李云龙跟赵刚商量野狼峪伏击日军,为的是冬天到了,战士们还穿着单衣,不打一仗缴些物资回来,日子没法过了,结果原计划伏击一个日军中队,一个团的人穿着单衣在野狼峪趴了一夜,书中的描写是李云龙觉得自己肚子都冻得连刺刀捅不进去,第一次看到这个情节,还觉得蛮好笑的,细想让人悲从中来。天亮了,终于将日军等来了,来的不是情报中的日军一个守备中队,而是从关东军调过来的两个精锐步兵中队!不但兵力原先设想的多了一倍,而且关东军的战斗力也远比守备部队强得多,怎么办?李云龙的亮剑精神不是扯着脖子喊喊就喊出来的,而是这种情况下给生逼出来的,这么一个中队的日军,打是失败几率奇高,不打放过去,趴了一夜的战士这股气一泄,自己都不知要冻饿而死多少人!那还如和日军拼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亮剑火爆程度(盘点亮剑的众多硬伤)(6)

只有亮剑一博,才有死里求生的希望,所以李云龙面对强悍的对手依然亮剑了,这一战,李云龙独立团自己伤亡也很惨重,就是用那么多烈士的鲜血,为还活着的人争取到了在接下去严冬里生存所必需的物资,也为还活着的人保住这口高昂的心气劲没泄,可以继续咬着牙战斗下去。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影视作品,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没错,影视剧作为艺术表i谢娜,自然允许夸大、渲染,但源于生活的底线是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更不能成为胡编乱造的遮羞布。所以,小编还是认为像抗战这样严肃沉重的历史题材,还是尽量尊重一点历史,尽量还原一点真实一点为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