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奇8月15日,河南洛阳市孟津区核酸检测人数较多,志愿者数量不足,一位民间救援队的队员孙洪涛把哥哥、嫂子、姐姐、老婆和三个孩子全部带过来参加志愿服务孙洪涛的妻子表示刚开始并不理解丈夫的做法,但这次和丈夫一起做志愿者,才更加明白了丈夫工作的意义(8月17日《新京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展现志愿服务风采弘扬奉献精神?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展现志愿服务风采弘扬奉献精神(志愿服务全家上阵)

展现志愿服务风采弘扬奉献精神

文/严奇

8月15日,河南洛阳市孟津区核酸检测人数较多,志愿者数量不足,一位民间救援队的队员孙洪涛把哥哥、嫂子、姐姐、老婆和三个孩子全部带过来参加志愿服务。孙洪涛的妻子表示刚开始并不理解丈夫的做法,但这次和丈夫一起做志愿者,才更加明白了丈夫工作的意义。(8月17日《新京报》)

众所周知,此番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德尔塔毒株不容轻视,带着全家参与志愿服务,势必冒着不小的风险。古话说得好:“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一家人齐心抗疫,团结协作,往往能释放出十倍百倍的抗疫力量。浓浓的奉献精神,在无意间得以传播流转,展现出美好的精神价值。

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言道:“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参加志愿者服务并不是盲目地给予,而是正因为能从中感受到被需要的充实感,大多数志愿者才“乐此不疲”。可以相信,带着一家人参与,不仅是期望通过家人帮助缓解志愿压力,更是期望将同样的幸福感分享给家人。

很多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重在“言传身教”。带着孩子参加志愿活动,父母亲人一起奔波、一起流汗、一起感受他人的致谢,试问还有什么教育方式比这更贴心到位呢?这也使得志愿精神在这一辈与下一辈之间接续传递,家庭关系更密切,良好的家风家教也得以固守和传承。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文明向前发展,乐于参与志愿服务的人越来越多。根据《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超1.69亿人。一家人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恰能体现出社会文明新风已深入千家万户,得到男女老少的充分认可。

诚然,不是所有志愿者家庭都需要承担全家齐上阵的道德责任,可我们仍然希望家庭成员能给予志愿者亲属必要的精神支持。美好的爱心值得全家和全社会守护,相信美好的善举也能在相互传递之间,回馈到自己家中。只要家庭条件允许,一家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可以再多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