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懂的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孤独中坚持)(1)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这句话是《老人与海》全书的文眼,高度概括了一个硬汉的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巴西的一个老渔夫,他已经连续84天连一条小鱼也没捕到了。

在出海的第85天,他终于钓上来一条大马林鱼,有18英尺长,约5.48米,比他的小船还要长。

人到中年才懂的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孤独中坚持)(2)

这条大鱼拖着小船在海上整整游了两天两夜,圣地亚哥也与它搏斗了整整两天两夜。

在这搏斗的过程中,圣地亚哥右手受伤,左手抽筋,饥寒交迫,疲惫至极,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把大马林鱼绑到了自己的小船边,带着它返航。

但是在返回途中,接连遇到鲨鱼的五次袭击。在和鲨鱼的较量中,他先后用鱼叉、刀子、船桨、短棍与鲨鱼进行对决。

最后,大马林鱼的肉被鲨鱼吃光了。圣地亚哥满身疲惫,换来的只不过是一副巨大的鱼骨架。

人到中年才懂的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孤独中坚持)(3)

虽然他两天两夜的付出无功而归,但在精神上,他没有向大鱼和鲨鱼屈服。

他依然是一个胜利者,一个英雄,一个令人敬畏的硬汉。

一个人的肉体可以被打败,但他的精神永远不能被摧毁!

这正是作者海明威通过圣地亚哥要呈现给读者的精神食粮。

孤独中的坚持

古语说得好: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有时候,我们缺的不是力量,而是坚持下去的行动。

看过一幅漫画:

一个挖井人,今天在这挖,没挖出水。明天换一个地方挖,还没见到水。后天再换个地方,还是没挖到水。

这样换来换去,始终不能坚持在一个地方挖下去。如果他能再坚持坚持,一定能挖出水来。

只可惜,挖井人因为没有坚持到底都半途而废了。

圣地亚哥的可贵就在于它无论多么累,多么困,多么疼,多么孤独,多么饥寒交迫,他都能坚持下去。

如果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早葬身于大海了,更别说征服大马林鱼和搏击鲨鱼了。

人到中年才懂的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孤独中坚持)(4)

在孤独无助的时候,我们唯有坚持。

一些画家,学者,科研工作者无不是孤独者。

他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孤独。

只有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才能取得令人向往的成就。

杨绛先生在女儿和钱钟书相继离开人世之后,独自一人打扫战场,整理钱钟书留下来的手稿。

80多岁高龄的她,孤独地做最后的整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坚持下去啊,这一般人谁能做得到?可她——杨绛先生做到了!

孤独给人力量,在孤独中找到方向,向着目标一如既往,最终将看到胜利的曙光。

拼搏中的乐观

有人说

“如果人是乐观的,一切都有抵抗,一切都能抵抗,一切都会增强抵抗力。”

圣地亚哥是乐观的。

当他与大马鱼搏斗时,左手抽筋,不能活动。

他会说:“也许太阳升高一些,它会好的。”

当他右手被割破时,他会说:“只是割破了一点,另一只手的抽筋也已经完全好了,而且我的两条腿都还很强壮有力,更何况我在食物方面还远胜过它。”

在茫茫大海中,黑暗、孤独、疲惫、饥饿统统来袭。圣地亚哥却能和星星对话,与大鸟交谈,和鱼做朋友。

人到中年才懂的百年孤独(老人与海孤独中坚持)(5)

甚至做梦,梦到狮子,梦到孩子。

无论多么糟糕的环境,他都能乐观对待,幻想着青春和活力。

富勒曾说:“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圣地亚哥就是苦难磨练出的硬汉。

他以乐观的态度来接受现实,轻松地克服恶运,排除随之而来的倒霉的念头。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