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桨声读书笔记摘抄及句子赏析(文艺评论王欢)(1)

巴山夜雨涨秋池

——长篇小说《人是活的》读后

王欢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活到31岁。

这样的念想,是我读完吴丹33万字的长篇小说《人是活的》之后。相较于直截了当谈读后感,我更愿意啰嗦一点,讲一讲这本书同我的奇妙缘分。

毕竟,这是我今年读完的第一本小说,更是近几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前辈吴丹,我不甚了解,亦未见过本人。最开始知晓吴丹,是在“重晚副刊群英荟”微信群里,看到“了人.吴丹”这个微信名。我很奇怪这个昵称,想“了人”不是应作“鸟人”别名,那意味更为直爽。当然,这仅是我的猜想。但,我又不得不妄想,想来了人,应当是有燕赵游侠之意,持剑走天下,了却千古事。或许,这源于前辈吴丹对生活的些许态度。

吴丹在这个微信群里特别活跃。我细统了一下,一年多时间他在群内发言3750条,而我说话的次数约摸只有他的零头。我之所以极少在群内发言说话,乃至于群内下起红包雨,我都不敢冒然点开抢。一是自觉文学创作上离群内文学大咖差距甚远,自己刊发文章极少;二是群里人大多不熟络,怕说错了话,造成些冲突误会。

陌生也造就了新奇。今年6月底,吴丹便在这微信群内为自己的新书发启事、打广告。吸引我更好奇的是,他不售书,而是出借。借书时缴纳保证金100元,读完后能说出个所以然,则保证金全退;或用烟或书佐(换)对价也可。我很好奇这则新奇启示的文字下,潜藏着作者怎样一套思维模式。因为文字清苦,熬出的长篇小说定是九代单传的独子,护于手心,容不得他人半点闲言白眼,哪有出借的道理。或者,往世俗上说,再贫瘠难堪的文字,只要正式刊印,也要赚些稿费,即便是刚够回本。

6月25日。再次出于好奇,我私底下添加了吴丹先生的微信,支付借书押金。四日之后,便收到他快递寄来的新书,内附一收讫保证金凭证。糙黄毛边纸上,毛笔竖写从右至左,“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今收到江南兄弟人是活的借书押金100元。吴丹二零二二年六月。”草书黑浓,字迹苍劲,游龙飞走,又加盖了三枚红色印章。稍隔远一些望去,不像是押金凭条,倒像难以求得的名人题字。一细算邮寄快递费用,再加笔墨本钱,貌似了哥反是贴了一小笔。

我粗略翻看了几页小说,觉着重庆方言浓厚,似乎文字都溢出来红油火锅的辛辣呛鼻和嘉陵江畔的鸣笛浓雾,行走于码头的汉子喘息。接下来一段时间,因一些事情未能展开读,就将书搁置一旁。趁着上周双休空闲,便拿起书紧赶慢赶读完一遍。

读完后,我忍住眼泪滚出,却是在心里大哭一场。

小说中的人物——张老幺、陈五妹、苏佳、荣儿.....似乎每个角色的一些细节,都曾在我周边生活游荡,我见过太多类似的、不相关联的小小片段。可这些人都是单一的某方面不幸或时运不济,但绝无累积连续、压抑不断的苦痛。吴丹此本小说笔下的人物,却偏攒积了世间所有苦难。全篇小说十九个章节,每个章节都贯穿了张老幺的疼痛,乃至于在新婚之夜,都觉着五妹儿嫁给他如同梦幻,像极夜幕下一轮遥不可及的弯月。而后,张老幺第一次车祸撞死了个路边蹲坑的老头,而他被留置期间陈五妹遭苏佳要挟强暴,随后张老幺又意外撞见苏佳和陈五妹车上丑事,误会之下张老幺同五妹儿离婚,接下来张老幺母亲意外跌落身故,独生子伟伟被意外飞出去锉刀砸中头部死亡,陈五妹精神奔溃离家出走......张老幺最终踏上了遥遥无期的寻人路途。很多章节文字,将我从盛夏酷暑冰峰至寒冬冰窟,心底生出的悲凉,泪腺不断汹涌冲击我的心间,又被无名堵住憋得慌。几次,我都想丢开书逃之夭夭,不愿看文字中的大悲大苦。

就文字情节设计而言,或者吴丹先生整部小说的思想脉络和架构,我多少觉得有些为苦言苦,为张老幺打抱不平。甚至产生愤慨,怨这命运对张老幺不公。但冷静下来,联想到最近火爆的谭谈交通,在一期视频中遇见的福贵大爷。他的爸爸、妈妈、哥哥、老婆、子女都死了,只有不会说话的傻弟弟和一条养了十多年的老狗。所以,也释然了吴丹先生 小说情节的发展趋势。一部好的小说,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连接于现实生活,感叹于世间万事,陷入悲哀,引发共鸣,或许这就是小说当有的意义所在。如同福楼拜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死去,福楼拜痛哭流涕底叫着“包法利法人死了!”朋友劝他,作为作者完全能可以改过来,包法利夫人不用死。可福楼拜却说,包法利夫人必须死。毕竟,小说塑造出来的人物角色,最终服务铺垫于小说主题,以及作者所想表达的终极思想。

这一点上,吴丹先生又是善良的,至少埋下了张老幺生活向好的伏笔。“太阳升起,心底一天又开始了,人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天将要发生什么。老幺说,人是活的,就有希望。”最后的张老幺,一人踽踽独行,内心满怀希望,无非要突出的主旨即——人是活的,就有未来。正如若干年后,谭乔再次遇上往前看的福贵大爷,他又结婚生了个女儿。

便是印证了小说封面一句总括:“一路追寻,一路重生”。

兴许是,我与吴丹同系藏蓝同行的缘故。也在基层一线见过太多悲情故事、生离死别、惨烈悲剧。譬如,我数年前办结的一个案子,嫌疑人被刑事拘留期间,我反复提醒他的妻子,不要去找任何人处理,绝对要信任我们。而这个娇小女人,却昏头昏脑自己找了一个中间人,以付出自己身体为代价,去找所谓的关系为他丈夫开脱。刑事拘留期限届满后,涉案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审,她还傻傻地以为是自己身体付出换得。再后来,嫌疑人知晓了这个事情,他很真诚的同我讲起,我听了心里特别难受,问是否需要我们介入处理。但嫌疑人说,这个事情没法处理,他已咨询了律师,不怨妻子,是她太傻了。我再问一些具体情况,他不愿再多说。后来,嫌疑人被判刑六年,又和妻子离婚,两个孩子归男方父母。再隔了一段时间,这个女人远走外地同另一个男人结了婚。我一直在掐指算,监狱内的男人应该快刑满释放了。我不知道,他今后的命运会是怎样,更不知道他是否怨恨我。

我在个人微信公众号里,记录了身边些许悲事。诸如,我的幺舅公两次跳入山间荒水塘,第一次被救起,第二次再次自杀;还如我那苦难的朋友,头回坐飞机,便是去见他在外地突遭车祸身亡的母亲......出于工作关系,我亦见过太多具意外高坠、江边溺水、烧炭自杀、醉酒身亡等等遗体。我想起我的父亲,为了生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保安、倒卖死猪瘟猪、进厂做屠夫、干剃头匠......还有我的母亲,从代课英语教师辞掉工作养育我,待我稍长大后,母亲便一个人背着货物,走很远很长的山路去卖货,挎包里揣了一把刀尖锋刃、凹出血槽的匕首......很多我感慨的故事,在这一刻成为哽咽。终究概括明白,在生命终结时候,一切希冀都变得绝对不可能。唯有朝着苦难前行,只要人立得起倒不下,活着便是希望,即可破釜沉舟、向死而生。

我想,我是童年点过煤油灯的孩子,自然知晓今日光明的可贵。

今夜,巴渝大地一场暴雨,想来已是涨满了秋池。

明日,定会日出晴川。

(作者单位:涪陵区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