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程迪/文

摘 要: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在复兴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大时代背景下,要明确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对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本文通过对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进行论述,明确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阐明书法字体设计创新发展中应遵循的规律,以达到展现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互融合。

关键词:书法字体设计;实用性;艺术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逐渐提高。书法字体设计中以文达意的基本特征与创新独特的设计风格让传统书法艺术的创意设计充满了活力。书法字体设计不仅在设计形态上完成了传统文化的古与今对话,在使用过程中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认知个体的审美水平与文化素养。承载的文字功能和独特的视觉表现与其实用性与艺术性相互对应,这两方面的关系链接到了用户使用层面与审美层面的平衡,明确二者之间区别与联系是书法字体设计蓬勃发展的关键。

1 书法字体设计概述

文字,不仅仅是承载、交流、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工具,更是新时代传播国家形象、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书法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书写形式,在千百年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是其他书写形式所不具备的。书写工具的进步、传播媒介的变化、个体情感的需要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图式,使书法字体的现代设计成为了整个字体设计中的重中之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极大程度上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对于书法字体也有了数字化留存,但影像资料的留存是不足以达到书法字体的现代化形态的,唯有让其真正地进入认知个体的世界,在发展中保护与继承才能让其文化功能以及美化功能彰显无遗。对古代书法原贴的风格与用笔特征进行高度地提炼与凝结,对于字体形态在不同媒介上的运用进行科学取舍与创新,让传统艺术在用户的使用中传承与发展。

书法字体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研究)(1)

图1 新人文宋体

2 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

文字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三大要素之一,自诞生起就有着明确的使用目的。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回望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每一个进步都是创作者对于前期书法字体的再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推动了书法字体的演变与发展,还为现代书法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库存。书法字体设计让书法字体无论使用功能还是文化功能都能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2.1 书法字体使用的快速便捷

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于书法字体本身而言是极大地提高。书法字体设计使得原书法作品中的优秀字体在现代社会更快更好的被认知个体所使用,借助数字化平台传播于受众的生活各个方面。书法字体设计首先就要方便实用、易于辨认[1]。书法字体的手写方式让书法作品有浓厚的个人特色但耗时较长,在现代社会的阅读中具有一定局限性。书法字体设计较好地平衡了书法字体的古与今,让每个人都能快速便捷地使用书法字体。

2.2 字体演变形式的多样呈现

字体种类发展过程,其形式经历了龟背刻字、手写书法、批量印刷、数字化,这其中字体设计更加偏向于在数字设计上使用的标准化、统一化字体,忽视了富有多样性的书法字体设计。书法字体设计通过对古代书法字体的特征提取,概括了原帖的书法意味,同时也融合现代阅读所需的字体特点,让读者在使用时拥有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2.3 传统美学思想的当代表达

在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播与继承上,书法字体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力量。书法艺术的悠久历史积淀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书法字体设计的应用,不仅是借鉴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更是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增强视觉体验的新鲜感,使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风格,其独特的笔法表现在其外在形式、内在魅力和意境、虚实结合、白纸黑字的构思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艺术思想,通过设计让其散发出更多的传统思想。例如,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尤为明显,书法字体中的阴阳虚实在与故事剧情的画面营造相结合更加突出了电影的主题,渲染剧情氛围。不同的书体的笔意不尽相同,对字形与笔画结构的艺术化处理能够更好地将书法精髓融入到招贴设计中。

书法字体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研究)(2)

图2 爨宝子碑体

3 书法字体设计的艺术性3.1 准确的视觉表现

书法字体设计的艺术性最直观的就是视觉呈现,准确地对字体的笔画特征进行取舍,创新出更加符合现代认知个体接受的艺术表现。准确的视觉表现并不是对书法性的一味削减,而是在依据成熟的字形标准对字体笔画的创新,不仅能散发书法字体设计的艺术性,也更利于现如今数字化的传播。例如,著名字体设计师陈嵘的新人文宋字体,设计师从现代认知个体的接收能力与阅读习惯、字体呈现出视觉样式与阅读效果,以及笔画造型方面进行创新和思考。根据《汉字写法规范字典》以及《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对重点的横、竖、撇、点、横折、折、提、横折勾进行创新;以及从视觉接受层面上对于笔画的粗细与视觉效果进行了斟酌[3],新人文宋体是一个在屏幕阅读时代对于传统书法字体的传承与创新(如图1)。

3.2 独特的风格提炼

每款字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征,不同的风格所包含的笔画特点也有所不同。例如,王相高的手书具鲜明的隶意,点画书写中于奋笔间提按的反差较大,特别是字的末笔,遇有捺、横、竖弯勾者深含隶法。从书法作品到书法字体的过程中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贴的风格特征,单字的结构字形都对其笔画的多样性有极大的要求。这款字体不仅回归了王相高原贴的艺术风格,补充了其风格所涉及的其他缺失文字。又如,苏新诗“爨宝子碑体”的字体设计中,每一个偏旁和笔画在不同的字中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字都是逐点调整、逐字制作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熟成,点画特征明显。这些字体将停留在古老年代中的点画重新活化,运用在当代的社会生活中,风格中蕴含的传统形式美和当代高科技对于个体的认知来说,都是一场心灵上的跨时空会谈(如图2)。

3.3 生动的设计手法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设计的重要趋势,结合学科相关知识将死板的设计手法生动化,对于书法字体设计也大有裨益。例如,陈楠教授的陈体甲骨文以甲骨文书法艺术为原型,对其注入新的设计思维,赋予了这种意义深奥的文字强烈的时代气息。在陈楠教授所倡导的“格律设计论”下,建立起一个由“方”与“圆”构筑的网格状母图上,结合了几何与图案学的原理,使得甲骨文字体造型的传播和视觉审美的发展贯通于当下时代。用艺术化与数字化结合的方式活化甲骨文,是为了让其超越文字和字体本身的意义,成为一种承载民族文化基因的独特审美符号[4-7](如图3)。

书法字体风格的分类(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研究)(3)

图3 汉仪陈体甲骨文

4 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关系4.1 相互区别

书法字体设计即要追求个性化,又要符合标准化,二者相互区别也相互制约。实用性在文字发展初期的占比较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书法字体设计实用性的主要内容更多的是其文化与艺术功能,这并不否认其作为文字的使用功能,但是在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传达类设计使用中,实用性在风格要求的同一使用环境下共同实现,彰显出书法字体设计中的使用共通性,在相同的使用环境中对于不同主题的表达发挥了书法字体设计中的独特审美个性。艺术性在于书法字体设计中独特的意趣,线条是主要的艺术形式,是对外界事物描绘最为简洁的手段,在书法字体设计中线条不再受到传统的约束,更能充分展现出各种形态、情感以及气势,代表了中国最为独特的艺术精神。

4.2 相互联系

书法字体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是一个有机体中的两个方面,实用性在其发挥审美功能时转化为艺术性,艺术性在其充当艺术功能时也发挥其实用功能。普遍的实用性在独殊的艺术性中得到升华,独殊的艺术性在普遍的实用性中继续扩散,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发挥二者最大的设计功能。

5 结语

书法字体设计的本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用性与艺术性是其两个基本方面。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转化,缺一不可。书法字体设计的研究要用整体的眼光看,不应该将两方面割裂开来相互否定。书法字体设计“脱离人的需要则衰,脱离文化的意蕴则亡”,只有坚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才能建构出书法字体设计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达旭.书法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文化生成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84-88.

[3]陈嵘.汉仪新人文宋字体设计的方法、过程与展望[J].装饰,2016(09):142-143.

[4]朱晓军.书法字体应用视觉艺术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9):74-75.

[5]唐长兴.论书法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及传播效果[J].中国书法,2017(10):175-176.

[6]陈庆亮.浅析中国书法的艺术性 [J].艺术评鉴,2017(06):2-4.

[7]陈楠.再造·甲骨―现代设计语境中的甲骨文创新设计[J].装饰,2018(05):104-107.

(孟云飞转自《工业设计》 2020年第8期 P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