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中敲铜鐘,童男童女同上学

谕笔合喻璧,玉中玉外俞经纶

儒学教谕是县学的教授,相当于教委主任,有时是县学校长。桐城中学致力于中西合璧。谕笔:教谕笔示(勉成国器)。合:合乎,其一:璧与上联鐘(鼎)字匹配,代表国器;其二:不能让百年孤联一直孤下去,此下联与之合起来,成双成对。喻璧:通晓的玉璧。下阕意在写出:中西合璧的教育思路。俞:副词,更加。

玉中玉外:玉中有文化涵养,喻指桐中百年文化沉淀深厚;玉外圆润光滑,精美别致,灵气逼人,喻指桐中名气在外,声名远扬;意在突出桐中一直致力于中西(外)合璧的教育思路。经纶:致力为国家培养输送治国安邦的人才;纪念桐中创始人吴汝纶教育家。

桐中120年校庆标志(献给桐中一百二十周年校庆)(1)

经纶:道出:吴汝纶的纶字。[jīng lún]

释义

1.整理过的蚕丝 。2.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3.借指抱负与才干。

桐中120年校庆标志(献给桐中一百二十周年校庆)(2)

资料:百年桐中,代起人豪,桐城中学是吴汝纶先生于1902年创办的。吴汝纶,清末教育家、桐城派后期大师。晚清时期,风云变荡,中华古国走到了历史关口,有识之士惶惶奔走,救亡图存,各种主义和思想破土萌生。吴汝纶作为旧学淹贯的士大夫,却深刻洞见洋务派重物不重人的弊端,体察到实用之学才是强种立国的基础,鲜明提出了实用教育和全民教育的思想。掌理北方学术重镇莲池书院期间,他大力倡设西学实用课程,摸索实践着中西合璧的教育主张,于茫茫黑夜里举烛独行,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探索、变革之路。吴汝纶受诏出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时,先行考察日本教育,并依此催生了中国第一部近代教育学制。新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瓦解和近代教育体系的诞生,具有开辟鸿蒙的意义。

桐中120年校庆标志(献给桐中一百二十周年校庆)(3)

吴汝纶以抱病之躯,要在家乡推行他的教育理想。他借桐城县衙旧址,开办桐城学堂,延聘日本教师,编译新学教材,开设国文、日文、法学、经济、算学等课程,开展新式教育,为安徽省新学教育第一家。其后继任者秉承其训,力行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