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山东济南府古泉村有位忠厚善良的老农,名叫曹怀福,家中世代为农。曹怀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曹孝,二儿子曹恭,均已成亲。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不过一家人倒也平平安安,这让曹怀福感到很欣慰。
有一年深秋,天气转冷,秋风萧瑟,正是“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曹怀福早晨起来,扫完院子里的落叶,又出门准备打扫一下院门口,却发现门前树底下有个乞丐,背靠着大树,似乎在休息。这么冷的天,乞丐只穿着破旧的单衣,衣服上还有几个洞。
曹怀福叹了一口气,转身回屋,拿了一件旧衣服递给乞丐,乞丐抬了抬眼皮,嘴唇蠕动,想说话但是说不出来。曹怀福这才发现乞丐面色苍白,他伸手摸了一下乞丐的额头,知道乞丐是发高烧了。
曹怀福叫来大儿子曹孝,让曹孝把乞丐背回去。曹孝看到乞丐脏兮兮的样子,心里很不情愿。曹怀福发了脾气,强行让曹孝背着乞丐回了屋。曹怀福又让曹孝请来郎中,郎中望闻问切,说这个病不要紧,吃几天药就可以,然后开了药方。
曹孝送走了郎中,回来后把父亲拉到一边,低声说:“父亲,我们和这个乞丐非亲非故,为什么要救他?万一他是个坏人怎么办?”父亲瞪了曹孝一眼,生气地说:“相逢就是缘分,见死不救,那还是人吗?再说,咱家并不富裕,就算是坏人,能图咱啥?”曹孝是个孝顺的孩子,见父亲如此坚持,不再说什么。
郎中开的药的确管用,才两天的功夫,乞丐就退烧了,再加上曹怀福的照顾,乞丐恢复得很快,两个人聊天也多了起来。谈话中,曹怀福得知,乞丐的真实身份是位博学的教书先生,名叫王云虚,年纪轻轻便考中秀才。
后来,王云虚不屑于继续考取功名,便成了教书先生,空闲时间用来研究古书,颇有心得。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王云虚的家乡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他的父母病饿而亡。村里许多人都逃荒要饭去,更别提拿钱请教书先生了。
王云虚无奈,只好外出逃荒,乞讨为生。读书人脸皮薄,王云虚经常要不到饭,大部分时间都在饿肚子,又生了病。走到曹怀福家门口的时候,王云虚实在坚持不住了,眼前一黑,靠在树上失去了意识。如果没有曹怀福出手相救,王云虚早就没命了,他对曹怀福感激不尽。
曹怀福向来敬重读书人,得知王云虚是位教书先生,更加敬佩,对他更好了。又过了两天,王云虚彻底恢复了健康,为了报恩,他和曹怀福说了几句掏心窝子的话:“老哥哥,感谢您的救命之恩,无以回报,只想让您的后代好起来,不再受清贫之苦。我教书的时候,研究过古书,说实话并不是非常精通,要不然我就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这次大灾难了。但是,毕竟研究了很多年,多少有点心得,希望能帮到老哥哥!”
曹怀福并不笨,他一听就知道王云虚想要干什么,于是带着王云虚在村子附近转了一整天,可是王云虚一直摇头。直到傍晚,夕阳西下,两个人坐在山坡休息时,王云虚忽然间站起身来,指着远处一块乱石滩说道:“这真是一块好地方啊!”
曹怀福顺着王云虚的手看过去,发现这块乱石滩正在山坡前面,左边是村里的小河;右边是一个高高的土堆,上面全是青草,从远处看去像趴着的老虎;前面则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因为是乱石滩,没有人耕种,上面长满了荒草,平时很少有人过去。
王云虚说:“老哥哥,您百年以后就葬在这里,后代一定会出状元郎。就算是省吃俭用,也一定要让后代去读书,这样才能考取功名!”曹怀福虽然不太明白这个地方为什么好,但还是郑重地点了点头。当晚,曹怀福让妻子做了一桌好菜,叫来两个儿子曹孝、曹恭,并且把王云虚的经历对他们讲了,只不过隐去了寻找坟地的内容。
得知王云虚是位教书先生,曹孝、曹恭很是惊讶,恭恭敬敬地给王云虚倒酒端酒。曹怀福想留王云虚在当地,在私塾继续当教书先生,王云虚推说此地并不适合他,需要继续北上,才能找到安身之处。曹怀福知道王云虚有些本事,便不再强留。
次日,曹怀福找了几件旧衣服,又让两个儿子凑了点钱,送给王云虚。王云虚对曹家感激不尽,洒泪而别。此后,曹怀福为了确保不出问题,主动买下了这块乱石滩。村里人都觉得曹怀福傻了,两个儿子也极力阻止,可曹怀福依然我行我素。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曹孝、曹恭各生了一个儿子,而曹怀福则渐渐地变老了,直到油尽灯枯。去世前,曹怀福看着跪在床前的儿子、孙子,没有一点悲伤,反倒是很欣慰。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去世前,儿孙都在面前,我这一辈没有白活,你们也不要悲伤。”
停了一会,曹怀福对两个儿子说道:“你们还记得王云虚吗?当时,他虽然是乞丐打扮,但是我一眼就看出这不是个普通的乞丐。有句老话叫‘随地相逢休傲慢,世间何处没奇人?’所以我好生照顾他。你们以后也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傲慢自大。”
曹孝和曹恭眼中含泪答应了父亲,曹怀福嘴角露出微笑,继续说道:“王云虚不只是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他是个高人。当初我坚持买下乱石滩,也是得到了他的指点。所以,我去世之后,不要把我葬入祖坟,一定要把我葬在乱石滩。而且,你们以后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孙儿读书。这样,他们才能考取功名,咱们曹家也才会家业兴旺!”
曹怀福一手拉着曹孝,一手拉着曹恭,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眼睛一直盯着他们不说话。曹孝、曹恭会意,急忙答应将曹怀福葬在乱石滩,曹怀福这才笑着闭上了眼睛。根据父亲的遗愿,曹孝、曹恭把父亲葬在了乱石滩。随后,他们又把各自的儿子送去私塾读书。母亲去世后,曹孝、曹恭又把母亲与父亲合葬在乱石滩。
日子依然过得清贫,可是曹孝、曹恭谨记父亲的遗愿,省吃俭用,农闲时节还经常去城里打短工,补贴家用。好在孩子聪明,记忆力好,读书颇有天赋,这让曹孝和曹恭倍感欣慰。每年清明节上坟的时候,曹孝、曹恭总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给他们讲爷爷的故事,勉励他们用功读书,因此两个孩子读起书来更加卖力,对自己很有信心。
十几年后,两个孩子一起应考,同时考中秀才,后来又一起参加乡试,双双中了举人。虽然没有成为王云虚所说的状元郎,但是对于世代务农的曹家来说,这已经是一件极为显贵的事情了。不过,曹家依然谨记父亲曹怀德的忠告,为人谦虚低调,受人尊敬。
没过多久,两个孩子分别赴任,安顿好之后又分别给家里人捎信,让父母跟着一起去。这天,曹孝正在收拾东西,忽然外面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上坐着一位教书先生,神采奕奕。曹孝上前一看,发现竟然是当年的乞丐王云虚!王云虚带了厚礼,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感谢当年曹家的救命之恩。
曹孝急忙把弟弟曹恭叫过来,几个人坐下聊天。得知曹怀福已经去世,王云虚唏嘘感慨。谈话中曹孝弟兄二人得知,当年王云虚靠着曹家给的钱,省吃俭用,一路北上,径直到了京城。王云虚命好,正好碰上京城富户找私塾老师。
王云虚毛遂自荐,富户对他非常满意,便留下了他。王云虚一直想抽时间来感谢曹家,可富户一直盯着孩子的学业,直到大儿子考上举人后,对王云虚更加器重,连他出行都可以任意用富户家的马车,他这才有机会前来致谢。
聊完天,三人一起来到乱石滩。王云虚祭奠曹怀福,感激他当年救命之恩,曹孝、曹恭也感谢王云虚,让曹家后代出了人才,家业兴旺。王云虚微笑着对弟兄二人说了实话:“其实,老爷子在此处安葬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靠你们自己!”
看到兄弟二人疑惑的表情,曹怀福解释道:“当年我和老爷子谈话中就发现,老爷子不仅善良,而且很聪明,这种善良和聪明会遗传给后代。因此,我一再叮嘱,今后不管多么困难,都要让后代读书考取功名。俗话说‘穷文富武’,对你们曹家来说,只有这一条路可以改变你们的命运!如果当年你们没有听我的话,而是让孩子继续种地,即便老爷子在此安葬,又有什么用呢?”
听到这里,曹孝、曹恭弟兄二人恍然大悟,更加佩服王云虚的高明和父亲曹怀福的高明。王云虚的报恩方式,比任何一种回报方式都贵重!过年的时候,曹孝和曹恭各自在家贴了一样的对联: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和煦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王云虚的报恩方式很特别,他没有选择用黄金白银来回报,而是用了比黄金白银更贵重的东西来回报,那就是希望。有了希望,曹家才克服千难万险,让后代读书,改变了命运。
一夜暴富只是个神话,像曹家这样耕读诗书,才能够持续长久。曹怀福善良,谦虚,而且看人很准。在乞丐奄奄一息的时候,能够出手相救,彰显友善之德。王云虚的高明,高在给了人希望;曹怀福的高明,高在他的善良、谦虚与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