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称是某某名家、大师的学生,他们经常把自己是某大师的学生挂在嘴边当作大旗、以是某大师的学生为荣,对这类书家绝对要慎重。因为他们的逻辑是:既然老师这么有声望,那作为大师的学生肯定也应该受到一定的追捧。事实上,在如今的确有人对这类书家感兴趣,不过,我觉得喜欢打着老师幌子炒作的学生,他压根就没有超越老师的野心,相反,恰恰是那些本来是名师的得意学生,却不在老师身上动脑子的人,应该值得咱们格外关注,因为,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大师。
二、那些是某某大师家人的,特别是当代大师家人、后代的,收藏这类书家作品也应慎重。举一些古人的例子,苏东坡的名气很大,可以说是五百年难出一个的人才,但是他的后人你知道是谁吗?赵孟頫的孩子你叫的上名字吗?可以说,书画这条路上虎父无犬子的情况不多见,当代书坛也是如此。
三、以职务头衔为卖点的书家作品要慎重。不可否认书画价格高低,和职务是有一定的联系,比如浙江江苏、山东这些书画重镇的书协、美协主席的位置,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否则他们也不会在名家如云、高手如林的书画界问鼎主席的位置。不过,对于职务和头衔,藏友也要有一定的考证,比如,很多地方政协领导还兼任书协美协的主席,收藏他们的作品时就要慎重。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画院书社印社,多如牛毛,从这些机构出来的书画家,他们的作品也应该慎重。
四、年龄不到40岁的书家作品要慎重。书画之所以能卖钱,是因为书画家的水平和作品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只有站住脚的作品才会有人愿意花钱买,才能有收藏和投资价值。40岁往上的书画家,从阅历上说应该有一定的沉淀,以后能不能成名成家已经能看出端倪了,如果投资过早,下手过早等于过早的站队,不是明智之选。
五、那些总标榜某某第一人、某某再传弟子的书家作品要慎重。记得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道理说得很明白。书画是一门艺术,它讲究的就是独一无二,书画作品之所以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其衡量标准也是要有独一无二的艺术水平。因此,那些标榜自己作品类似哪些大家的,对于他们,投资自然要慎之又慎。
,